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深圳山寨圈很艰难,平板电脑利润只有5元?

发布时间:2014-04-28 阅读量:7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相信平板电脑的行业内人士都知道,现在平板电脑的利润越来越低。在2014香港春季电子展中,就有业内人士爆出猛料:平板电脑利润只有5元,这令众多的深圳山寨厂商们痛心疾首,他们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穿戴只是概念?

“可穿戴若成功,需要在设计、能耗、功用之间取得平衡。”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Misfit Wearables公司CEO、创始人Sonny Vu正对着台下数百位制造商和采购商娓娓说道。这是球资源2014年香港春季电子展上的一幕。

“我们这一届的开幕主题演讲聚焦于2014年行业主流趋势之一的可穿戴技术。”环球资源展览部总裁黄谭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Sonny Vu和英特尔副总裁Jesse Fang等针对可穿戴市场的分享,让深圳制造企业看到了新的机会。

据黄谭伟透露,目前深圳企业数量占据环球资源电子展参展商数量接近60%。

“可穿戴的概念很火,但目前市场还没有量。”深圳市泰瑞德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毛胜军对记者表示,火了三年的平板电脑市场目前接近利润崩盘,而被认为是“the next big thing”的可穿戴和智能家居等尚难当大任,深圳山寨圈目前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

平板利润崩盘

“现在一台平板电脑的出货价最低可以做到180元,利润只有5元。”毛胜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平板电脑一度是深圳中小制造企业继山寨手机后找到的一个香饽饽,但目前这个市场已经味同嚼蜡。

五年前,在深圳积累了人脉、供应链等资源的毛胜军开始创业,其创立的泰瑞德主要从事车载导航业务,目前年销售额在一两亿元区间。

毛胜军表示,深圳电子制造业的最大优势是配套齐全,上游元器件、方案商、渠道等都不是问题,“只要有订单,就有利润”。

2012年看到其他企业做平板电脑红红火火,毛胜军也分出一部分团队切入进来。当时,由于上游芯片尚不完全成熟,需要进行一定的配套开发,平板电脑市场尚有一定门槛,同时,市场在苹果iPad的带动下需求很大,“我们多的时候一个月能生产一万多台,每台的利润有六七十元。”

随着全志、瑞芯微等国产芯片的成熟,平板电脑的技术门槛迅速降低,大量厂商蜂拥而入,价格战如约而至。

深圳市蓝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俞发兴对记者表示,目前深圳平板电脑圈规模最大的一年可以做500万-600万台,主要是给海外市场做定制,依靠低成本出货和快速周转,才有一些利润。

但是,中小厂商的淘汰赛已经开始,“那些规模在几十万台和十几万台的厂商已经有很大的生存压力。未来平板电脑一定会形成像PC市场那样的寡头格局”。俞发兴说道。

毛胜军亦对记者表示,面对几无利润的现状,其对平板电脑这块业务的对策是收缩工厂,“只养工程师,不养工人”,有了订单才去找方案和产能,所谓工程师的任务也不是研发,而主要是对代工厂的产品进行测试、验收。
 

芯片厂商激战

在毛胜军看来,深圳平板电脑产业的勃兴得益于上游芯片商的价格战,但芯片价格战同时也让下游终端企业面临利润困境。与此同时,芯片企业自身在价格战中亦无法置身事外。

毛胜军向记者透露,三年前,一颗平板电脑芯片可以卖十几美金,而现在已经下滑到5美金,有些国产芯片甚至只有3美金,“他们的投片成本却不低,甚至是翻番”。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说苹果开创了平板电脑蓝海,而全志则开创了深圳平板电脑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高潮。这家位于珠海的芯片设计企业于2011年底推出的一款名为A10的芯片,让中低端平板电脑成为一个在体验上可以让用户接受的数码产品。

2012年,全志推出下一代产品A13,并发起价格战,将其价格大幅下滑至5美金。另一家国产芯片厂商瑞芯微一面应战,一面在相对高端的双核、四核产品上发力,并占据先机。

