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扫盲】IP67/IP58等级防护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4-03-3 阅读量:830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三防手机好像总是一个销售用的噱头,包括三星最新发布的旗舰机Galaxy S5拥有IP67防水防尘等级,索尼的最新旗舰机Xperia Z2是一款IP58防护等级的手机,越来越多的智能旗舰机搭载了防水功能。那IP58、IP67等级防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近两年来,三防手机的概念似乎越来越能打动消费者。包括三星最新发布的旗舰机Galaxy S5、索尼的最新旗舰机Xperia Z2在内,越来越多的智能旗舰机搭载了防水功能。其中IP58、IP67到底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能应对怎样的突发情况?下面给大家科普一下。

【科普扫盲】IP67/IP58等级防护是什么?

IPXX防护等级概念

首先给大家解释一个概念——IPXX。IPXX等级是国际防护标准等级。其中后边两个数字分别代表了这款产品所具有的防尘等级和防水等级。

一、防尘部分:

用0-6的标数来判断其防护能力,0是最差的也就是毫无防护效果,基本上属于裸露状态。1级可阻挡大于50mm的物体,半裸露状态。一直到4级可阻挡1cm物体,看得出来前面这几个级别基本上不会出现在电子设备中,否则跟真正的“裸机”没有区别。5级则是有较好的防尘效果,灰尘不会造成设备损坏或者大量堆积。而6级则是完全无尘,就连接口等部位都密封完全。

二、防水部分:

至于IPX防水等级标准(0-8级)是国际工业防水等级标准IPX和日本工业防水标准的JIS等级的统一标准,共分为0-8的9级。

0级无保护
1级可以消除垂直落下水滴的有害影响
2级对与垂直方向在15度以内落下的水滴有防护作用
3级可以消除与垂直方向在60度的喷雾状水滴的有害影响
4级可以消除从不同方向飞溅水滴的有害影响
5级可以消除对各方向喷嘴喷射水流的有害影响
6级可以消除对各方向喷嘴强力喷射水流的有害影响
7级顶部距离水面0.15—1米,连续30分钟,性能不受影响,不漏水
8级顶部距离水面1.5—30米,连续30分钟,性能不受影响,不漏水

因此,我们回过头来看三星Galaxy S5的防护等级IP67,代表了这款手机完全无尘,就连接口等部位都密封完全,同时可以在水深0.15—1米中连续保持30分钟的不漏水状态。Xperia Z2的防护等级IP58,也就代表了这款手机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同时可以在1.5米以下的水深中连续保持30分钟的不漏水状态。8级的防水等级在手机产品中已经实属难得。要知道,当年摩托罗拉红极一时的三防手机Defy的防水等级也只有7级。

 

【科普扫盲】IP67/IP58等级防护是什么?

防水手机的设计

手机防水的设计虽然听上去简单,只需要加密封圈即可。但是实际的操作却绝非易事。如果想把一款手机做成防水手机,那么往往都是从手机整体出发,而不是仅仅对单个部件的特殊处理。

手机做防水,按键可以在硬胶的部件上做密封圈,或者做成软胶材质来进行自封闭,而无论哪种都要考虑受按压后的均匀密封能力;另一个难点是电池舱,大部分手机还是电池可插拔的,传统工艺所制造的后盖安装方式很难做到受压后密封均匀,因此做防水就要改成侧压密封,对于整个产品的模具精度要求就很高;至于各类开孔(充电、耳机)反而相对好处理,一个外置密封垫就能解决。

鉴于操作的复杂性,如何在防水功能性与手机制造成本间进行平衡,也就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防水手机对于实际生活的影响

虽然防水手机可以在水中依然保持工作,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防水并不意味着防蒸汽。考虑到水具有水面张力以及在高温下器具变形等因素,蒸汽往往成为了防水设备的真正克星。许多用户都带着自己的防水手机进入淋浴室使用,出来后才发现屏幕玻璃下有一层蒸汽无论如何也不能去除。因此,对于手机的防水功能,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

【科普扫盲】IP67/IP58等级防护是什么?

这种防水功能为用户带来的便捷之处,更多在于手机不小心落入水中、破小心将水泼溅到手机上、在室外环境使用手机突然遭遇暴雨等情况。如果你坚持想用Xperia Z2进行水下拍照也未尝不可,不过还是提醒您,IPXX等级更多是来自于实验室数据,在真实环境下还是要小心谨慎。

相关资讯
英特尔CEO陈立武在华投资引争议,特朗普施压辞职遭强硬拒绝

近期,围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政界刮起一阵强风。事件源于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本月5日致函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在华投资历史及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尖锐质疑,认为这可能危及英特尔获得的美国政府巨额补贴(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近80亿美元)所应承担的国家安全责任,尤其涉及敏感的“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国防芯片项目。此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国晶圆龙头企业二季度业绩强劲,产能利用率创新高

2025年8月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高两位数增长,并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内晶圆制造领域的高效运营,还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需求的稳健复苏。分析机构指出,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优化产线和扩产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设计革新显成效!三星Galaxy Z7系列全球热销,俄罗斯预售激增30%​

三星电子最新一代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甫一上市,即在全球多地区域引发显著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这一三星曾战略退出的关键市场,该系列的预售表现超出预期。行业分析机构透露,相较于前代产品,Z7系列在俄罗斯的预订量实现了约30%的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超薄设计、轻量化大幅改进的Galaxy Z Fold 7在俄预售中占据主导,份额高达约70%,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革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德州仪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涨价,中国芯片供应链加速重构

2025年8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对中国客户启动覆盖超6万款产品的价格调整,涨幅达10%-30%,远超6月仅3300款产品的定向调价规模。尽管官方通知生效日为8月15日,部分客户反馈新定价已于8月4日提前执行。此次涨价涵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通信设备全品类,其中41.3%的产品涨幅超30%,工业级数字隔离器和车规电源管理芯片(PMIC)成为重灾区,涨幅普遍超过25%。

罗姆加速SiC技术布局应对市场变局,2025财年Q1利润承压

2025财年第一季度,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面临严峻财务挑战:营收同比下滑1.8%至1162亿日元,营业利润暴跌84.6%至1.95亿日元。尽管净利润下滑14.3%,但公司成功结束连续三季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承压主因工业机械与汽车应用领域需求疲软(销售额分别下降5%和7%),叠加中国碳化硅(SiC)厂商的竞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