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速数字系统的互连完整性和散热问题

发布时间:2011-11-10 阅读量:98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如何降低系统互连功耗
    *高速世界热能管理技术

解决方案:
    *光互连和替代品
    *增加气流以改善系统冷却能力

简介

随着1998年数字千禧年版权法案(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of 1998)第二编的通过,美国的在线服务提供商推出了一个针对侵犯版权的「安全港」,据此,服务提供商可以将正版的音乐(不久后将是视频)传送(streaming)给客户。第二编也被称为「网络著作权侵害责任限制法」(Onlin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Liability Limitation Act,OCILLA),为在线服务供货商(OSPs)提供了针对其用户间接侵犯版权行为的额外保护。这个及其他类似的全球关于该问题的立法结合最近部署可提供超过100Mbps传输速率的DOCSIS。3.0宽带电缆调制解调器,导致了网络流量的爆炸。流媒体和下载音乐正在迅速取代音像店和CD的市场。在这种趋势下,势必需要有更高的带宽来支撑。

服务供货商正在迅速扩大他们的容量,为此所需的传输互传带宽—10G通过太网交换机和服务器进行互连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了。由于数据传输速率超过了10Gbps,要保持信号的完整性以及管理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困难。要更快的速度,就需要更多的电力。要在同一距离达到更快的速度,就需要有源电路或特殊材料。那么,有没有适合这种转换升级的解决方案呢?

光互连和替代品

在许多高速数据应用中,都有一个ASIC或FPGA在完成或正在处理交换。实例包括了组成连接结构的交换机和采用深度封包检测技术的防火墙,这里吞吐能力是设计的关键所在。这些类型的系统互连通常是通过位于靠近设备背面的连接光缆的光纤模块。直到最近,大多数ASIC或FPGA都不能直接提供内建的10G以太网连接,所以一个物理层设备(PHY)采用了汇聚多个信道的较慢数据(XAUI)来达到10G以太网标准。这使得设计人员能够在其印刷电路板(PCB)上传输速度较慢的数据,也较少会碰到一些关于信号完整性(SI)的问题(请见图1)。

然而,随着最近32nm(及更小)CMOS工艺的推出, 10GE元件已能够被整合在中央ASIC或FPGA当中。在大多数应用中,这是很重大的进步,因为系统工程师可以在他们的设备设计中实现更高的密度—这的确是这样(见图2)。然而,这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因为在到达光纤模块连接器之前,10G信号的完整性会迅速恶化。较小发射振幅的低电压CMOS限制了信号的输出电平。此外,如果这些模块远离ASIC或FPGA,就可能难以满足非常严格的输入抖动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信号调节器装置可以放在连接器附近以帮助减少抖动来满足规范。在许多情况下,随着高密度交换器的增加,额外的功耗会导致空气温度上升,而空气本是用来冷却插入系统背面的光纤模块的,这就需要增加信号调节的步骤以尽可能的降低功耗。美国国家半导体的单通道DS100BR111和四通道DS100BR410都是可以满足此要求的良好实例,两款元件都是功耗极低的10G缓冲中继器。增加连接器附近的功耗可能会导致光纤模块温度的问题,所以保持较低的功耗至关重要。

另外,系统也开始在使用有源铜缆来代替长度在15米以下的光模块互连。这种趋势主要来自于用户希望能降低互连的成本,且在较短传输距离下可选择的使用到光缆。有源铜缆基本上采用了如上所述相同的技术,除了缓冲中继器装置是在连接器外壳内部,还采用了均衡和去加重补偿电缆的损耗。然而,由于这些系统背面高密度的连接器和有限的气流或空气温度较高,构建一个有源电缆还是要求非常低的功耗。事实上,如果有源元件的功率不够低,连接器外壳的温度可能上升到足以造成移动电缆的技术人员严重烧伤的程度。

像Molex、Tyco、Amphenol及其他几家制造商也开始在光纤模块组笼(Cage)中整合散热片,以帮助消除余热。这有助于管理模块的热量性行踪(thermal footprint)以确保正常运行。然而,对于某些为了缩短运行距离而使用无源电缆的安装客户来说,需要的是较大直径的电线组件。当这些电缆大量插入一个机架的背面时,它们实际上可能阻碍气流,造成设备的运行温度上升。这是促使用户转向使用有源铜缆28或30 AWG导线的另一个原因。相对于无源电线组件以及类似光纤的弯曲半径来说,后者的直径更小。