截至目前,在平板电脑市场(不计苹果和三星)芯片市场,全志与瑞芯微呈现双雄争霸的局面。

尽管平板电脑芯片价格和毛利率均不断下滑,但对于芯片厂商来说,年出货量超过2亿且仍处于快速增长的平板电脑市场,仍然是一块难以放弃的蛋糕。

在智能手机市场顺风顺水的联发科,就是一个重要抢食者。而带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则被认为是联发科可以发挥优势的市场。根据业界一项关于安卓平板芯片供应商的统计,2013年,全志、瑞芯微的出货量分别为4600万片和4000万片,联发科的出货量亦达2100万片。

毛胜军认为,联发科有手机业的沉淀,与ARM公司的合作相对更有深度,在平板电脑市场具备成长性,但从目前来看,联发科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研发投入滞后,且节奏掌握不当。

英特尔是另一个虎视眈眈者。这家一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捉襟见肘的芯片巨头,希望在平板电脑上扳回一局。

深圳市蓝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俞发兴表示,英特尔的芯片在性能上有优势。

同时,相较之前,英特尔不仅放低了身段,而且推出了“CTE计划”(中国平板技术生态系统),目的是把英特尔平板芯片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国化,以适应国内市场的节奏。“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英特尔会给予合作伙伴市场推广、渠道、研发等方面的一系列支持。”俞发兴对记者说。

毛胜军认为,2014年,随着联发科、英特尔的大举入侵,整个平板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更多中小企业会退出市场,但目前可穿戴等市场还不够成熟,“一些企业的日子会比较难过”。

黄谭伟对记者表示,本届环球资源香港电子展共有4200个展位,其中,可穿戴参展商仅有八九家。

“深圳可穿戴市场的成熟,可能还要等国产芯片的成熟以及价格战,从而进入下一个循环。”毛胜军说。

相关资讯
电视面板8月价格走势分化 中小尺寸止跌大尺寸跌幅收窄​

根据集邦科技(TrendForce)8月5日发布的最新面板价格数据,持续下跌近半年的电视面板市场在8月上旬迎来关键转折点。数据显示:32英寸、43英寸及50英寸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在本月上旬结束连续6个月的跌势,正式止跌回稳!而大尺寸面板(55英寸、65英寸、75英寸)虽然延续跌势,但跌幅已明显收敛至约1美元。

鸿海7月营收创新高,AI与消费电子驱动同比增长7.25%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于8月5日正式发布2024年7月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合并营业收入为6138.6亿元新台币,相比6月实现了13.6%的月度提升,较2023年同期增长7.25%,创下历年7月的最高纪录。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受到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产品的持续需求驱动,同时电脑终端设备与消费智能产品的市场热度同步上升,推动整体业绩超预期发展。管理层预计,随着运营环境优化,第三季度业绩将超越第二季度表现。

全球首创"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合肥亮相,破解工业柔性制造难题

8月5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与西安交通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全球首创"一脑多态"架构人形机器人凌枢(LingShu)。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性产品,该机器人在跨场景集群协同作业领域实现技术革新,标志着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进入新阶段。

芯联集成2025年中业绩:毛利由负转正,AI与新能源双轮驱动新增长

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渐显复苏势头,芯联集成(UMC)于2025年中交出的成绩单显著超越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21.3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尤为亮眼的是,公司首次在第二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实现单季度盈利突破;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跃升7.79个百分点至3.54%,标志着其经营质量迎来根本性拐点。这份成绩既源于公司精准的战略执行,更深刻映射了全球新能源产业持续爆发与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激增的时代红利。

英伟达官方声明:芯片无后门设计符合全球安全标准

针对中国网信办约谈事件,英伟达于8月6日发布正式声明,否认其H20算力芯片存在任何形式的"后门程序"或"终止开关"。公司明确表示,其芯片设计严格遵循全球安全标准,不具备远程访问或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