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热门应用方案 与顶尖开发者面对面
—2014智能家居、可穿戴与无线互联开发者论坛即将开幕

发布时间:2014-04-9 阅读量:1103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我爱方案网将于4月10日开始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2014智能家居、可穿戴与无线互联方案暨开发者论坛现场活动。在智能硬件潮流中,很多厂商纷纷加入了可穿戴、智能家居等领域,在与会期间专家将与您现场互动,直击智能硬件行业最新发展趋势。我爱方案网将进行全程报道,敬请期待。

电子产品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是全球智能化电子产品生产和应用的中心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联网设备等。越来越多的设计活动在中国进行,使得中国设计开发者面临史无前例的发展和创新机遇,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

为推动设计工程师的创新,弘扬设计原创,我爱方案网(www.52solution.com)整合网络和现场活动的资源,针对热点行业应用,在第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上推出2014智能家居、可穿戴与无线互联方案展暨开发者论坛。

活动将于4月10日开始,持续三天,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活动详情链接:http://www.52solution.com/html/14szForum_index

精彩看点预览

4月10日将举行“我爱方案秀专场”活动,期间穿插了ARM有奖互动环节,另外由IC 咖啡发起人,KT人才咨询公司总裁:胡运旺,为大家分享创业多年经验,对于工程师与职业经理人是一次不错的职场交流机会。

4月11日上午举行“我爱方案秀无线互联技术主题演讲”。去年开始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等新概念已经逐渐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聊天话题,从技术上来说,无线技术似乎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智能产品的设计中。如今wifi、BLE和zigbee占据了无线市场的绝大部分江山,那么三者在行业应用上表现出哪些差异化?未来无线市场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深圳信驰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何蜀宁、深圳芯海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林俊盛等专家将为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观点。

4月12日将举行“我爱方案秀可穿戴主题论坛”现场活动,我爱方案网在去年12月份举行过智能手表技术交流会,并出了相关的专题报道。有人说可穿戴行业在2014年将出现转折,也有人不看好这个领域,在这个备受争议的领域,我们来看看从事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厂商们是怎么看待这个行业的。每一个行业总有一些先驱者去尝试,面对可穿戴不成熟的市场,可穿戴厂商们何去何从?

在智能化的潮流中,智能家居、可穿戴和无线技术贯穿了整个领域,这是一场技术交流盛宴,在这里,我们一起展望深圳智能硬件的发展和未来。

历届精彩回顾


1

2

3
相关资讯
国产半导体里程碑:中芯12英寸晶圆营收占比达76.1%

中芯国际(SMIC)于2025年8月7日公布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本季实现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2%,超出市场预期。综合上半年数据,公司累计营收达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延续了2025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

网络安全警报:戴尔企业级笔电曝关键芯片漏洞 企业用户亟需紧急修补​

戴尔科技集团于8月7日发布高危安全警报(公告编号DSA-2025-053),确认其Precision移动工作站及Latitude商务笔记本产品线存在严重芯片级安全缺陷。此次漏洞源自博通BCM5820X安全协处理器的ControlVault3功能模块,该模块本用于加密存储生物特征、系统凭证等敏感数据。

行业观察:全球显示器市场2025年需求预测下调2.3%​

最新行业研究数据表明,美国实施的关税政策将对全球显示器产业链产生深远的系统性影响。市场分析机构Omdia近日下调了2025年全球显示器需求增长预期,预计需求量将较之前预测下降2.3个百分点。这一调整主要归因于关税导致的供应链重构和制造成本上升,进而抑制了终端消费市场的需求弹性。

华虹半导体Q2业绩全面报捷 12英寸产能与新兴应用驱动高质量增长

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01347.HK)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交出了一份营收利润双增、营运效率显著提升的成绩单。本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66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攀升18.3%,环比上季度增长4.6%;归母净利润800万美元,同比劲增19.2%,环比增幅更是高达112.1%;基本每股盈利0.005美元,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修复态势。

特斯拉Dojo 3芯片供应链大变革:三星代工,英特尔封装,台积电出局​

全球电动汽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特斯拉,正在对其支撑自动驾驶技术核心的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进行重大供应链调整。据韩国权威媒体ZDnet Korea及多方行业消息证实,特斯拉已决定在第三代Dojo(Dojo 3)芯片的生产上,结束与台积电的独家合作模式,转而引入三星电子和英特尔,构建一套创新的“双轨制”供应链体系。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半导体产业合作模式的重要突破,更可能深刻影响未来AI芯片制造与封装的技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