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4 阅读量:941 来源: 发布人: bebop
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即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芯片即指能够实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芯片。DSP芯片的内部采用程序和数据分开的哈佛结构,具有专门的硬件乘法器,广泛采用流水线操作,提供特殊的DSP指令,可以用来快速的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DPS芯片也被人们称为数字信号处理器,它常用于军事、医疗、家用电器等领域。我们根据它的工作时钟和指令类型,可以将它分为静态DSP芯片和一致性DSP芯片。按照它的工作数据格式将它分为定点DSP芯片和浮点DSP芯片。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用途不同,将它分为通用型DSP芯片和专用型DSP芯片。
DPS芯片的特点:
通常来说dsp芯片的程序和数据是分开存放的,它的内部存在快速的RAM,这样导致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总线同时访问指令和数据。Dsp芯片能够支持无开销循环及跳转的硬件,能够并行执行多个操作,像取指、译码等操作可以重复操作,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大规模集成性等优势。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选择具有以下原理:
1.算法格式。定点算法的动态范围较小。例如,16位定点算法的动态范围仅为96dB,这容易出现溢出问题,但成本低,功耗低。因此,大多数数字信号处理器都是定点的,约占67%。浮点算法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例如32位浮点算法,其动态范围为1536dB。处理速度远高于定点,总线宽度也比定点宽。编程更容易,但是成本更高,功耗更高……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主要用于高端产品。
2.数据宽度。所有浮点DSP均为32位宽,而定点DSP大多为16位宽,也有24位,例如摩托罗拉的DSP563xx系列。和Zoran的ZR3800系列(均为20位)。数据宽度直接影响DSP芯片的尺寸,封装引脚的数量以及外围存储器的容量,因此直接影响DSP的成本。
3.速度。选择DSP时,速度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DSP的速度通常是指令周期的时间,但也指核心功能(例如FIR或IIR滤波器)的计算时间。一些DSP使用非常大的指令字组(VLIW)结构,可以在一个周期内执行多个指令。它与时钟的工作频率密切相关。
DSP芯片的应用主要领域有:
(1) 信号处理——如,数字滤波、自适应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相关运算、频谱分析、卷积等。
(2) 通信——如,调制解调器、自适应均衡、数据加密、数据压缩、回坡抵消、多路复用、传真、扩频通信、纠错编码、波形产生等。
(3) 语音——如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增强、说话人辨认、说话人确认、语音邮件、语音储存等。
(4) 图像/图形——如二维和三维图形处理、图像压缩与传输、图像增强、动画、机器人视觉等。
(5) 军事——如保密通信、雷达处理、声纳处理、导航等。
(6) 仪器仪表——如频谱分析、函数发生、锁相环、地震处理等。
(7) 自动控制——如引擎控制、深空、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磁盘控制。
(8) 医疗——如助听、超声设备、诊断工具、病人监护等。
(9) 家用电器——如高保真音响、音乐合成、音调控制、玩具与游戏、数字电话/电视等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今日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通过CXPI(时钟扩展外设接口)协议认证的车规级收发整合芯片TB9032FNG。这款革命性产品针对新能源汽车激增的线束痛点,通过物理层协议整合与智能多节点管理技术,可实现车身子系统通信线束减少30%以上,为车企提供符合AEC-Q100 Grade1标准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在特斯拉Model 3等车型线束总长突破5000米的行业背景下,该芯片的5μA超低待机电流与双模节点切换能力,标志着车载通信网络向"线束瘦身"时代迈进关键一步。
全球农业智能化进程再添新利器。日本电子元件巨头村田制作所近日宣布,其专为设施农业研发的创新型CO2传感器IMG-CA0012-12已进入量产阶段。这款集成化检测装置通过独创的双波长补偿技术,成功突破传统气体传感器定期校准的技术瓶颈,为现代温室管理提供全天候精准监测解决方案。
2025年,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高带宽内存(HBM)技术进入新一轮技术革命周期。作为AI服务器的“血液”,HBM4的研发与量产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战场。SK海力士率先亮剑,于3月向客户交付12层HBM4样品,实测良率突破70%;三星则加速推进4nm逻辑芯片制程的HBM4试产,计划下半年量产;美光虽进度稍缓,却以“跳过HBM3直攻HBM3E”的策略蓄力反扑。与此同时,台积电与SK海力士的深度联盟,以及混合键合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正在重塑HBM产业链格局。这场技术角逐的背后,是英伟达Rubin GPU等AI芯片对HBM4高达2TB/s带宽的迫切需求,而全球HBM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突破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达40%。从封装技术革新到供应链话语权争夺,HBM4的竞争已不仅是性能之战,更是定义下一代计算生态的生死博弈。
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重量级技术合作。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纽交所代码:STM)与国内氮化镓龙头企业英诺赛科(港交所代码:02577.HK)近日宣布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氮化镓(GaN)技术开发与晶圆制造领域深度协同,共同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在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震荡的2024年,上海贝岭(600171.SH)交出了一份逆势突围的成绩单:全年营收28.19亿元,同比激增31.89%;归属净利润3.96亿元,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强势V型反转。这份财报背后,藏着一条贯穿电源管理、信号链、功率器件三大赛道的技术纵贯线——从全球首款集成GaN的反激式变换器,到24位高精度ADC芯片打破海外垄断,再到1200V IGBT模块切入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链,上海贝岭用硬核技术突破改写了国产芯片的产业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