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史祖:爱立信R380sc缅怀拆解!

发布时间:2011-12-14 阅读量:265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中心议题:
    *  全球第一台智能手机爱立信R380sc拆解

相关阅读:

智能手机电源管理优化六要素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4373
智能手机成熟稳定性的关键--选对平台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5236
智能手机凭借扩展坞的发展能带来什么?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09271
智能手机高清屏显示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article/articleinfo/id/80010147
智能手机的人机接口解决方案
http://www.52solution.com/data/datainfo/id/5626

爱立信R380sc是现今发展迅速的智能手机的前身。R380sc开创了手机+PDA的先河。为以后智能手机的发展拓展了思路。R380sc号称“行动数位助理”,其绝大部分功能在翻盖模式下操作,内存达到700多K(当时来说算是海量内容!)、支持POP3邮件,触控屏幕、新颖的翻盖、超大的屏幕,每个联系人名下可以有多个座机、手机、E-MAIL、网址、地址等,充分显示出其手机+PDA功能的方便之处,并且联系人名单可以在SIM卡与话机之间互相复制。这些都是当时R380sc傲视一切手机的优势所在。

今天小编整理出R380sc的拆解图,让大家一起缅怀一下曾经的英雄!

第一步:如图,准备好 一R380手机,6P螺丝刀一个,小金属镊子一个,一个装拆下的螺丝和小零件的小盒子。



天线拔掉时,手机一切正常,能当PDA使用。





 


第二步:拆下天线螺丝放好,用手指甲或信用卡一类的硬质薄片,插入图中1,2,3所示部位,按图中1、2、3的顺序分别把手机壳撬开,撬开后,稍微用力把前壳往外一掰,就能把前壳分离。





 


第三步:前壳分离后,就能看到下图的样子




第四步:看到手机屏幕和主板相接的排线,不要硬拉,图中黄色圆圈处,有两排白色的塑料卡子,用指甲把卡子往外轻轻一掰,就能松开,这样排线就能顺利拉出了。硬拉的话会造成排线物理损伤。另外注意红色圈的部位,那个小零件是手机的喇叭和红外线二极管,是卡套在手机主板红圈处的那个集成块上的。





 


第五步:可以看到屏幕已经和主板分离,图中主板上的红色圈处有一个螺丝,拆下后就能把外面那层隔挡金属圈拆下了



第六步:看到拆下挡圈的主板,上面有三粒螺丝,比较小,拆下后注意放好,拆下那三粒螺丝,就算完成拆卸工作了。



第七:主板从后壳上完全分离开来,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主板上密密麻麻的零件。



 


第八:彻底拆开的手机,可以分别看到里面的情况,从左往右,分别是:
前壳,后壳,主板,一个小的是扬声器和红外线二极管,屏幕和主板的分隔金属挡圈,天线,触摸屏,原装触摸笔,最下是原装电池,上面是原装的数据线和耳机,还有包装、光盘等等。



主板、隔圈、红外线接口,和屏幕的特写~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