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8 阅读量:55 来源: 发布人: suii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有源晶振因其内置振荡电路、输出稳定且无需复杂匹配而备受青睐。然而,其便捷性的背后也隐藏着接错的风险。尽管多数四引脚有源晶振遵循着“1脚悬空、2脚接地、3脚输出、4脚供电”的通用引脚定义,但1号脚(通常以缺角标识)的功能并非一成不变。一旦其具备使能(E/D)或待机(Stand-by)功能,错误的接地操作将直接导致晶振沉默,无声无息地使整个系统陷入停滞。因此,深入理解其引脚定义并谨慎查阅规格书,是确保系统可靠运行的第一步。
普通有源晶振有4个脚,有个缺角位的我们称之为1号脚(PIN1)或脚#1,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Pin#1三态/悬空(TRI-STATE/NO CONNECTION)
Pin#2接地(Ground)
Pin#3接信号输出(Output)
Pin#4接电源电压(VDD)
但需要指出的是,针对不同有源晶振型号,在接法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晶振Pin#1具备E/D使能功能或Stand-by待机功能,接地(Ground)就会导致晶振无法输出频率信号。因此,接线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规格书中相关说明,以免发生错误接线后引发有源晶振工作不良。
如下图所示:
有源晶振内部含有石英晶体、振荡IC和匹配电容等外围电路,精度高、输出信号稳定,不需要设计外围电路、使用方便,但需要电源供电。使用有源晶振时要特别注意,电源必须是稳压的且电源引线尽量短,并尽量与系统中使用晶振信号的芯片共用一个GND。
综上所述,有源晶振的便捷性建立在正确接线的基础之上。其看似简单的四引脚结构背后,隐藏着因型号而异的功能定义,尤其是1号引脚的功能多变是导致设计失误的常见陷阱。通过仔细查阅文档来验证每一个引脚的功能,才能确保这颗“系统心脏”有力跳动,避免因接线错误导致停滞。
数字仪表作为工业控制、能源管理和智能测量的核心设备,对微控制器的性能、可靠性及外围接口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我爱方案网推出的HPM6800系列高性能微控制器,凭借其先进的硬件架构、丰富的外设资源与完善的开发环境,在数字仪表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为高精度、多功能和实时性强的仪表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石英晶振作为电子设备的“心脏”,为各类电路系统提供稳定的频率基准和时钟信号。要深入理解这一关键元件,并实现精准采购与选型,首先必须掌握其专业术语体系。这些术语不仅定义了晶振的核心性能参数,更是沟通设计、生产与采购环节的技术语言,是确保产品匹配应用需求的基础。
我爱方案网推荐4G通讯+GPS锂电池定位追踪器模组,此产品可与平台实现稳定通讯,且具备GPS+微型增强系统等多重定位,远程升级,防盗追踪等功能
BMS是现代汽车电池技术的核心,能够实时监控电池电压、电流,评估电量,帮助用户合理安排电池使用
我爱方案网推荐瑞芯微RV1106低功耗AOV IPC方案,不仅实现了电池供电摄像头的常电化运行,还能节省PIR等外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