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19 阅读量:6518 来源: 发布人:
中心议题:
* EV/HEV用动力电池组选型原则和商业化方案
* 单体电池的八大原则
* 系统对电池组的七大要求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锂动力电池组,如果设计不过关,那么你的纯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就有可能会爆炸。而如果消费者不确信他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解决了这一问题,那么再便宜的纯电动车他也不会买。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将很好地解答你的这一疑惑。
深圳景佑能源龚总CNT Networks举办的新能源车研讨会上,教大家站在系统的角度和汽车控制的角度看电池组,因为从动力电池的角度看单体电池,换一种思路又站在汽车控制的角度看电池组,因为你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电池组才能把电池组看清楚,如果你站在电池组的角度看电池组,永远也看不清楚……
本文导读:
第一页:站在系统的角度,从站在动力电池的角度看单体电池
第二页:汽车控制的角度看电池组
第三页:动力电池系统知识
第四页:电池选型
第五页:安全保障
第六页:结构要求
第七页:控制策略
第八页:采样与通讯
第九页:工艺要求
第十页:工艺方法
首先从产业对单体电池的要求来看动力电池,其实动力电池也是一样的,当动力电池成熟以后,应该说电池单体权重看起来就降低了,所以系统对单体电池要求:
第一,方便控制为第一原则。这个电池2-3个连在一起怎么控制,用什么方式来控制很重要。如果你连控制都不方便的话,你把很多电池组合在一起就会看到你动力电池里面有很多线,如果有机会看到动力电池的时候,很少有人把动力电池打开让你看,都是封好的,不会打开给你看,为什么呢?打开看就觉得惨不忍睹。
第二,安全第一为否定原则。首先我们看这个电池安全不安全,如果安全才能用,因为不安全就会出问题,只要不安全你再好的东西也没法用。但是安全是相对的,你看看能不能控制,能控制住就是安全的,控制不住就是不安全的。
第三,稳定性强为重要原则。稳定性我只是来做一个比方,我们很多说我们家生产的电池一直很好,跟三星比怎么样,其实比都没有条件。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为什么说比都没有条件?因为电池在标准25度的时候,很可能你认为这100个电池都是一样的,可是到了到30度的时候或者再高一点的时候,那电池就不一样 了。客观说如果你控制得好,在25度常温下选择去一致性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要温度一高所有东西都调节了。动力电池的设计有两大核心技术:一是散热;二是隔离。如果不把散热做好,温度稳定不到一个区域,你检测再多的一致性都付诸东流,没有意义。
第四,比能量高为优选原则。因为电动车能量是很精贵的,如果我这个电池容量很大,但是却很重就失去了意义,所以经常你看看网上会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家生产电动车充一次电能够跑300公里。其实这句话不对,因为充一次电跑300公里没有前提,什么叫没有前提?就是比能量你没有说清楚。我充一次电跑 300公里前提是我装了除了人全部是电池,跑800公里也没有问题。一是装多少电池不知道;二是车子有多重不知道。这两大参数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你说你充一次电跑300公里、500公里都不管用,所以说动力电池对单体电池要求来说,比能量是一个优选,你的比能量越高,你的承载量,你单位功率承载率就越大, 你车子的重量就会降低。
第五,循环次数为经济原则。最近“十二五”要求是做到1200次,单体2000次,存储以后循环次数1200次,1200次也就是60%,其实循环次数要想做到1200次,好像现在也没有谁敢说动力电池在车上跑能循环充1200次。为什么存储以后做1200次会如此难,单体很多企业都能够做到2000次, 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一旦存储这个循环次数就会急剧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现在动力电池组里面有一个常规认识——管串不管并。首先把一个电池并起来好大 一个,如果并不好干脆生产一个500安的电池,所以说我在有些会议上,有些人说我们最近生产了500安的电池,今年没有机会跟大家探讨大电池和小电池到底 哪一个好,很难探讨,这一点我可以准确的把两个人的话告诉大家,国网储能电站单体电池20安时,最近863检测的时候也有一个说法,10-100安时的 OK,100安时以上暂时不讨论,安时数不是越大越好,循环次数因为安时数不是那么大,就会有很多的电池聚合在一起,聚合在一起以后就说一句纯哲学的话, 这话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说来听听,典型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有水吃。电池组一旦存储以后就像一群人一样,让每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就需要有一个乔布斯这样的人物,否则你做不到,所以说动力电池组一旦存储,循环次数就会急剧下降,下降就要有很多办法。
第六,响应速度为习惯原则。我们很多人说,你这个动力电池装在车上以后提速太快,你们是几倍的放电呢?能不能10倍的放电,20倍放电。我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这里有人学电机,我想问一下,好像电机额定电流和峰值电流也就是3-5倍,如果你一个电机峰值电流只有3-5倍,你动力电池20倍放电干什么,好像说不清楚的,所以说响应速度是一个习惯,你一定要用电动车满足汽车响应速度,不是做不到,那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能量。
