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元红米一出,缘何争议四起?

发布时间:2013-08-2 阅读量:311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小米无疑是中国创业史上的一个神话,半年703万台手机,126亿的销量在国内手机市场一骑绝尘,不过这一路走来各方非议也不少。前两天799元红米一出,更是在国内手机市场掀起惊涛骇浪,有人支持,有人拍砖,有人骂战......为何一款低价手机能引起比其他新出机型强出好几个段位的影响?


神秘专家点评智能手机四大平台(高通、博通、展讯和MTK),你想参与吗?点击此处马上报名,抢占有限席位!

相关阅读:
拆解对比:红米手机VS小米2A,真是低价不低质么?
799元双卡双待神机——“红米”冲击千元手机市场
红米手机全面评测:更接地气!
 
自从小米发布了799的红米之后,这款800块钱的手机就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争议,有的人在不满,有的人在高兴等待着8月12号,还有人在看这背后的数据做出估值。总的来说,讨论声不断,拍砖的,支持的,各有所需。一款这么低价的手机,引发的效应显然比其他新出的机型多出好几个段位。

我看到有人表示看好,说小米三四线的进攻路线是正确的,就是要铺货量。也有人说,小米在向三星学习,高端手机和低端手机并进。也有人看衰,认为这是品牌的低级化,降低了品牌的高端特性。有趣的是,这次的怨声载道还不少,虽然还有小米论坛里众星捧月的欢呼,但是微博里微信里的吐槽依然不少,为什么?红米的出现,伤害了谁?

首先,受伤的是那些很早开始追随小米,从一个1999到第二个1999的用户。对这些人来说,他们不算屌丝,你看,千元手机的用户占比65%,那么这些1999的用户显然不是高富帅但是好歹是个普通的有为青年,分得清配置搞的定性价比,还能有个支持的品牌,甚至还不盲从。

是的,这就是最早的小米用户特有的骄傲,发烧因为理性,苹果的单一性和小米的多样化,MIUI的随心变,都是他们对小米的定义,在他们面前,苹果的用户是只晓得一种操作的糕富帅,而选择大屏的三星高端机简直等同于脑子进了水。小米是性价比,也是数码产品玩家的代名词。

这样的定位其实是有优越性的,但是在799的红米之后,心理落差开始出现。我一介1999的阳光青年怎可与799的类山寨为伍,我的发烧怎么变成了廉价。配置高于同期产品又如何,这不应该是能够和我1999出现在一个品牌里的产品,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关掉QQ空间再来一遍。

可能有人不懂,小米也卖过1499的手机,为什么没有被排斥而是大热?因为小米的宣传里,1499仅仅是降低了一点配置,却比1999更加值,更加发烧,它满足的是缺那500块钱的发烧友们。所以1999们很宽容地认可了1499,甚至很期待入手这款产品,他们眼中1499仅仅是小米让利,而不是小米的堕落。这次的差距太大,这次就是干脆的屌丝,即使在这个众嘲屌丝的社会,还是有很多很多很多的人希望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心里并不认可自己的屌丝身份,更加不认可别人的屌丝身份。

其次,还有一部分用户,他们对小米的期待很高,也许他们手上的手机是iphone或者sumsung,但是对于国产手机的成功一样喜闻乐见。在他们眼中,小米不应该是这样的小米,小米的发展方向应该依然是NFC,还有物联网,还有用手机能改变的家庭和世界。当小米不断以799的手机,999的平板这类信息轰炸后,小米给出的成绩就是高企的销售数据,而对于曾经雷军希望的高科技公司的影子还未形成。小米陷入了硬件战和价格战,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以,这也让我们对小米的期待降低了无数个层级。

 

 
另外则是米黑或者对小米无感的人,看着雷军一年多以前义正言辞地表示“小米专注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发烧级手机,认认真真把高端手机做好就够了,不考虑中低端的配置。”,但一年多后,雷军食言了,没有删掉的微博被网友扒出来,看起来又是一顿嘲弄的好机会,互联网上趴着的人,有多少不是吐槽高手,真是那句“高手永远在评论里”。就这部分转发,评论都足以把小米好好调侃一番,结果就是舆论的力量永远大过你想象。

小米伤害了部分人,也抚慰了许多人。但是从各处看到的文章中,我发现红米鼓吹的背后,有一些虚假的数据和估测,或者是因为一二线的人不懂真实的三四线,仅仅依靠步步高或者OPPO的数据来妄自猜测,就断定红米的销量。

看到有人说,小米因为年轻人的传播所以让三四线的家长们都知道这个品牌,好吧,让我告诉你一些事实。鄙人刚好在三四线生活,并且附近有不少这样的“家长”,但是这些家长手中的智能机多数是三星或者其他步步高之类的,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在这里,强调始终生活在三四线的用户,而不是偶尔回回三四线的老家的人。

第一,孩子对于手机的需求,不会传递到家长,每一个圈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式,家长的圈子也是同龄人,而不是孩子。

第二,家长们熟悉的信任的品牌里,没有小米的名字,没有人对一个几乎没有在身边出现过的手机品牌有信任感,对三四线的用户来说,手机还是属于高额的支出。

第三,三四线的销售手段不会是互联网,标榜互联网上销售的红米急需中国移动通信设在三四线的营业厅的扶持,重点还是三四线营业厅里销售人员的扶持。而不少销售人员都不知道小米,知道也不愿意去推广,原因?提成和回扣,你懂的)这一点并非我本人臆断,实在是家里有亲人正好在此职位,利益驱动是商业社会的本质。

