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11 阅读量:84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RFID如何应用于仓储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设计RFID业务管理软件
*设计RFID标签发行系统
*设计RFID标签识别采集系统
目前RFID技术正在为供应链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以识别距离远,快速,不易损坏,容量大等条码无法比拟的优势,简化繁杂的工作流程,有效改善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物品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利用系统的库位管理功能,更可以及时掌握所有库存物资当前所在位置,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
随着RFID技术的投入应用,将电子标签封成卡状,贴在每个货物的包装上或托盘上,在标签中写入货物的具体资料、存放位置等信息。同时在货物进出仓库时可写入送达方的详细资料,在仓库和各经销管道设置固定式或手提式卡片阅读机,以辨识、侦测货物流通。
目前定义RFID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
RFID仓储管理系统由业务管理软件、RFID标签发行系统和RFID标签识别采集系统组成,这几个系统互相联系,共同完成物品管理的各个流程。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RFID识别采集是实现管理功能的基础和手段。后台管理软件由中心数据服务器和管理终端组成,是系统的数据中心。负责与手持机通讯,将手持机上传的数据转换并插入到后台业务仓储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对标签管理信息、发行标签和采集的标签信息集中进行储存和处理。
RFID标签发行系统由电子标签专用打印机和标签制作管理软件组成,负责完成库位标签、物品标签、箱标签的信息写入和标签表面信息打印工作。电子标签专用打印机采用内嵌非接触读写器的工业级热转印打印机,能够在标签芯片写入信息的同时在标签表面打印预先设定的内容信息。标签制作管理软件的核心是标签制作函数动态连接库,它嵌入在后台系统内,为后台仓储管理系统提供操作打印机制作标签的开发接口函数。基于该动态库还提供了一个独立的标签制作软件,可以手工输入标签数据,便于临时制作标签。
RFID标签识别采集系统可通过手持机或固定位置终端采集标签信息,完成标签数据的存储,并通过RFID中间件与管理中心进行数据的交换。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跟踪报告,中国平板电脑市场迎来显著增长,总出货量达852万台,同比增长19.5%。消费市场在“国补”政策推动下表现强劲,商用市场则因需求疲软略显低迷。本文结合行业动态与厂商策略,深度剖析市场格局及未来趋势。
2025年5月初,三星电子正式与主要客户达成DRAM芯片供应价格上调协议,DDR4均价涨幅达20%,DDR5涨幅约为5%,这是三星自2024年以来的首次调价,标志着持续一年的DRAM价格下行周期正式转向。与此同时,SK海力士、美光等头部厂商同步跟进提价策略,涨幅分别为12%和10%-12%。行业数据显示,PC用DDR4 8Gb(2133MHz)产品现货价格在4月环比上涨22.22%,创2024年4月以来最高单月增幅。
在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共振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从机械臂到认知体的范式跃迁。随着《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等政策组合拳的出台,产业生态呈现出"技术超进化、场景深融合、价值再定义"的三重变革特征。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十家头部企业发布的《2025机器人+蓝皮书》揭示:当工业机器人的定位精度突破0.01mm阈值,服务机器人的情感交互通过图灵测试,特种机器人开始挑战深海万米禁区,一个"泛在智能体"时代正在重塑制造业DNA。这场变革不仅关乎生产方式的颠覆,更是在重构人机协同的文明新范式。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大尺寸(9英寸以上)显示器市场将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尽管整体出货量增速放缓至2.6%,但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深化与区域市场分化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中国PC显示器市场在电竞、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强劲需求推动下,预计实现1.5%的稳健增长。本文基于行业权威数据,深度解析技术、市场与竞争格局的演进逻辑。
随着新能源、储能及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频功率器件对驱动技术的要求日益严苛。2025年5月13日,Littelfuse公司推出全新高压侧/低压侧栅极驱动器IXD2012NTR,以200V耐压、1.9A/2.3A拉灌电流能力及高集成特性,为高频电源应用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分析其技术优势、国产替代潜力及市场前景,并对比同类产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