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中兴、华为业绩悬殊原因所在

发布时间:2013-01-16 阅读量:100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无论是中兴还是华为,作为国产设备厂商代表都在奋力的向外拓展,以谋求解决当前困局的出路。然而回望2012年,中兴通讯三次卖子公司造血以减轻2012年第三季度出现的巨额亏损;而华为在困境之下虽然放缓了步伐,但依旧逆流而上,取得不错业绩。近日华为公司透露,其在2012年盈利24亿美元。

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考验,不论是需靠卖子公司造血的中兴,还是交出不错成绩单的华为,都需加快转型的步伐,把目光转向即将到来的4G市场。

拥抱4G机遇成设备商转型关键

不论是中兴还是华为,在当前的全球电信市场背景下,其发展都可谓是举步维艰,为了能进一步的发展,两家厂商都在小心翼翼的铺路。中兴通讯前三季度巨亏之后,做出了高管主动集体降薪50%直至扭亏为盈的决定,同时加强了内部的沟通与指令的执行力,但是进一步的效果还需要数据的支撑。华为虽然在2012年度获得较好的成绩,但在价格战日益频繁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利润率也一直困扰企业。设备厂商想要改善当下的困局,4G的机遇不可错过。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今年TD-LTE(国产4G)有望进入商用元年。这一点也得到了工信部的认可。中国移动明确了4G的发展路径,未来两年TD-LTE的基站数会达到50万个。对于4G的发展,国内三大运营商势在必行。运营商要发展4G就必须做好4G网路基础设施建设,在运营商总投资中,网路基础设施建设很大一部分需要购买无线发射设备。而截止2012年7月,在全球已商用的89张LTE网络中,华为部署了其中45张LTE商用网络,超过一半。并已获得92个LTE商用合,位列全球第一。而在在LTE基础专利中,华为拥有约10%的基础专利,中兴拥有7%的基础专利。在4G建设上华为和中兴都拥有丰富的海外4G网络建设的成功经验。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在中国市场,华为和中兴在4G所面临的机会是有优势的。专家认为,华为和中兴的订单目前占整个行业的30%,但在未来五年将达到一半,因为它们在技术方面已赶上西方竞争对手。

对于国内的电信设备商来说,4G的发展是其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4G不仅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把握住机遇,利用好本土优势,提高自身的力度,做好4G发展布局才能锁定胜局。

华为中兴,一家欢喜一家愁

2012年对于国内电信设备商总体而言依旧是个发展低迷的阶段,但在这一阶段中,中兴华为摆脱低迷态势努力的向外拓展,夺取海外市场份额,然而尽管两家思路相差不大,但是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在岁末将至的时候,有人欢喜有人愁。

根据中兴通讯的第三季度业绩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亏损额达到19.45亿。第三季度的亏损进而导致前三季度的净利下滑259.14%,亏损17亿元之多。面临困境的中兴不得不忍痛 “断臂求生”。2012年12月28日,中兴发布公告称,向基宇投资出售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81%股权,作价12.96亿元人民币。据悉,此次出售子公司会给公司投资收益增加8.2亿元至8.8亿元,可补充营运资金,支持主营业务的发展。这已是中兴通讯去年年内第三次出售股权,2012年9月份和11月份,中兴分别出售旗下子公司中兴特种设备68%股权和长飞投资合计81%的股权。据统计,三家子公司的出售为中兴通讯带来16.3亿元至21.7亿元的收益。

相对中兴的低迷,华为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今年年初,华为轮值CEO郭平在名为《度过了“波澜壮阔”的一年》 的文章中称,华为公司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50亿美元,净利润24亿美元左右,同比均有超过10%的增长。华为2012财年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8.3%,扭转了上一财年下滑的趋势。

发展策略出现分化成差异根本原因

为何同样是国产设备商巨头,面临同样的市场大环境,都不断的在海外拓展,而最后的结果却如此悬殊?发展策略不同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中兴出现巨亏与电信业的共性有关之外,还与其自身的错误判断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电信设备行业竞争的愈演愈烈,当前全球全球主要的通信设备厂商仅有五家,而中兴的判断是全球通信设备商只有三家能够生存下来,但数据显示,中兴当前的排名却位列第五,面临着“淘汰”的危险。因此,在“大国大T”策略的指引下中兴加快了夺市的步伐。然而,与华为在3G时代的全球扩张布局相比,中兴通讯全球扩张战略只局限在亚太、非洲这些新兴市场。在欧美高端市场,除了手机以外,收获甚微。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也提高了全球电信运营商对于电信设备投资的谨慎度。在价格不断降低的同时,中兴却忽略了对各国运营商实际现金流情况的考察,导致许多付期合同无法确认。种种因素的集结导致了中兴巨亏的出现,迫使其只能断臂求生。

在低迷的背景之下华为却一路高歌,与中兴的表现截然相反。据悉,华为2012年净利达到2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并且在2012年4月份,华为超越了爱立信成为了全球通信设备领域的第一。在同样的市场背景下,为何华为会逆流而上呢?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和华为多年坚持创新而逐渐成型的国际化研发体系有关。据了解,2011年华为的全球PCT专利申请量达2463项,位居全球第三位,目前拥有约10%的LTE基础专利,跻身全球前三。多年来,华为一直坚持将每年收入的10%投入研发,仅去年研发投入就达24.5亿美元。同时华为还与欧美及印度主流运营商成立34个联合创新中心。此次之外,自 2011年开始,华为已经正式成立了消费者BG和企业BG,相当于在运营商市场之外,重新开拓了两大新的市场。
相关资讯
Allegro公布2025财年首季业绩:营收增长22% 工业与电动汽车业务领跑

全球领先的传感器与功率IC解决方案供应商Allegro MicroSystems(纳斯达克:ALGM)于7月31日披露截至2025年6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2.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2%,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业绩增长主要源于电动汽车和工业两大核心板块的强劲需求,其中电动汽车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工业及其他领域增速高达50%。

三星HBM份额暴跌至17%,SK海力士登顶全球存储器市场

受强劲的人工智能(AI)需求驱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格局在2025年第二季度迎来历史性转折。韩国SK海力士凭借在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的领先优势,首次超越三星电子,以21.8万亿韩元的存储业务营收问鼎全球最大存储器制造商。三星同期存储业务营收为21.2万亿韩元,同比下滑3%,退居次席。

跻身英伟达核心圈:英诺赛科成800V HVDC联盟唯一中国GaN供应商

8月1日,英伟达官网更新其800V高压直流(HVDC)电源架构关键合作伙伴名录,中国氮化镓(GaN)技术领军企业英诺赛科(Innoscience)赫然在列。英诺赛科将为英伟达革命性的Kyber机架系统提供全链路氮化镓电源解决方案,成为该名单中唯一入选的中国本土供应商。此重大突破性合作直接推动英诺赛科港股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一度飙升近64%,市场反响热烈。

MPS发布强劲季报:毛利率55.1%稳居行业前列,战略转型显成效

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PS(Monolithic Power Systems)于7月31日正式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多项核心指标实现显著增长,并释放出持续向好的发展信号。

工业5.0技术落地指南:贸泽电子发布自动化资源中心

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8月正式推出工业自动化资源中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前沿技术洞察与解决方案库。该平台整合了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及自动化软件的最新进展,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