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活性心率监护仪模拟前端

发布时间:2012-09-5 阅读量:816 来源: 发布人:

导读:ADI最近针对各类生命体征监护应用推出一款低功耗、单导联、心率监护仪模拟前端(AFE)AD8232。与竞争解决方案相比,AD8232 AFE的尺寸缩小50%,功耗降低多达20%。凭借AD8232在功耗、尺寸和集成度方面的优势,设计人员能够开发用于重症监护之外的心率和心脏监护仪设备,例如个人健康管理和远程健康监护。

全球领先的高性能信号处理解决方案供应商及病人护理行业的长期合作伙伴,ADI最近针对各类生命体征监护应用推出一款低功耗、单导联、心率监护仪模拟前端(AFE)AD8232。与竞争解决方案相比,AD8232 AFE的尺寸缩小50%,功耗降低多达20%。凭借AD8232在功耗、尺寸和集成度方面的优势,设计人员能够开发用于重症监护之外的心率和心脏监护仪设备,例如个人健康管理和远程健康监护。
[member]
ADI-AD8232
ADI-AD8232
 
同类产品通常源于现有的临床心脏监护仪解决方案,与此相对照,AD8232 AFE则是专为满足新兴的健身设备、便携式/佩戴式监控设备和远程健康监护设备的ECG信号调理要求而设计。与当前很多集成解决方案中采用的拓扑结构不同,AD8232高度灵活的模拟滤波配置采用双极高通滤波器,结合芯片内部的仪表放大器架构和无使用约束运算(增益)放大器,支持用户采用多极低通滤波技术来消除线路噪声和其他干扰。

通过在模拟域的单级中执行高增益和高通信号调理,AD8232能够在单电源电压上工作时适应电极DC失调,而不会影响性能或信号质量。通过模拟输出,AD8232可与分立式ADC配对,或与具有嵌入式ADC的微控制器配对,它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灵活性,将健身和医疗监护的价值和性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ADI公司医疗保健部副总裁Pat O’Doherty表示:“市场对固定式、便携式甚至佩戴式心率监护仪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包括用于运动员训练、家庭健身设备或远程健康监护的生命体征测量。“这种级别的非诊断监护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独特设计因素,ADI相信AD8232能为制造商提供一种分割更合理、更平衡的信号处理架构,从后端组件选择和滤波器设计的角度来看,它具备更大的灵活性。这样可以简化系统设计,相比现有解决方案设计更简单、可靠和精确。”

除了仪表和增益放大器之外,AD8232心率监护仪AFE还集成了基准缓冲、右腿驱动电路和关断功能。AD8232还包括用户可选的(交流或直流)导联脱落检测电路,监控到电极与病人或用户断开连接时,会向系统发出报警信号。这款新型心率监护仪AFE提供了创新的快速恢复模式,当用户在运动或其他活动过程中暂时断开电极连接,当导联重连后,此芯片可以快速自动恢复心电信号,从而显著提高最终用户体验的质量。 

AD8232心率监护仪主要特性
  • 工作电流:180 µA
  • 4 mm x 4 mm、20引脚LFCSP封装
  • 2极点可调高通滤波器
  • 3极点可调低通滤波器和增益放大器
  • AC/DC导联脱落检测和导联重联快速恢复模式
  • 噪声:20-µVp-p(0.5 Hz至40 Hz)
  • 共模抑制比:80 dB(DC至60 Hz)
  • 集成右腿驱动
  • 2.0至3.5V电源电压范围
  • 关断功能

AD8232数据手册下载
相关资讯
伺服电机系统:工业自动化升级的“核心引擎”——深度解析其技术优势与颠覆性应用

本文将深入剖析伺服电机系统的技术优势,并结合真实工业场景,揭示其如何重塑现代生产流程

RISC-V与ARM不同架构在物联网领域的差异分析

开放 vs. 封闭是RISC-V和ARM架构最根本的差异

盘点RISC-V在物联网设备中的五大应用场景

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低功耗、高度可定制和成本效益等核心优势,正迅速在物联网(IoT)设备领域攻城略地,成为构建万物互联基石的关键技术

RISC-V架构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与实践应用

RISC-V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完全免费的指令集标准,还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定制处理器核心,从而实现高度优化的硬件设计。

盘点VCU技术在ADAS中的具体应用

整车运动域控制器(VCU)作为车辆的“中央大脑”,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