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0-14 阅读量:1124 来源: 发布人:
LED街道照明的选择要素的中心议题:
* 高品质元器件
* 价格
* 设计余量
* 防雷
* 节能、高效
LED 作为路灯的光源,它和传统光源相比较拥有寿命长、抗震性能好、亮度可调、光通量损失小、发光指向性、对环境没有危害等众多优点。目前在欧美国家已经大量替代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传统路灯,国内一二线城市也已大量投入使用。
LED路灯主要用于室外环境,要长年经受风吹雨淋、雷鸣电闪的恶劣环境,外界气温最高时可达50℃,而最低时也有可能达到-40℃。LED光源属于半导体光源,它本身的发光特性决定其故障率相当低,连接部分的故障率也相当低,所以LED驱动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路灯的寿命,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LED路灯电源选择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高品质元器件
LED驱动电源是led路灯产业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国内目前生产LED电源的企业不胜枚举,但由于技术实力、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原因质量经常出现问题,而路灯一旦装上,维修都非常困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各大路灯厂家对此叫苦不堪。
电源品质的好坏,良好的设计是要素之一,电源组件才是高可靠性的前提。目前在电源的关键元器件依然是一些被动元器件和功率元件,例如电容、电感、MOS等,而这些元器件质量最好的仍然是美、日系厂商的产品,台系及国产的产品在耐久性、抗干扰、环境适应度、质量等方面还是有差距的。目前中电华星的所有LED路灯电源产品均采用美、日系一线大厂的电子元器件,良好的设计确保电源可以在-40℃至60℃温度下长时间正常运行,目前大批量使用的成品实际使用故障率低于万分之三。
二、价格
目前LED路灯电源市场竞争激烈,虽然在这个质量为先的产品市场上价格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但在良好的品质下更高的性价比能为路灯的生产厂家提供更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中电华星在电源行业有十多年经验,且自身就是国际元器件代理商,省去了代理商利润和物流成本。而目前国内众多的电源生产厂家都是通过国内的元器件代理商购买元器件,购买成本较高,虽然有少数企业能够严格控制成本,但是相比较而言,中电华星的LED路灯电源成本仍有很大的优势。
三、设计余量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LED路灯应用环境十分复杂,最主要的原因是供电电压不稳定,在普通市电供电的情况下实际的输入电压往往会有很大的偏差,而且各种各样的涌浪冲击等不安全因素时刻影响着LED电源正常运行,着就要求电源需要有一定的设计余量。目前市场上主流LED路灯电源的设计余量一般在40%左右,中电华星电源设计团队推出最低60%元器件设计余量的LED电源,确保LED路灯的高可靠需求,而对于关键元器件余量预留则更为充分。中电华星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在LED路灯电源的设计上,我们只在与可靠性无关的环节节省成本,只要涉及到可靠性的设计我们绝对坚持稳定、高可靠性原则,确保足够的设计余量,产品能够经受住50000小时耐久性测试。”
四、防雷
路灯安装在户外,雷击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雷击主要有直击雷、传导雷、感应雷和开关过电压四种类型,对电源设备影响最大的就是感应雷,有可能产生高达5000KV甚至更高的电压,具有极大的破坏力。针对这些问题,中电华星采取了以下措施配合路灯生产厂家完善产品,确保不被雷击。首先是路灯外部防雷与内部防雷相结合,在路灯安装位置设置下引线和简单的地网,这些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该系统可避免路灯因雷击引起火灾及人身安全事故。内部防雷系统是指电源内部通过接地、设置电压保护等方式对路灯进行保护。该系统可防止雷电和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设备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内部防雷系统在很多器件上例如外壳、进出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都要连接外部防雷系统或者设置过压保护器,并进行等电位连接。目前中电华星LED路灯电源已经通过8000KV涌浪电压测试。
五、节能、高效
众所周知,LED路灯项目是目前国家节能减排工程的代表工程。在发光元器件上,LED本身特性已经达到的非常好的节能效果,但电源节能却一直被各大厂商忽略。所以节能电源毋庸置疑的将会是今后路灯电源最重要的部件。
中电华星自06年开始就已经着手研发LED高可靠性电源,如今已推出十多个系列近百款两级驱动的隔离大功率LED路灯电源产品,其中恒压源产品60余款、恒流产品40余款。且可按照客户需求定制。为了减少路灯生产商成本压力。近日中电华星技术研发团队经过长时间技术攻关和测试,在两级驱动方案的基础上正式推出全系单路、多路(最多20路)输出恒压、恒流一体式隔离防水LED路灯电源模块产品,体积保持不变,并已实现量产。
2025年9月10-12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将携手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构建覆盖32万平方米的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平台。本届展会由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与CIOE联合主办,预计吸引超1000家国际头部企业参展,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核心设备及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展区规划聚焦六大核心领域——IC设计与应用、半导体制造、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设备与材料、AI算力基础设施,集中展示第三代半导体、Chiplet封装、车规芯片等前沿技术成果,推动半导体与光电、汽车、通信等产业的交叉创新。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深度结构性调整,龙头企业集体陷入"投产困局"与"亏损漩涡"的双重考验。三星电子美国泰勒工厂设备进口延期、台积电海外基地运营成本失控等标志性事件,暴露出行业面临市场需求周期性下行、地缘政治扰动加剧、技术迭代成本陡增等系统性压力。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晶圆代工板块平均毛利率下降8.2个百分点,而3nm以下先进制程研发支出激增42%,印证产业步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战略转型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联盟重构、区域产能优化等创新策略,试图在行业洗牌中重塑竞争优势。
在智能汽车高速发展的浪潮下,车载通信网络正面临数据传输速率、信号完整性及国产化替代的多重挑战。近日,南芯科技推出的车规级高速CAN/CAN FD收发器SC25042Q,以5Mbps传输速率、自主振铃抑制技术及全场景兼容性破局而生。该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对标国际品牌性能,不仅解决了传统CAN总线在复杂拓扑下的信号失真和误码率难题,更依托全国产化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化,为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及新能源高压系统提供了高可靠通信方案,成为国产车载芯片突围高端市场的关键落子。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5%,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温和复苏趋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自1月启动的“国补”计划覆盖售价低于6000元人民币的机型,单机最高补贴500元,直接拉动中高端市场消费活力。数据显示,补贴政策实施首月(1月20日-26日)单周销量同比激增65%,显示出政策对换机需求的显著撬动作用。
2025年4月23日,全球汽车产业目光聚焦上海国家会展中心5.2馆。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主导下,首个聚焦汽车芯片的集成型展示平台"中国芯"展区正式启幕。作为科创板汽车芯片第一股的纳芯微电子(股票代码:688052),携12大产品线矩阵惊艳亮相,现场展出的嵌入式电机驱动SoC NSUC1610更斩获"年度影响力汽车芯片"大奖,标志着国产汽车芯片正式进入系统级创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