 

显然,红米的销售不会太差,但是也不至于有多么亮眼的成绩,特别是“家长”用户中。那继续说说红米实质的销售对象学生吧,首先得从65%的千元机用户说起。在这些65%的用户中,可以划分为:有经济能力无高端需求的用户、无经济能力也无高端需求的用户以及无经济能力却有高端需求的用户。(备注:这里的高端包括玩玩手机游戏,独自寻找以及安装应用软件的行为)

对无高端需求的用户,他们的想法就是打电话发短信,周围的人能干的事情我能干就可以了,至于要不要那么大的屏幕,要不要那么炫的操作,得,还是别给自己找事儿。这一类用户,不是红米的精准用户,他们没有经济能力的会去随便买个手机,甚至无所谓品牌,会不会撞到红米就不得而知了。而有经济能力的,我甚至看到一位粉刷外墙的年轻工人手中的iphone4s让我垂涎欲滴,体味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确实不是那么好受的,也向劳动者致敬,这是你们应得的。

 
不偏题了,除开以上两种人群,还有一种人群。那就是学生群体,从10来岁的到20多岁的只要是学生身份的在现阶段,用户潜力有多大不用多说。除开家庭经济情况很好的iphone是主流以外,很多都是千元机的忠实用户。

好歹当年我依稀还是学生的时候,家长也因为我没有自己挣钱的能力没有选购手机的话语权,爹妈给了个千元机还跟宝一样爱不释手,当然,自己也明白父母给的经济界限在哪里,毫无疑问,千元内呗。所以,对这群没有经济能力的孩子们来说,799得是多么诱惑人,他们知道小米,也懂手机,重点是799这个价格可以多么容易地通过爹妈那一关,比那些喊着要2W的苹果设备的熊孩子可懂事儿多了。

这就是799的软实力,说完可能性,让我们再延伸一下,讨论另外一个观点——小米还发烧么?

NO?拜托,往深处想想好不咯!799赢得一个小米用户,而且是年轻的小米用户,通过他们的长期使用(这些孩子们要换个手机其实也是挺难的,没钱嘛。)对于一款综合实力颇高的产品,小米即将占据一个学子约2到3年的时间,这对将其发展为高粘度用户是多么有益的一件事啊。这些从799红米转化而来的小用户们,最后都会成为消费主力,有自己的眼光和话语权,能够维护好他们这群“高烧”用户,是小米可预见性的宝藏。

重点是,他们最早接触到小米的产品,日后会更关注小米其他产品,可持续发展懂不,就是这么来的。而现在小米发烧友的增速放缓,这群小学子的进驻将会帮助小米的激进,舆论和风评的力量依然如前文所说可预见。还在暑假的孩子们,将会迎来自己人生的第一款发烧手机,这才是红米的策略。

而对小米来说,走这步棋肯定不仅仅是这么个简单的理由,当红米成为可能性之后,还有一个预见:小米从线上走向线下。这其中还夹杂了另外一个问题:小米到底是在学习苹果还是三星?继续往下说。

红米进入三四线,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之前就说过了,移动营业厅的支持。其实在三四线,步步高、OPPO的品牌认知度远远高过小米,这是为什么?除了快乐大本营的OPPO和非诚勿扰的步步高VIVO,还有就是在三四线无处不在的代理店,这些店子并非仅仅是卖这个品牌的手机,偶尔也会夹杂着其他的山寨机(山寨机老赚钱了,利润高),单单这样的品牌曝光度就可以让三四线的人们认可这样的品牌。

而小米这部分是最大的弱势,小米自认是不会像苹果那样有深入农乡的认可度,多少农民工朋友会专门去买一个外形和苹果一样的手机,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正版在三四线少有卖的,单价太高,小店子hold不住,所以苹果在一线城市买的人更多,包括我说到的那个用苹果的年轻水泥工。

小米自然比不上苹果,而三四线的渠道铺设也是短板,对雷军来说,他自然是清楚的,而这一部分需要的投入太大,小米不能这么折腾投资人的钱,但是小米也依然想铺设下线下的,这个线下不是和步步高那样的街头巷尾的店子,更多的可能性是与苹果一样的体验店。

三四线的渠道小米玩不转,但是苹果这样的体验店确实一个不错的想法。仔细想想最近小米陆续爆出来的信息:799的红米,999的平板,甚至2999的笔记本电脑,还有他家的小米盒子。把这些综合起来,小米完全可以打造一个独特的性价比超高的体验中心。

让我们继续发散下思维,这样的体验中心比起渠道铺设来说,更容易掌控,而且也更炫更适合现在的商业模式。仅仅只有几款手机的小米,肯定没办法撑起这样的体验中心,与其像魅族那样两台手机一个空店,做做这样性价比高的产品,通过体验中心吸引用户购买,至于是订购还是怎么样,都OK。高科技和性价比,这样结合起来才好玩,重点是按雷军的习惯,肯定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产品夹杂着独特的创意来增色。这才是小米值得期待的地方,而不是现在的硬件战价格战,何况小米的硬件都外包了,战不战都无所谓了,想得更远一点,才能懂发烧的小米。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