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7 阅读量:194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3)智控开关,实时监测,预警功能
进行太阳能路灯电池板电流检测,蓄电池电压检测,蓄电池电量监测,以及环境温度的检测,采用光开时关,并实时上传工作环境及状态数据,预警故障,保证系统 的可靠性。图2为太阳能路灯的开、关控制流程网。
4)亮度的自适应调节
通常太阳能路灯厂家为了保证连续阴雨天的正常工作,只一味地加大蓄电池容量,一般蓄电池的容量可达电池板容量的5倍,其实这样做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阴雨 天工作的可靠性并不取决于电池的容量,而是由很多因素平衡而定的。根据当前地理位置,季节,时间,气象条件,光的辐射量,浮尘浓度,工作环境以及剩余电 量,自适应调节灯的亮度,合理分配能量。由于设计为纯太阳能供电,不考虑双电源情况,所以要想提高系统可靠性,唯一的方案就是牺牲灯的亮度。
根据当天用电前的剩余电量和当天的充电量来进行白适应调节,在保证正常照明的同时,使电池的工作点长期保持在高电位,并且使充放电深度在30%以下,根据 电池循环寿命曲线,可以延长电池寿命4-5倍,有效降低太阳能路灯的成本,提高可靠性。以下将分别阐述剩余电量和充电量的计算过程。
1)电量检测的算法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电池老化时蓄电池的内阻与电荷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0.88左右),蓄电池完全充电和完全放电时的内阻相差2-4倍,所以通过测量电 池内阻可较准确地检测电池电量。
2)建立内阻一电量一循环周期的关系曲线
为了得到实时剩余电量值,要建立一个电量和内阻之间关系的数据库。
以时间为标准,就可以建立起内阻一电量一循环周期的关系曲线,然后通过Matlab的曲线拟合功能得出内阻,电量以及循环周期的关系式。蓄电池内阻与剩余 电量关系曲线如
图3所示,剩余电量随着内阻的增大而成指数趋势减小。
3)在线检测电量
在太阳能路灯工作开始之前检测出剩余电量,采用交流压降内阻测量法测得内阻值,通过查做好的数据表,并进行数据校正,得到对应的电量值。
给电池施加一个固定频率和固定电流(日前一般使用l kHz频率、50 mA小电沆),然后对其电压进行采样,经过整流、滤波等一系列处理后通过运放电路计算出该电池的内阻值。图4为在线测量剩余电量硬件框图。
2.2.2充电量计算
1)Zighee无线通讯系统连网
3 自适应单纯太阳能供电路灯控制器设计方案模拟
图8显示根据表1中的数据得m的各月太阳能电池板面积排列柱形罔,从而可以选定电池板的面积为柱形途中的拐点处2月的画积值,太阳电池板面积为2.2 IT12.蓄电池为115 Ah.这样选择的原因是这样可以保证全年85%的照明时间,剩下的15%为过放,不过要给白适应调节留下一个调节余量,所以选择以2月数据计算fn的太阳 能面积的值,即2.216 2 m2,过放的情况为3个月,过放比率为25%,从而有100/e的调节空间。
4 结 论
白适应单纯太阳能供电路灯控制器的设计,实现了以MPPT电路为控制核心的智能太阳能路灯控制器,具有外围电路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的 最大功率点跟踪,采用了合理的蓄电池充放电策略,实现算法简单,既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效率,又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对于个别过分欠充、过充灯根 据问题加大、减小电池板面积,更换电池或灯珠,根据每盏路灯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其配置,可使每盏灯都工作在最佳状态,不但保证了正常照明,而且避免了资源 浪费,也降低了产品造价,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推广应用价值。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