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4 阅读量:1044 来源: 发布人:
很多朋友对我回国创业很不理解,放着国外清新的空气不吸,非要挤在帝都吸雾霾,放着国外轻松的工作不做,非要回国创业。不知道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吗?难道仅仅就因为自己的野心吗?或者是为了赶可穿戴的潮流?
我从来不是一个安定的人,属于典型的“不作死,不会死”的那种人。在3G大规模布网后,突然对自己贡献了9年青春的行业失去了兴趣,放弃一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出国读书。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希望自己能在全世界飘着,领略不同风景和文化,毕竟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过程精彩就足够了。但是我发现我错了,我心中永远放不下自己的父母。
真正驱动我做这个老人智能监护系统的是我对父母的愧疚。以前给家打电话的时候,总是觉得和他们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特不耐烦,打个10分钟就想挂电话。出国读书时,母亲生病了,为了不让我分心,联合家里的人瞒了我整整两年,直到我在电话中终于嗅出了家中的变化,在我的追问下,他们才告诉我实情。
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父亲计算了一下,从18岁开始在外地上大学,这近20年来一共在家陪父母的时间也就200多天。听到这个数字,我感到相当的沉重和自责,就像是一根针插进了胸口。
对于在远方的游子来说,一年里面也许只有春节期间,才赶回家见上父母一面。平时他们生病没人照顾,打电话给子女的时候口径一致的说“我还好”,难道处在远方的我们真的能完全相信吗?
现在的我只希望自己能够把产品打造好,借助它来了解父母一些真实状况,比如说知道父母的日常作息、运动量。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借助它来知道父母的位置,提供沟通质量和及时的救助。很多人说这很简单,给父母的手机装给App就行了。可是父母的眼镜早就老花了,也不习惯操作现在的触摸屏,在紧急的情况下根本就来不及启动App报警。因此我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一个简答易用、符合老人习惯的硬件终端。
做硬件产品永远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给老人做硬件产品就更难,每个细节都要考虑清楚。体积大了老人不方便携带,而太小了技术又实现不了。我们选器件,选材料,做仿真,1毫米,1毫米地减小体积,终于达到了一个相对能够接受的程度。为了降低它对老人的辐射,我们仔细评估了GSM和CDMA两个通信标准,最终选择了超低辐射同时网络覆盖范围还不错的CDMA网络。而为了进一步降低辐射,我们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天线都试了一遍,没有一个可以达到标准,最后花了两个月时间自己设计了一款天线,效率极大提高,把设备真正的做到绿色,不用担心辐射对老人身体的影响。
我们清楚老人会经常忘记给设备充电,为了把待机时间由原来的3天提高到7天,我们熬过了不知道多少个通宵。就在产品快要定型的时候,突然发现产品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声音不够大,老人可能听不清楚大家又从头再来,终于把设备音量提高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每天都是在不断推倒原有设计,重新设计,不断精化细节的过程中度过。现在产品算是研发成功了,很快就会推出市场。不过这仅仅是一小步,未来我们将建立起专门针对老人的整套智能家居产品系统,包括电子相框,电子药瓶等,让子女更加了解老人的衣食住行;同时系统中将集成血压计,血糖仪和心电监测等家用身体医疗产品,让外地的子女也能够时刻了解父母的身体状态,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向子女和老人提供健康建议。
虽然我们还仅仅是一个初创公司,但是我坚信自己的执着,去把这些目标逐个实现。
近期,围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政界刮起一阵强风。事件源于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本月5日致函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在华投资历史及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尖锐质疑,认为这可能危及英特尔获得的美国政府巨额补贴(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近80亿美元)所应承担的国家安全责任,尤其涉及敏感的“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国防芯片项目。此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5年8月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高两位数增长,并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内晶圆制造领域的高效运营,还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需求的稳健复苏。分析机构指出,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优化产线和扩产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星电子最新一代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甫一上市,即在全球多地区域引发显著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这一三星曾战略退出的关键市场,该系列的预售表现超出预期。行业分析机构透露,相较于前代产品,Z7系列在俄罗斯的预订量实现了约30%的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超薄设计、轻量化大幅改进的Galaxy Z Fold 7在俄预售中占据主导,份额高达约70%,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革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2025年8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对中国客户启动覆盖超6万款产品的价格调整,涨幅达10%-30%,远超6月仅3300款产品的定向调价规模。尽管官方通知生效日为8月15日,部分客户反馈新定价已于8月4日提前执行。此次涨价涵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通信设备全品类,其中41.3%的产品涨幅超30%,工业级数字隔离器和车规电源管理芯片(PMIC)成为重灾区,涨幅普遍超过25%。
2025财年第一季度,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面临严峻财务挑战:营收同比下滑1.8%至1162亿日元,营业利润暴跌84.6%至1.95亿日元。尽管净利润下滑14.3%,但公司成功结束连续三季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承压主因工业机械与汽车应用领域需求疲软(销售额分别下降5%和7%),叠加中国碳化硅(SiC)厂商的竞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