未来不再那么遥远

随着对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运营商和服务供货商将需要更高容量和更高密度的互连。目前大多数企业交换机和服务器接口都是10G以太网,其已部署到位的信息架构可支持光纤和铜缆—无论是有源还是无源。40G以太网使用四信道10G,而100G使用十通道。但是,下一步将迁移到25G互连,这将简化用于传输100G以太网的WDM光纤模块。由于必须以更快的速度运行和需要增加互连密度而导致功率的增加,预计在2012年或2013年左右将会出现一系列新的散热问题。

 

 



增加气流以改善系统冷却能力的需求带来了与机械式风扇有关的问题。然而,Nuventix公司新的冷却技术采用了所谓的「夹带(entrainment)」现象,他可以在无需旋转风扇的情况下,帮助保持连接器的周围气流运动。这些冷却器产生了喷射的气流,将周围的空气拉入(pull in)冷却器,其寿命达到了10万小时。这些冷却器已经被用于那些有较高使用寿命要求和在乎因使用旋转风扇引起过大噪声影响的LED散热系统。

结论

随着我们对分享丰富式媒体(Rich Media)、流视频和实时下载愿望的增加,对带宽的要求也将不断增加。更快的系统需要更多的电力,也需要新的方法来更有效地使用电力,或是处理好相关的散热。一个最佳的解决办法是以较低功率水平更快地传输数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的某个时候人们会发现一种全光纤网络解决方案。铜缆仍然还有很长的寿命,今天的一些解决方案已使数字信号远远超过了25Gbps。

相关资讯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分析报告:政策驱动与品牌博弈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跟踪报告,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迎来显著增长,总出货量达852万台,同比增长19.5%。消费市场在“国补”政策推动下表现强劲,商用市场则因需求疲软略显低迷。本文结合行业动态与厂商策略,深度剖析市场格局及未来趋势。

半导体行业DRAM价格年内首涨:供需逆转下的市场新动向

2025年5月初,三星电子正式与主要客户达成DRAM芯片供应价格上调协议,DDR4均价涨幅达20%,DDR5涨幅约为5%,这是三星自2024年以来的首次调价,标志着持续一年的DRAM价格下行周期正式转向。与此同时,SK海力士、美光等头部厂商同步跟进提价策略,涨幅分别为12%和10%-12%。行业数据显示,PC用DDR4 8Gb(2133MHz)产品现货价格在4月环比上涨22.22%,创2024年4月以来最高单月增幅。

解码机器人产业升维战:政策东风+技术奇点如何重构千亿市场

在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共振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从机械臂到认知体的范式跃迁。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等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产业生态呈现出"技术超进化、场景深融合、价值再定义"的三重变革特征。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十家头部企业发布的《2025机器人+蓝皮书》揭示:当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突破0.01mm阈值,服务机器人的情感交互通过图灵测试,特种机器人开始挑战深海万米禁区,一个"泛在智能体"时代正在重塑制造业DNA。这场变革不仅关乎生产方式的颠覆,更是在重构人机协同的文明新范式。

2025全球大尺寸显示器市场趋势解析: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大尺寸(9英寸以上)显示器市场将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尽管整体出货量增速放缓至2.6%,但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深化与区域市场分化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中国PC显示器市场在电竞、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强劲需求推动下,预计实现1.5%的稳健增长。本文基于行业权威数据,深度解析技术、市场与竞争格局的演进逻辑。

200V高压侧驱动技术解析:IXD2012NTR在新能源与储能市场的竞争优势

随着新能源、储能及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频功率器件对驱动技术的要求日益严苛。2025年5月13日,Littelfuse公司推出全新高压侧/低压侧栅极驱动器IXD2012NTR,以200V耐压、1.9A/2.3A拉灌电流能力及高集成特性,为高频电源应用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分析其技术优势、国产替代潜力及市场前景,并对比同类产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