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下一代显示产业蓝图 打造全球领先技术高地​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量:9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上海市近日印发《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提出构建"1+2+3+4"产业体系,即以智能终端为龙头牵引,聚焦Micro LED与硅基OLED两大技术路线,布局全息显示、电子纸、量子点三大前沿方向,突破光波导、显示芯片、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四大环节。目标到2030年实现产业竞争力国际领先,形成完整自主产业链。


10.jpg


终端应用驱动技术创新 智能眼镜成战略突破口


方案将智能眼镜列为终端牵引核心载体,计划建设智能化产线推动AI+AR/MR多形态产品落地。重点突破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及大视场角等关键技术,同步推进Micro LED全彩化与硅基OLED纱窗效应优化。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67%,上海计划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眼镜品牌企业。


双技术路线并进 Micro LED与硅基OLED同步突破


在Micro LED领域,上海将重点攻克低功耗CMOS背板、巨量转移及海量修复技术,推进8K超高清模组产业化。硅基OLED方向则聚焦VR/MR近眼显示需求,开发超高分辨率微显示器,优化叠层结构与阳极良率。据Omdia报告,2025年全球微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美元,上海依托半导体产业基础加速技术转化。


三大前沿技术布局 抢占未来显示制高点


全息显示领域重点研发无介质3D技术,结合数字人应用构建新型显示生态;电子纸技术聚焦彩色化与柔性突破,开发动态显示新材料;量子点显示推进主动发光技术产业化,优化AMQLED工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指出,这些技术将重塑教育、医疗等场景的人机交互范式。


四大核心环节攻坚 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


针对光波导环节,重点开发高折射率材料与混合曝光技术;显示芯片领域扩大驱动IC优势,研发画质补偿算法;装备制造加速突破纳米压印设备、晶圆键合机等"卡脖子"设备;材料体系依托AI建立基因库,开发激光转移胶材等特种材料。2024年上海已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量产线,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


构建AI赋能产业生态 打造三大产业集群


方案提出"AI+显示"双轮驱动,通过算法优化生产良率,强化人机交互技术融合。空间布局上形成临港微显示集群(光波导/智能眼镜)、静安-金桥超高清集群、金山OLED产业集群。同步建设超高清显示创新中心、电子材料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每年举办两场国际级行业论坛。


政策体系全面支撑 千亿级产业蓝图浮现


上海将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加大对显示领域重大项目的专项扶持。鼓励国企通过并购整合关键技术,组建智能眼镜产业联盟推动链式协同。行业预测,随着方案落地,上海下一代显示产业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千亿元,带动长三角形成全球最大新型显示产业带。


相关资讯
CPU、GPU、NPU、FPGA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分析

本文将深入解析CPU/GPU/NPU/FPGA四大核心处理器的核心差异与应用区别

边缘计算盒子:物联网落地的关键引擎与核心技术优势剖析

边缘计算盒子是集成了计算、存储、网络连接及特定边缘功能的硬件设备

国产光刻机突破性进展!稳顶聚芯首台高精度步进式光刻机成功出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PLC与ARM控制器的架构与应用区别

内存市场格局生变:DDR5持续涨价!

2025年第四季度旧制度DRAM价格涨幅依旧客观,但DDR5的涨势已经变得更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