前不久,有专家来我们公司一起讨论电池响应速度的时候,这是他做的电动跑车,0-100公里3.7秒。为什么呢?因为除了人都是电池,这有什么做不到。我跟他们专家讨论时就开一句玩笑,我也做得到,他笑了笑,我说你后备厢打开我看看后面装多少电池,除了人都是电池肯定能够做到,我全部是很低的放电倍数,有 很大的电流,肯定容易实现,所以响应速度是一个习惯。乘用车在城市里面开有必要那么快的速度吗?有必要追求指标吗?电机有那么大峰值电流吗?所以说那是标志的一项技术,一点都不假。在写论文、带学生、讲学术可以,但是在工程上还没有那么大的意义。
第七,嫁接方便为保障原则。我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看到的电池,从你出生那天开始,你认识电池到今天,电池结构有大的变化吗?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50年以前所生产的东西到今天来讨论动力电池之间连接怎么做有人去研究过吗?所以说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没有研究,那么你存储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最近我们做的一个实验,我们两个电池焊接大概2毫欧左右,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做0.2毫欧。你想想看,100个电池串到一起,2毫欧到0.2毫欧,你想想内部电阻有多大变化。你想想你动力电池的效能怎么评估。
如果一个电池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良好的嫁接功能,他的性能再好装不出来的东西也不好。
第八,快速充电为理想原则。说你充电多少时间,我想这样说一句,充电多少时间,如果今天全球的每一位都是给你一个人免费吃,三分钟吃一顿,不要付钱,我想你也无法享用。从今天动力电池产业,人们认为今天快充还不是太好。快充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想想看今天深圳突然有200辆车都在充电桩上快充,你问问国网该怎么办?所以说前不久在北京的时候,跟他们一起讨论的时候,乘用车还是以慢充为主,环卫车和大巴以快换为主,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我自己总结的,不知道对不对,反正大家一起分享。
价格合理为商业原则。很多人都问,你电动动力电池多贵,你动力电池有多少钱一个,现在动力车就太贵了没人买。我要问一下,你看过100万、200万以上的电动车在路上跑,电动车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技术问题,电动车是一门系统工程,不是一个简单做某一行业的人来完成的。米其林做了一个轮毂电梯,号称全球对轮毂电梯投资最大的,站在米其林的角度,他想得很简单,我是做轮胎的全球老大,做轮毂电梯,我应该理所当然。其实轮毂电梯这种产业既不是轮胎做的,也不是做电梯做的,也不是做控制器做的,也不是做汽车做的。轮毂电梯是一个做系统工程的人做的,没有系统工程的概念,你做轮毂电梯做不好。
钱学森为什么伟大?就是中国航天之父,他有一本很有名的书《系统工程论》,你说两弹一星他画了多少幅,但是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的航天工业,他是从系统的角度考虑整个东西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从哪一个单向的技术考虑问题,做这个动力电池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
最后一个是慢充更换为施用原则。回到家里面晚上充上十多个小时,每天早上有车子用,我们算过帐一个车平均每天就跑40-50公里,上下班足够,你说我一定 要越野,就要买越野电动车,而不是乘用电动车。如果有固定路线,从东走到西,从180号走到250号,走这样的车用快换是比较合适,动力电池就是这么一些 想法。
系统对电池组的要求。刚才是站在系统的角度,从站在动力电池的角度看单体电池,刚刚是站在这样的角度,我是站在动力电池的角度看单体电池,现在换一种思路 是站在汽车控制的角度看电池组,因为你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电池组才能把电池组看清楚,如果你站在电池组的角度看电池组,你永远把电池组看不清楚,你站在电池组的角度看电池组永远看不清楚。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MediaTek于5月14日正式推出天玑9400e旗舰移动平台。作为天玑系列的全新力作,该芯片凭借全大核架构设计、第三代4nm制程工艺及多项创新技术,在计算性能、能效管理和AI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能手机用户提供更卓越的游戏、影像与通信体验。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5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ICT进出口趋势》报告,韩国4月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额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创下有记录以来4月份的最高值。同期贸易顺差为76.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半导体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强劲表现。然而,对华、对美两大核心市场的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