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精彩笔录】效率高达77%的无线供电充电技术

发布时间:2011-04-28 阅读量:3044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2011CCEF创新方案大讲台精彩笔录

本文整理自深圳市名帅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技术总工 陈文英在2011CCEF创新方案大讲台上的演讲。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名帅公司陈文英。下面我把我通过研发和应用的无线充电和供电装置这块给大家讲一下。我们公司从2008年开始成立,一直做汽车电子方面,以汽车指纹防盗锁为主,我们同时也在研发最新的无线供电和充电装置。



现在就是说最近几年尤其对无线充电都比较感兴趣,那就是在国外可能前几年就有这方面的介绍,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开发设计无线供电和充电产品,

 

现在就是说家庭还有车载这些移动小用电器,



包括GPS导航、手机、MP3、MP4等等都可以用无线充电供电来解决它的电源,就把电源线甩掉了,就可以直接用无线传输电力,供给它供电能量。
 


手机方面咱们这个市场很大,那就是说在美国苹果公司,他Ipad的平板电脑还有Iphone手机,现在我们已为Iphone手机做出了样板给它配套,从功能性能我们从它的供电应用的效率,我们最高可以达到77%,而且美国同期的产品它的最高只能达到63%。


 
无线充电这块,我们可以说现在要应用到车载上,车载一个是GPS,一个是移动的DVD,都可以用无线的,那就是在汽车仪表台前面空闲的位置,把无线供电充电装置装在车仪表台里面,表面我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把手机放在上面,或者把GPS导航等用电设备往平台上一放就可以了,它就既充电了又供电了,很方便。


 
我们现在就是说研发的无线供电和充电装置,我们参照国际和国家的标准,现在就是说效率最高可以达到77%,小电器充电这块电流可以达到最高5A,电压一般像这些小的电器充电适用的电源电压都是5,而且我们现在在后面展台有下一步研发的,就是功率更大一点,距离更远一点,电压更高。所以说他整个无线供电和充电,


 
 


它的原理就相当于咱们发射的无线电波一样,一边作为发射,另一边通过电池接受线条部分产生共振的原理来把能量传输过去,那边用线圈来接收,再通过相应的整流和电源管理部门,直流供电电流电压供给用电设备。


 
本身发射部门供的电压比较灵活,它输入电压从5V、12V、18V甚至可以到220V,可以直接供电。而且无线供电和通电系统当中其中这里有做的就是说把一些电压控制电流控制,还有温度检测都做到里面,可以保证整个产品系统就是说正常,稳定工作。
手机的充电过程,一般它的发射的电磁波的磁场比较强,就说你用普通的金属放在上面,它是不检测不起作用的,只有手机放在上边它才检测识别才可以充电,而且它向空中和四周辐射的能量,就是说辐射的电磁信号很低,就是说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还有关于电磁辐射,电磁辐射这块我们是这样做的,一个是在发射部分线圈用金属体的物质做了屏蔽,所以说他不影响电磁波的发射,但是它可以把电磁波其他的辐射干扰可以屏蔽掉,这个互相之间就是说两个线圈之间,还有用磁性的,在你接受的范围之外,它还有一种屏蔽。这样屏蔽之后就极大地降低了泄露付出的电磁辐射,提高了用电效率。
 
 




 
 


左边是发射模块,右边的是接收模块,这个是为了其他用户和工厂进行二次开发,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模块。而且外围电路非常简单,现在发射模块就是两条电源线供给电源,有两条是接发射线圈的接线,接收部分,其中有一个公共地段,一个是接线圈另一端就接输出电源的负极,中间是输出接收到的输出电压是5V,可以充电也可以为其他充电设备提供电源,这个就都是比较简单,外围除了两个线圈之外,其他的就没有辅助电路,所以要想二次开发,在这个电路之外还可以进行增加其他一些外围电路,增加一些功能。接收模块尺寸是8mm×10mm,元件厚是3mm,发射端是15mm×19mm,这个尺寸很小。


 
目前我们公司正在研发给电动汽车,目前咱们电动汽车可以说刚刚开始兴起,那就是说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要到安装有充电装置的地方,要把电源插到车上进行充电,但是我们想研发无线充电供电系统,最大功率可以达到50千瓦,最大电流可以达到400-500A,这样给目前的电动汽车充电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都够用,目前要是慢充的可能需要100-300A左右,快充大概要500A左右,需要的电流是很大的,电动车的电压本身是300-336V,但是输出的充电电压咱们做能达到700V左右,用的快充。充电时间慢充要8-12个小时,快充大概要30分钟到1小时。用到车上充电,它可以人不用下车,车开到具体位置有标志线,可以停车就主动可以充电,这个司机有一张卡,把这个卡往事先已经确定好的位置,一刷卡,那就是说我店才可以给你车上充电,充电充好之后把电断掉,会计算充电所消耗的电力,一共是多少,完了把需要的费用从卡上给你扣除,完了车就可以开走,这很方便,司机也不用下车,就是说不好的天气可以不用下车,也不存在漏电很安全很省事。
 


 

 


这个市场也是很大的。这个地方简单说一下,我们汽车指纹锁目前是三个是系列8个型号,就是说把原有汽车的钥匙和摇控器就彻底取消了,而且不存在汽车被盗的可能性,安全性提高了。
 
 






 
 
就是说用一个指纹控制全车的所有部分,另外还有三个型号可以用手机,用客户自己的手机来控制汽车的各种功能,包括开门开锁起动汽车,还有发动机熄火,锁车门还有打开后备箱关闭后备箱,这些都一个手指解决,没有指纹的人那操作这个车什么都操作不了。只有你录入的指纹才可以操作,其他的一切都受你的指纹控制,另外的车就是说,另外一个还防止抢劫,假如有想抢劫这车,我把这车停了,你想抢劫要这车就送给你,随后我用车发一个指令车就熄火了,而且盗贼还出来不了车,走不了。安全方面是相当有好处。这是8个型号的一些介绍。谢谢大家!就讲到这儿。

演讲的 PDF ,敬请下载: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3042
本文整理自  2011CCEF 创新方案大讲台的演讲内容,欲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 http://www.52solution.com/activities/cedf2011



相关资讯
日本Rapidus突破2nm芯片技术,挑战台积电三星霸主地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RISC-V架构突破性能瓶颈,Andes发布新一代AX66处理器IP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

1 GHz实时扫描革新EMC测试:是德科技PXE接收机技术解析

随着电子设备复杂度的提升和产品开发周期的缩短,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已成为制造商面临的关键挑战。传统EMI测量方法效率低下,难以捕捉瞬态干扰信号,导致测试周期延长、成本增加。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推出的新一代PXE电磁干扰(EMI)测量接收机,通过突破性的1 GHz实时无间隙扫描技术,将测试速度提升3倍,显著优化了EMC认证流程,为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测试解决方案。

亚马逊AWS部门启动战略性裁员,生成式AI推动云业务重组

全球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对其核心利润引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部门实施新一轮裁员。据公司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本次调整涉及销售、市场及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受影响岗位达数百人。这是继4月影视与硬件部门优化后,亚马逊2024年内第三次公开披露的裁员计划,反映出企业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持续业务重塑。

圣邦微电子SGM42203Q:高性能汽车级双通道高边驱动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边驱动器(High-Side Driver)在车身控制模块(BCM)、LED照明、电机驱动等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42203Q是一款专为汽车电子设计的24V双通道高边驱动器,具备模拟电流检测、高可靠性及智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电阻性、电容性和电感性负载驱动。本文将深入解析该产品的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及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