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7 阅读量:114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清洁环保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部分电池板受到遮蔽而导致系统发电量下降——这无疑对设计工程师提出了挑战。本文利用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就SolarMagic 技术对各种案例进行了探讨。方案详情,请看本文报道...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系统由于部分电池板受到遮蔽而产生的发电量下降的问题,和 在电池板级采用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MPPT)的优点,还就采用 SolarMagic 技 术的各种案例研究结果进行了探讨。
太阳能是市场上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由于政府推出激励政策和传统电力成本 不断攀升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转向太阳能,并在屋顶安装光伏(PV)系统。按照 目前的光伏系统价格计算,用户通常在 7-8 年后才能获得投资回报。政府激励政策和光伏 系统的使用寿命必须能持续 20 年或更久。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投资回报取决于该系统每年 的发电量,因此用户需要的光伏系统必须具备高效、可靠和易于维护等特性,从而可以获得 最大限度的发电量。
如今,很多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用户已经意识到部分或间歇性的遮蔽会影响到系统的发电量。
部分阴影遮蔽对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影响:
当树木、烟囱或其他物体投射的阴影遮挡住光伏系统时,就会导致系统造成“失配”问 题。 即使光伏系统只受到一点点阴影的遮挡都会导致发电量的大幅下跌。 部分遮蔽导致的系 统失配对发电量的实际影响很难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获得。因为影响系统发电量的因素很 多, 包括内部电池模块间互连、 模块定向、 光伏电池组间的串并联问题以及逆变器的配置等。 光伏模块通过多个电池串相互连接而成,每个电池串被称为一个“组列”。每个组列由一个旁 路二极管来保护,以免一个或多个电池被遮蔽或损坏时导致整个电池串因为过热而受到损 坏。这些串联或并联的电池组列能够使电池板产生相对较高的电压或电流。
光伏阵列由串联在一起的光伏模块通过并联构成。每串光伏模块的的最大电压必须低 于逆变器的最大输入电压额定值。
当光伏系统部分被遮蔽时,未被遮蔽的电池中的电流流经被遮蔽部分的旁路二极管。
当光伏阵列受到遮蔽而出现上述情况时,会产生一条具有多个峰值的 V-P 电气曲线。 图 1 显示了具有集中式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 MPPT) 功能的标准并网配置,其中一个组 列的两个电池板被遮蔽。集中式 MPPT 无法设置直流电压,因此无法令两个组列的输出功 率都达到最大。在高直流电压点 (M1),MPPT 使未遮蔽组列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在低直 流电压点 (M2),MPPT 将使遮蔽组列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旁路二极管绕过遮蔽电池板, 此组列的未遮蔽电池板将提供全量电流。阵列的多个 MPP 可能导致集中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 配置的额外损失, 因为最大功率点跟踪器可能得到错误信息停止在局部最大点处, 并稳定在具有 V-P 特征的次优点。
不同的案例研究和现场测试证明,部分遮蔽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具有严重的影响。通过使用分布式 MPPT 控制可以减轻遮蔽对系统的不利影响。
全球半导体巨头联发科与英伟达联合打造的GB20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终端产品,已获得宏碁、华硕、戴尔等七大PC品牌厂商导入。自7月起,搭载该芯片的AI超级计算机DGX Spark及相关设备正式进入量产交付阶段,标志着消费级高性能AI硬件的商业化落地。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鑫科技”)已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辅导机构由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证券联合担任,标志着国内最大DRAM芯片制造商的资本化路径进入实质性阶段。
工业富联(601138.SH)于7月7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67.27亿至69.27亿元,同比增幅47.72%至52.11%;上半年净利润区间为119.58亿至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至39.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动能更强,二季度同比增幅达57.10%至61.80%。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车身控制系统、热管理模块等关键功能需满足严格的功能安全标准,同时面临紧凑化设计挑战。意法半导体推出的L9800车规级8通道低边驱动器,正是为解决这些核心需求而生的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联华电子(联电)近期在高压制程技术与先进封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2024年投入156亿新台币研发资金,重点攻关5G通信、AI、物联网及车用电子所需工艺,同步推进12nm/14nm特殊制程及3D IC封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