策略参考:华为“拔根替代“与中小企业“拿来替代”

发布时间:2023-04-11 阅读量:65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Doris

640..jpg

近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公布了华为在半导体行业的最新进展,联合国内EDA企业共同打造了14nm以上工艺所需EDA工具。这项技术研究的突破,让我国掌握了14nm以上EDA工具的国产化,它将提升EDA工具自供能力,对于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来说,将起到支撑作用。

01
自主研发与拿来主义

华为的替代路线是见山开路遇河架桥,站在顶峰用滑翔机飞过去,也能快速占领地盘。华为从基础和底层做替代,可谓“拔根替代”,先做IC,再往上游做EDA工具和晶圆封测。横向扩展到鸿蒙和工业软件。比亚迪替代路线是恨不得每一颗螺丝钉都自己做,比亚迪电动汽车具有非常大的爆发力,它掌握了电池、电机和元器件三个关键单元的基础技术、材料和部件。大公司替代的工业结构理论其实是垂直整合,用什么原材料或部件就自己造。


中小公司的替代路线是“拿来主义”,或“拿来替代“。他们没有能力往上游发展自研自产材料或元器件,只有集中精力做自己领域的产品创新。电子工程师每天面对是元器件替代,用Linux还是安卓这些元器件应用层面的替代。

 


对于拿来主义”,有专家表示,表面上看,这个属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不难:芯片、传感器等厂商都是现成的,只要能打通产业链,及时采购到需要的即可。但越往下走会越不容易,买到芯片了,用上系统,但芯片、系统真的可以百分百契合产品,并充分发挥其效用吗?


02
降本不重点,创新替代是核心

两个关键问题要搞清楚。

一是拿来的是什么成色,科技含量有多高?一般说来一代产品以及技术可以卖出去,二代、三代产品以及技术人家不会轻易出手,不会轻易放弃技术的制高点,也就是说能够拿来的还不是真正的尖端产品。二是拿来是否有附加条件,能保证拿得到吗?否则就会成为一招致命的卡脖子产品,如同当今被美国及西方国家严控的芯片、蚀刻机技术一样,关键时候是拿不来的。


所以,国产替代前半场是降本性替代,后半场是创新性替代。就供应链安全策略层面来说,降本不是重点,创新替代是核心。


正如替代专家所说:替代没有100%,最多是75%。主控替代和存储器替代是不同的路径,前者是PM策略决定,后者是成本和“可采购性设计”因素。替代的品控要往代工和封测看,看清楚IC的身世。


创新替代要有两个支撑层面。一是创新性IC产品,二是正确的替代策略和手段。


替代是原厂、代理商、方案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一体化的“四喜丸子”。根据我爱方案网原厂方案商生态发展计划,对于RISC-V高性能MCU,植入国密和显控等IP,方案商和设备终端制造商能减少开发时间有效提升算力,就非常欢迎。他们还迫切需要碳化硅等新型器件,用于储能和EV等电源项目,特别产品,希望看清楚原厂的Road Map, 与原厂共同发展。


在替代实施层面,首先是设备制造商高层要有合适的战略,其次是代理商支持和原厂配合。大盛唐科技总经理韩军龙指出,目前国产替代可从创新性、降本性、可采购性去探索发展之道。首先企业领导要指导替代策略和评估规范,工程师才能在正确的方向开展替代开发,实现超越降本的公司战略目标。


03
三种替代形式产生不同结果

这个观点与我爱方案网的创新服务理念不谋而合。作为一站式全链条服务平台,我爱方案网积累了2000+平台服务商的方案,方案超市有可卖的模块板卡,有成熟量产的替代方案。每周有数万个找方案的搜索,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可以在方案超市订购,找不到就去“快包”定制开发。


从我爱方案网开发服务属性看,有三种替代形式。第一是保持原有板子的功能和应用软件,替换主控、电源、显示和嵌入式软件,主要目的是降本和解决本地化采购问题。


第二是定义新的产品功能,选用高性能主控、信号链和电源IC,做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新的用户体验。这是创新性替代。


第三是抄板,找管脚兼容的便宜元器件替代原来“较高级别”板子用的元器件。不同的替代形式,工程师才有对应的元器件选型原则,形成差别较大的替代结果。



04
结语

国产替代是当前大环境下可能中长期存在的主题,提高技术话语权、减少技术依赖是形势所迫。




END




相关资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体积缩小37.7%!看LM-R2S系列如何重塑工业电源格局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存储器市场回暖驱动威刚科技2025年第一季业绩显著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全大核架构革新旗舰体验 天玑9400e芯片深度解析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韩国半导体出口突破116亿美元:存储芯片涨价与HBM需求推高增长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