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容量均衡技术概述

发布时间:2011-11-14 阅读量:146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蓄电池容量均衡方法的中心议题:
    * 电阻消耗均衡法
    * 开关电容法
    * 双向DC-DC 变流器法
    * 多绕组变压器法
    * 多模块开关均衡法
    * 开关电感法

摘要:蓄电池由于其储能时间长,价格低等特点在电动车、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蓄电池单体电压、容量较小,为了满足增大蓄电池容量的要求,一 般将蓄电池单体串联使用,但由于单体的个体差异,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单体的容量各不相同,对整个电池组的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蓄电池组各单体的容 量均衡就非常重要,是保证蓄电池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技术。文中将对现有的各种蓄电池均衡技术进行介绍,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引言

在由蓄电池作为储能单元的系统中,由于蓄电池单体往往容量比较低,不能够满足大容量系统的要求,因此需要将蓄电池单体串联,形成蓄电池组以提高供电电压和 存储容量,例如在电动汽车、微电网系统等领域大多需要蓄电池串联。由于蓄电池单体自身制作工艺等原因,不同单体之间诸如电解液密度、电极等效电阻等都存在 着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即便串联蓄电池组每个单体的充放电电流相同,也会使每个单体的容量产生不同,进而影响整个蓄电池组的工作。最坏的情况,在一个蓄电池 组中,有一个单体的剩余容量接近为100%,另一个单体的剩余容量为0,则这个蓄电池组既不能充电也不能放电,完全不能使用。因此对蓄电池容量的均衡是非 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大量蓄电池单体串联的情况。

蓄电池容量均衡的方法主要有电阻消耗均衡法、开关电容法、双向DC-DC 变流器法、多绕组变压器法、多模块开关均衡法、开关电感法等。

1.电阻消耗均衡法

电阻消耗均衡法是通过与电池单体连接的电阻,将高于其他单体的能量释放,以达到各单体的均衡,如图1 所示。每个蓄电池单体通过一个三极管与一个电阻连接,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关断实现蓄电池单体对电阻的放电。该种结构控制简单,放电速度快,可多个单体 同时放电。但缺点也很明显,能量消耗大,只能对单体进行放电不能充电,而且其他蓄电池单体要以最低的单体为标准才能实现均衡,效率低。


图1 电阻消耗均衡法结构图

2.开关电容法

开关电容法是在每两个相邻的蓄电池之间通过开关器件与一个电容并联,如图2 所示。通过控制开关器件驱动信号PWM 的占空比实现相邻两个电池之间能量的传递。例如若蓄电池单体容量B1 高于B2,G1 开通G2 关断时,电容C1 和电池单体B1 并联,B1 将能量传递给C1;G1 关断G2 开通时,电容C1和电池单体B2 并联,C1 将能量传递给B2,完成这个周期内的能量传递。以此类推,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开通与关断,利用电容实现能量的逐个传递。


图2 开关电容均衡法结构图

 



该电路可以等效成如图3 所示电路,在每两个电池单体之间连接一个等效电阻,可以推出如等式渊1冤给出的等效阻值。这种方法由于能量逐个传递,因此均衡时间较长,可以根据等式渊1 冤,通过改变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电容容值的方法调节等效电阻,改变充放电电流。


图3 开关电容法等效电路


式中:f 为开关频率;t=RC;D为占空比。

开关电容法控制简单,可实现充电和放电均衡,但由于是逐级传递能量,因此均衡速度较慢。

3.双向DC-DC变流器法

该方法每个蓄电池单体都连接一个双向DCDC变流器后再串联,如图4 所示。由于蓄电池单体电压等级比较低,一般情况下将蓄电池单体作为低压侧。在给蓄电池组充电时,根据图5 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对每个蓄电池单体的恒压充电,如果将该控制策略的电压外环打开,可以根据均衡的需要进行恒流充放电控制。在放电时,如果连接负载较 重,有些双向DC-DC 变流器的电感可能工作在断续状态。


图4 双向DC-DC 变流器法结构图

图5 蓄电池单体恒压充电控制框图

这种均衡方法可以同时对所有电池单体进行充放电,并针对不同电池单体的容量情况控制充放电电流。此方法控制灵活,充放电均衡时间短。但由于每个蓄电 池单体都需要一个双向DC-DC 变流器,因此成本较高。

 

 



4.多绕组变压器均衡法

多绕组变压器法是将每个蓄电池单体连接到变压器的一个副边,如图6 所示。在对蓄电池组进行电压均衡时,控制变压器副边电压首先高于最低的一个蓄电池单体,此时这个单体电路中的二极管导通,其他单体连接的二极管由于承受反 压关断,仅给电压最低的蓄电池单体充电,等到这个单体充至倒数第二高时,再提高副边电压,给最低的两个单体充电,照这种方法持续下去,充电电压如图7所 示。


图6 多绕组变压器法结构图

图7 变压器副边充电电压波形图

这种充电方式的多绕组变压器设计复杂,而且价格较贵,需要根据不同的蓄电池单体数量改变绕组个数,不易于蓄电池组的扩展曰仅能通过给蓄电池单体充电 的方式实现均衡。

5.多模块开关选择均衡法

该种方法的结构如图8 所示,由于串联蓄电池单体数量较多,可以将这些单体分为M 个模块,每个模块有K 个单体。每个蓄电池单体均有一组开关与双向DC-DC 变流器连接,开关由两个反向串联的MOSFET 组成,在单体未选中进行充放电时,控制芯片控制相应MOSFET 关断,单体与变流器断开曰由控制器选择给某个单体进行充电时,通过控制芯片开通对应的光耦,令MOSFET 导通,将该蓄电池单体接入DC-DC 变流器,如图9 所示。


图8 多模块开关选择均衡法结构图

图9 多模块开关选择均衡法控制电路

这种方法可以对任何一个单体进行单独充放电,充放电电流可控,但是每次只能针对一个电池单体,因此整个蓄电池组的充放电均衡时间较长,尤其在单体数 量很大的情况下。



6.开关电感法

开关电感法是在相邻两个蓄电池单体之间通过MOSFET 与一个电感相连,如图10 所示,若当单体容量B1 大于B2 时,首先令开关Q1 导通Q2 断开,B1 给电感L1 充电,然后Q1 断开Q2 闭合,此时电感将存储的能量释放给B2,为了保证Q1 和Q2 不同时导通,会加入死区,在死区时间里,电感L1 通过B2,D2 续流。同时B2 也可以给B3 传递能量,也可以实现能量反方向的流动,直到所有电池单体容量相同为止。


图10 开关电感法电路结构图

开关电感法可以实现相邻电池单体间能量的同时传递,可以减少均衡时间,对于N 个蓄电池单体,需要2N-2 个MOSFET 和N-1 个电感。

7.结论

蓄电池组各单体容量的均衡对于串联蓄电池组的工作效率和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时间的不均衡会导致整个蓄电池组寿命缩短,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本 文介绍了各种蓄电池均衡方法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一种方法是十全十美的,需要根据应用场合尧均衡时间尧串联数量尧成本等因素综合考 虑,进行实际应用的选择。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