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兰1A大功率LED驱动芯片SD42524

发布时间:2013-01-9 阅读量:75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SD42524 是一款高性能、高可靠性、大功率的绿色照明驱动解决方案核心芯片---- 6~36V输入,1A大功率LED驱动芯片,适合于LED路灯和LED太阳能灯等多种LED照明领域。
 
杭州士兰微电子公司推出了一款高性能、高可靠性、大功率的绿色照明驱动解决方案核心芯片---- 6~36V输入,1A大功率LED驱动芯片SD42524。该芯片采用了士兰微电子专为绿色节能产品所开发的高性能BCD工艺技术,单芯片集成LDMOS功率开关管,内置PWM调光模块和多重保护功能,为降压、恒流型LED驱动电路,具有很高的转换效率,适合于LED路灯和LED太阳能灯等多种LED照明领域。
 
SD42524采用电流模式控制,具有快速的瞬态响应,环路稳定性设计简单,恒流特性好。当输入电压在6~36V之间变化时或者LED负载由1~6颗变化时,芯片输出电流变化率可以控制在±1%之内,方便用户在不同的电压应用或LED负载应用下设定输出电流。由于芯片采用士兰微电子先进的 BCD工艺,并且内部使用了高精度的修调技术,芯片的输出电流一致性好,不同批次的芯片输出电流差异可以控制在±2%之内。
 
该芯片采用先进的系统架构,系统效率高,转换效率可高达96%以上。单芯片集成的LDMOS管具有低于0.3Ω的导通电阻,使得芯片在功率管的导通周期内的导通损耗减小,同时,该芯片拥有业界同类产品最低的88mV采样电压,因而大幅度提高了电路的能量转换效率。由于芯片的高效率,加上采用了SOP-8的封装形式,管芯发热小,散热性能优良。
 
SD42524采用了PWM调光和内部稳压技术。PWM调光的精度高,与模拟调光相比,不会出现LED颜色偏移的现象,可以满足在100Hz~2kHz范围内从0~100%的调光要求。芯片内部集成LDO,产生VDD电压,可以作为调光用MCU的电源,使客户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更加便利。

 
MR16
 
另外,该芯片内置了抖频功能,确保芯片内部振荡频率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进行抖动,使集中的频谱能量分散化,减小在单一频率的对外辐射,从而改善了系统的EMI特性,简化了EMI设计。此外,芯片内部集成了温度保护电路,热补偿电路,限流电路等多重保护电路,以保证LED灯的工作环境正常,延长其使用寿命。
 
该芯片可应用于直流输入和交流输入等典型应用领域。直流输入典型应用中,宽输入电压范围宽达6V~36V,可以输出最大1A电流。输入电压为24V时,可串接 6个 LED,系统外围元器件非常少,仅需要7个元器件,非常适合应用于24V电源系统。在交流输入MR16射灯的典型应用中,输入电压范围为AC 12~24V时,仅需要11个外围器件。
 
士兰微电子是我国目前少数几家在特殊工艺领域以IDM模式运作的电路设计企业,从2001年起,已先后在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两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了特殊工艺的研发,目前在0.8微米BiCMOS / BCD工艺技术平台、新器件结构上已经取得了领先的研发成果,已经建立了跨工艺和设计的技术平台建设的能力。这些先进的系统综合能力的建设将有利于士兰微电子在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优势产品群的形成。
 
SD42524的推出,丰富了士兰微电子的LED照明驱动电路产品线。之前士兰微电子已推出了不同规格系列的驱动产品,可以满足多种LED照明应用,如应用于LED矿灯的SD42351,应用于MR16射灯的SD42509,应用于景观照明的SD42511等。
 
相关资讯
大立光7月营收创年内新高 高端镜头占比提升驱动旺季行情

光学镜头龙头大立光(3008.TW)公布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7月合并营收达54.13亿元新台币,较6月大幅增长31%,同比微降0.1%,创下本年度单月营收峰值。累计前7个月总营收316.65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4%,反映产业链复苏态势。

电视面板8月价格走势分化 中小尺寸止跌大尺寸跌幅收窄​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8月5日发布的最新面板价格数据,持续下跌近半年的电视面板市场在8月上旬迎来关键转折点。数据显示:32英寸、43英寸及50英寸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在本月上旬结束连续6个月的跌势,正式止跌回稳!而大尺寸面板(55英寸、65英寸、75英寸)虽然延续跌势,但跌幅已明显收敛至约1美元。

鸿海7月营收创新高,AI与消费电子驱动同比增长7.25%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于8月5日正式发布2024年7月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合并营业收入为6138.6亿元新台币,相比6月实现了13.6%的月度提升,较2023年同期增长7.25%,创下历年7月的最高纪录。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受到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产品的持续需求驱动,同时电脑终端设备与消费智能产品的市场热度同步上升,推动整体业绩超预期发展。管理层预计,随着运营环境优化,第三季度业绩将超越第二季度表现。

全球首创"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合肥亮相,破解工业柔性制造难题

8月5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与西安交通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全球首创"一脑多态"架构人形机器人凌枢(LingShu)。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性产品,该机器人在跨场景集群协同作业领域实现技术革新,标志着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进入新阶段。

芯联集成2025年中业绩:毛利由负转正,AI与新能源双轮驱动新增长

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渐显复苏势头,芯联集成(UMC)于2025年中交出的成绩单显著超越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21.3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尤为亮眼的是,公司首次在第二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实现单季度盈利突破;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跃升7.79个百分点至3.54%,标志着其经营质量迎来根本性拐点。这份成绩既源于公司精准的战略执行,更深刻映射了全球新能源产业持续爆发与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激增的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