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是否缩水?49元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发布时间:2014-03-6 阅读量:364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已经在推出一段时间了,相信不少朋友已经拿到这款“缩水版”小米移动电源。这款“缩水版”小米移动电源因容量减少一半,价格也相应减至49元。此前我们已经分享了10400mAh小米电源详细的拆解,无论是外表做工还是内部用料都值得认可,那么现在“缩水版”小米移动电源又将是怎么样?下面我们就来拆拆看……

 拆解对比:
拆解揭露69元10400mAh小米移动电源里的秘密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小米移动电源拆解开始:

一:先用橇棒把顶部的盖子橇开,胶盖子是卡扣加双面胶,很容易橇开。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二:盖子橇开后,可以发现这电源跟10400mAh的移动电源不一样,顶部没有螺丝。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三:顶部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只好转战底部,底部盖子也是卡扣加双面胶,用力就可以搞开。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四:打开底部的盖子后,两边各有一个小孔,里面有螺丝(下图红圈处)。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五:拆下来的两颗螺丝。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六:拆掉螺丝后,从顶部可以拉出机芯。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七:去掉外壳之后,可以看到两个18650电池和一块电路板。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八:为了更清楚看到核心,再拆掉主板电池的托架。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九:翻过来,可以看到电芯电芯同样是来自LG的LGABB41865电芯,电芯外层使用了独立塑料件来固定,对电芯的保护要优于10400mAh款。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十:跟10400mAh电源一样,5200mAh的也带有温度探测装置,确保了移动电源能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不用担心会爆炸的问题。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十一:PCB背面,同样有2颗6Pin的MOS属于电芯保护电路。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十二:PCB正面,2颗6Pin MOS用于放电,电源主控是ABOV 97F1204SMBN,电源管理IC为BQ24295。小米5200mAh移动电源和10400mAh款一样使用了现代ABOV 97F1204SMBN MCU,SOP16封装,13年48周产,非常新鲜,具有电压及温度检测功能,同样这里也仅用于显示电量。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十三:18650电池的标识。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十四:拆解全家福。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十五:重新组装完毕。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内部是否缩水?5200mAh小米移动电源拆拆看

总结:

相对于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5200mAh款移动电源把电源管理IC从TI BQ24195换成了BQ24295,这同样是一颗单节锂离子电芯充放电管理IC,24VQFN封装。 区别就在于最高支持到3A的充电电流,比起BQ24195的4.5A充电电流略小。相对于来说,包裹电芯的塑料部件占用了比较大的空间,所以它的能量密度比应该没有10400mAh款那么高。不过它的内部构造还是相当巧妙的。

 拆解对比:
拆解揭露69元10400mAh小米移动电源里的秘密

相关资讯
英特尔CEO陈立武在华投资引争议,特朗普施压辞职遭强硬拒绝

近期,围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政界刮起一阵强风。事件源于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本月5日致函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在华投资历史及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尖锐质疑,认为这可能危及英特尔获得的美国政府巨额补贴(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近80亿美元)所应承担的国家安全责任,尤其涉及敏感的“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国防芯片项目。此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国晶圆龙头企业二季度业绩强劲,产能利用率创新高

2025年8月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高两位数增长,并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内晶圆制造领域的高效运营,还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需求的稳健复苏。分析机构指出,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优化产线和扩产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设计革新显成效!三星Galaxy Z7系列全球热销,俄罗斯预售激增30%​

三星电子最新一代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甫一上市,即在全球多地区域引发显著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这一三星曾战略退出的关键市场,该系列的预售表现超出预期。行业分析机构透露,相较于前代产品,Z7系列在俄罗斯的预订量实现了约30%的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超薄设计、轻量化大幅改进的Galaxy Z Fold 7在俄预售中占据主导,份额高达约70%,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革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德州仪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涨价,中国芯片供应链加速重构

2025年8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对中国客户启动覆盖超6万款产品的价格调整,涨幅达10%-30%,远超6月仅3300款产品的定向调价规模。尽管官方通知生效日为8月15日,部分客户反馈新定价已于8月4日提前执行。此次涨价涵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通信设备全品类,其中41.3%的产品涨幅超30%,工业级数字隔离器和车规电源管理芯片(PMIC)成为重灾区,涨幅普遍超过25%。

罗姆加速SiC技术布局应对市场变局,2025财年Q1利润承压

2025财年第一季度,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面临严峻财务挑战:营收同比下滑1.8%至1162亿日元,营业利润暴跌84.6%至1.95亿日元。尽管净利润下滑14.3%,但公司成功结束连续三季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承压主因工业机械与汽车应用领域需求疲软(销售额分别下降5%和7%),叠加中国碳化硅(SiC)厂商的竞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