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策略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2-04-16 阅读量:106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高端观点:
    *  目前我国光伏行业走入一个不可延续的恶性循环
    *  应该成立中国光伏联盟

目前我国的光伏行业正在走入一个不可延续的恶性循环,为扩大市场份额降低成本,野蛮地扩大产能,透支的产能导致在海外市场价格暴跌。暴跌招致双反,海外市场受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图谋国内市场,又是一番吐血价格混战,为摊低成本只能继续扩产,长此以往必将全军覆没。

  

他是行业的开拓者还是破坏者?

某知名光伏组件生产商近年来屡有惊人之举:
1.2009年6月在敦煌10MW光伏电站招标中,报出0.69元/度的最低价(但被淘汰);
2.2012年2月在宁夏中卫30MW光伏组件招标中,报出5.18元/瓦的最低价。这是否在它的成本之内呢?在,就是行业的开拓者;不在,就是行业的破坏者。让我们看看工信部2月刚发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元/瓦,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0.6元/度”。也就是说,他已经超过了2015年的成本目标,并提前8年接近了2020年光伏发电成本目标。

你相信吗?结合刚发布财报显示:第四季度净亏损5.994亿美元,2011年全年净亏损5.098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有8.92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负债23亿美元。答案不言自明。市场经济也不会纵容恶性竞争。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市场经济也不会放纵恶性竞争

市场经济是市场定价,公平竞争。利用规模优势,以低于成本价方式来拖垮竞争对手,是违法商业道德的恶性竞争。发生在美国,企业会立即向商务部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而中国企业往往选择沉默。恶性竞争把行业拉入泥潭,造成到处被双反,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教训还不够吗?

光伏产业还未被放到足够高的战略地位

光伏的政策滞后,根源在于决策者仍视其为普通制造业。按规划光伏虽发电比重不大,但它是新能源中最有可能民间普及的能源方式,其灵活性、产业链广度、就业覆盖力,是水、核、风等能源无法比拟的。决策者只有把光伏摆到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能源之一看待,才能下好这盘棋。

 


光伏价格战谁是受益者?

价格战的发起者杀人八百,自损三千。同业被迫回应,欲哭无泪。降价压力从下游回溯到产业上游,唇亡齿寒。如果受益者是国内终端用户,倒也算一件善举,无奈国内市场踟蹰,去年90%的组件都出口了。可悲的是,老外并不领你的情,还要告你倾销。热脸去贴冷屁股,到底所为何求?

光伏的本质和战略地位

光伏的本质是,将不可再生能源转换成为可再生能源的载体,将它由死边活,由有限变无限,最终完全摆脱化石能源对人类的束缚。让我们想象一下,50年后地球上化石能源耗尽,全球居民用电50%来源于光伏。而中国那时完全用太阳能为电力在制造光伏,控制着全球光伏80%产能。

而中国那时完全用太阳能为电力在制造光伏电池,控制着全球光伏80%产能,这种能源威慑力远远超出核武器。不费一兵一卒,我们就可以轻易让敌国熄火。只有从这个战略高度,你才能理解控制全球新能源制高点的重要性。提前布局、规划引导,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开放国内并网,要比去限制它、阻碍它,要明智得多。

应该成立中国光伏联盟

作为战略新能源,光伏不是普通行业,和传统能源均为国企把控不同。光伏产能集中在民企,为了规范行业发展,制止价格战,作为最大制造国,应成立中国光伏联盟(NPVA)。联盟可由国家能源局牵头,行业大企业加盟。职责:1、分配产能;2、指导价格;3、政策协调;4、纠纷仲裁。

光伏需要真正有约束力的行业联盟
  
当前光伏行业的内患表现在:1、无序扩产;2、疯狂价格战;3、光伏行业标准缺失;4、并网受阻,国内市场难有作为;5、缺乏统一有效的,可以和政府、电网、电力沟通的窗口。以上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企业和市场自我调解的能力范围,必须由一个真正有约束力的行业联盟来协调、管理、解决,力挽狂澜。
相关资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体积缩小37.7%!看LM-R2S系列如何重塑工业电源格局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存储器市场回暖驱动威刚科技2025年第一季业绩显著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全大核架构革新旗舰体验 天玑9400e芯片深度解析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韩国半导体出口突破116亿美元:存储芯片涨价与HBM需求推高增长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