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巨头联手布局 意法半导体与英诺赛科达成氮化镓战略合作

发布时间:2025-04-1 阅读量:1355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重量级技术合作。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纽交所代码:STM)与国内氮化镓龙头企业英诺赛科(港交所代码:02577.HK)近日宣布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氮化镓(GaN)技术开发与晶圆制造领域深度协同,共同推动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11.jpg


技术互补构建产业链新生态


根据协议,意法半导体将依托其在碳化硅(SiC)和硅基半导体领域的成熟经验,与英诺赛科全球领先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制造能力形成技术互补。双方计划联合开发新一代氮化镓功率器件,覆盖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工业电源系统等核心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创新性地提出"跨境产能共享"模式——英诺赛科可调用意法半导体的海外晶圆厂产能,而意法半导体亦可使用英诺赛科位于中国的制造基地,这种双向供应链布局将显著增强双方在全球市场的交付能力。


IDM模式释放协同效应


作为全球少数实现氮化镓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的企业,英诺赛科已累计出货超10亿颗器件,其8英寸生产线大幅降低了氮化镓成本。意法半导体APMS事业部总裁Marco Cassis表示:"此次合作将加速氮化镓与现有硅基、碳化硅技术的融合,为终端客户提供更完整的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英诺赛科创始人骆薇薇博士强调,合作将突破氮化镓在高温、高可靠性场景的应用瓶颈,助力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能效跃升。


第三代半导体竞争格局生变


当前氮化镓市场规模年增速超70%,其在快充领域渗透率已超50%,并快速向数据中心电源、车载OBC(车载充电机)延伸。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跨国合作或重构产业格局:意法半导体借力本土化产能可强化中国市场布局,而英诺赛科通过技术授权有望打开欧美高端市场。随着双方联合产品线2024年起逐步落地,第三代半导体的商业化进程或将按下快进键。


数据显示,采用氮化镓技术的电源系统可减少25%能量损耗,体积较传统方案缩小50%。在"双碳"目标驱动下,这场横跨欧亚的半导体巨头联姻,正为全球电子产业的高效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



推荐阅读:


国产芯片逆袭样本:解码上海贝岭28亿营收背后的「技术纵贯线」

贸泽电子全球首发Molex军工级EMI防护解决方案

全球红外成像市场2024年突破百亿,技术创新驱动应用场景多元化

Littelfuse推出耐用性升级版PTS845轻触开关:以百万次寿命助力高端设备微型化设计

华为2024年营收突破8600亿,研发投入创新高,智能汽车业务增长470%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