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方案一次过的DC/DC开关电源的设计秘籍

发布时间:2011-12-9 阅读量:203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DC/DC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分析
    *  提出基于峰值电流控制的新型非隔离负电压DC/DC开关电源设计方案
解决方案:
    *  采用连续电流模式
    *  结合平均电路法构建小信号模型
    *  补偿网络设计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装置往往需要负电源为其内部的集成电路芯片与传感器供电。如集成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霍尔传感器等。

负电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子测量装置运行的性能,严重的话会使测量的数据大大偏离预期。目前,电子测量装置的负电源通常采用抗干扰能力强,效率高的开关电源供电方式。以往的隔离开关电源技术通过变压器实现负电压的输出,但这会增大负电源的体积以及电路的复杂性。而随着越来越多专用集成DC/DC控制芯片的出现,使得电路简单、体积小的非隔离负电压开关电源在电子测量装置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对非隔离负电压开关电源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传统的非隔离负电压开关电源的电路拓扑有以下两种,如图1、图2所示。图3是其滤波输出电容的充电电流波形。由图3可见,采用图2结构的可获得输出纹波更小的负电压电源,并且在相同电感峰值电流的情况下其带负载能力更强。由于图2的开关器件要接在电源的负极,这会使得其控制电路会比图1来得复杂,因此在市场也没有实现图2电路结构(类似于线性稳压电源调节芯片7915功能)的负电压开关电源控制芯片。

为了弥补现有非隔离负电压开关电源技术的不足,以获得一种带负载能力强、输出纹波小的非隔离负电压开关电源,本文提出一种采用Boost开关电源控制芯片LT1935及分立元件实现了图2所示原理的基于峰值电流控制的新型非隔离负电压DC/DC开关电源。
 
图1 传统的非隔离负电压开关电源电路结构1
 
图2 传统的非隔离负电压开关电源电路结构2
 
图3 两种开关电源滤波电容的充电电流波形

1 工作原理分析

本文设计的非隔离负电压DC/DC开关电源如图4所示,负电源工作在连续电流模式。当电源控制器LT1935内部的功率三极管导通时,直流电源给输出电感L1和输出电容C1充电。当电源控制器LT1935内部的功率三极管关断时,输出电感L1中的电流改由通过肖特基二极管VD1提供的低阻抗回路继续给输出电容C1充电直至下一个周期电源控制器LT1935内部的功率三极管再次导通。可见电容C1在输出电感L1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均获得充电,从而减小了输出纹波电压。同时,在CCM条件下,输出电流在LT1935内部功率三极管的导通和关断期间均通过输出电感L1,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输出电流的波动,降低了输出纹波电流的影响,进而大大增加系统的带负载能力和效率。

 

 
反馈控制回路采用了峰值电流控制。相比传统的电压控制,峰值电流控制一方面能很好的改善电源的动态响应,另一方面还能实现快速的过电流保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采用了电源控制器LT1935,其内部集成了峰值电路控制电路和斜坡补偿电路,非隔离负电压DC/DC开关电源反馈回路设计即转换为补偿网络设计,进而大大简化了反馈回路的设计。

为防止过高的直流电源对电源控制器的危害,这里使用稳压管VD2和VD3实现过电压保护。
 
图4 非隔离负电压DC/DC开关电源硬件电路图

2 补偿网络

2.1 非隔离负电压开关电源小信号建模

从本质上来讲,本文介绍的非隔离负电压DC/DC开关电源为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其等效功率级电路原理图如图5所示,这里考虑了输出滤波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Resr对系统的影响。
 
图5 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等效功率级电路原理图

图6给出图5利用平均电路法建立的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CCM大信号模型。设Vi为输入电压的稳态值,Vo为输出电压的稳态值,Vpc为受控电压源两端电压的稳态值,Ii为输入电流的稳态值,IL为输出电感电流的稳态值,D为占空比的稳态值。
 
图6 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CCM大信号模型

引入上述稳态值对应的小信号扰动。
  
令:
  
可以推导出:
 
 

 

 
若小信号干扰满足D,忽略二次项并化简等式(3)和等式(4)得,的线性化表达式为:
 
根据等式(5)和等式(6),即可得到图7所示的用理想变压器表示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的CCM小信号模型。
 
图7 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CCM小信号模型

2.2 补偿网络设计

图8为电流连续模式下峰值电流控制(CCMCPM)型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的系统框图。控制环路包括了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两个部分。补偿网络属于电压外环,因此设计补偿网络需要先建立包含电流控制内环的小信号模型。
 
图8 CCM-CPM型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系统框图

假设系统稳定,且忽略输出电感纹波电压及人工斜坡补偿的影响,则输出电感电流等于控制电流,即:

根据图7所示的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CCM小信号模型,同时将等式(7)带入化简得,CCM-CPM型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的动态方程为:
  
利用等式(8)和等式(9)可以很容易的建立图9所示的CCM-CPM型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小信号模型。
 
图9 CCM-PWM型非隔离负电压Buck开关电源小信号模型

考虑到控制电流与控制电压满足:

 

 


式中Rs为电流采样电阻;k为采样电流放大系数。将式(10)带入式(9),得控制电压与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Ap ( s)为:
  
分析可知,控制对象Ap (s)为单极点型控制对象,并且受等效串联电阻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