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Rapidus 启动关键一步:IIM-1 厂成功试产 2nm 测试晶圆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量:83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近日,日本半导体新创企业Rapidus宣布,其位于北海道的IIM-1晶圆厂已启动2nm制程的测试晶圆生产,并计划于2027年实现量产。这一进展标志着日本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2.png


测试晶圆验证关键技术,GAA架构表现符合预期


据Tom’s Hardware报道,Rapidus已开始对采用2nm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技术的测试晶圆进行原型制作。初步结果显示,晶圆的电气特性达到预期目标,包括临界电压、驱动电流、漏电流等关键参数均符合要求。这一里程碑表明,Rapidus的晶圆厂设备运行正常,制程开发进展顺利。


IIM-1厂区建设加速,EUV光刻技术已投入测试


Rapidus的IIM-1厂区自2023年9月动工以来进展迅速,2024年完成无尘室建设,并在2025年6月前部署了超过200套设备,包括深紫外(DUV)和极紫外(EUV)光刻机。2024年12月,该公司安装了先进EUV设备,并于2025年4月成功完成首次曝光测试。目前,该厂区已具备测试晶圆生产能力,为后续量产奠定基础。


全流程单晶圆处理,提升制程精度与良率


与传统晶圆厂不同,Rapidus采用“单晶圆处理”方法,即每片晶圆独立进行氧化、离子植入、图形化、蚀刻等所有前段制程步骤。这一技术可实现对每片晶圆的精准调控,结合AI算法优化生产参数,有望提高良率并降低缺陷率。尽管单晶圆处理可能增加成本和生产周期,但Rapidus认为其在先进制程中的长期优势将超过初期投入。


2026年发布PDK,加速客户芯片设计


为支持早期客户,Rapidus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其2nm制程开发套件(PDK)的首个版本,并建立相应的芯片设计基础设施。这一举措将帮助客户在IIM-1厂区进行原型验证,为2027年量产铺平道路。


挑战与机遇并存,日本半导体复兴的关键一步


尽管Rapidus在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但2nm量产仍面临巨大挑战,包括设备成本、良率提升及全球竞争压力。不过,若其能如期实现目标,日本有望重新跻身全球先进半导体制造第一梯队,为AI、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相关资讯
CPU、GPU、NPU、FPGA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分析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物联网落地的关键引擎与核心技术优势剖析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国产光刻机突破性进展!稳顶聚芯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成功出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内存市场格局生变:DDR5持续涨价!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