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入侵太阳能,组合照明技术的能量转换方案

发布时间:2014-04-29 阅读量:110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作为新能源,太阳能的应用最为广泛的莫过于太阳能热水器,其价值并没有开发出来。而身为照明行业的未来领导者LED,正在寻求各种技术突破。若将两者合而为一,实现太阳能LED照明,这将是一项重大历史变革!

技术背景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这进而有助于提升最终应用的性能。对于同时采用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如太阳能照明应用),这两大核心技术的进步将大大增强改善最终应用性能的潜力。不过,太阳能照明解决方案制造商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能够快速且经济高效地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最大程度发挥系统性能的其中一个办法是利用能量转换策略。借助坚实的能量转换策略,用户能够快速开发与部署充分利用最新技术的解决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将检视组件,开发系统,并介绍一种分析系统特性的高级方法。

太阳能照明的示例不胜枚举。无论是在电网不稳定的地区使用太阳能台灯作为夜间阅读的照明灯,还是对公共街道照明进行全面部署,对太阳/LED照明组合系统的需求都具有多样性、接受度高及全球化的特点。唯一不同之处仅在于最终应用的需求规模(阅读与一般照明的要求截然不同)。

所有此类系统的核心组件均包括:i) 太阳能电池;ii) 电池;iii) LED。如果采用更广义的描述,这些组件分别为:太阳能采集器(太阳能电池)、储能装置(电池)以及耗能装置(LED)。虽然这并不十分准确,但有助于突出分析的灵活性。图1a给出了最基本的系统配置。

两种系统配置

图1 两种系统配置

不过,为使这种方案生效,每个组件的特性必须彼此兼容。对于本例而言,这意味着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电流特性必须与电池的充电曲线匹配,电池的放电曲线必须满足LED的驱动要求。我们很快发现,图1(a)中的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组件概述

回顾一下每个组件的性能特性,如图2(a到d)所示的伏安特性,我们发现,尽管可以在有限的配置集中使这些组件的特性相互接近,但几乎无法保证能达到合理的性能水平。我们很快发现,太阳能电池的电压(单片电池)最高为1V左右,而NiMH电池的工作电压介于0.9V与1.4V之间,而且虽然LED的正向电压通常高于3V,但需要恒流源。此外,NiMH电池为延长使用寿命,还有一些特殊的充电要求。

虽然可以开发相应系统直接连接所有组件,但应清楚,这种配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会对系统整体效率与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组件伏安特性以及驱动要求

图2:组件伏安特性以及驱动要求

要打破这些限制,我们可以看一下图1(b)所示的备选系统图。此系统配置在三大核心组件之间分别添加了电力电子接口,可大幅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并且可以优化系统的整体性能。在此配置中,单片机并非必不可少。可以采用独立的电池充电器集成电路(IC)来满足NiMH充电曲线的要求,与此类似,可以采用 LED驱动器IC将电池电压转换为恒流源。

但这种配置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缺点。

第一,灵活性受到限制。所选器件的工作范围很可能比较窄,这会限制它们响应系统变化或客户需求的能力。例如,如果太阳能电池的配置发生变化,就需要更换电池充电IC。如果储能技术或配置发生变化,就很可能需要同时更换电池充电IC和LED驱动器IC。最后,如果LED的类型或配置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配置LED驱动器IC。考虑到这些技术的革新速度,唯有灵活性达到标准才能更快地响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单片机的使用将能增强系统以致整个解决方案的灵活性。此时,如果硬件变化大,将并不需要重新进行大量的设计与验证工作,因为大部分的变化都能够在单片机内部实现。

第二个缺点体现在系统优化组件方面。通用的电池充电IC虽然很容易获得,但却很难找到包含最大峰值功率跟踪(MPPT)算法的电池充电IC,以最大程度输出太阳能电池的电量。离散型解决方案难以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

建议的实现方案

要突破定制解决方案的限制,可以在系统中引入单片机,这样设计人员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各核心组件的增强性能,还可重复使用基本架构。图3给出了建议的实现方案。

基于MCU的建议架构

图3:基于MCU的建议架构

图3所示的实现方案有三大优势。

第一,可方便快速地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此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四个主要系统:LED、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电力电子器件。如上文所述,应对电池充电曲线加以控制,以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而整体充电效率还与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有关。将MPPT曲线整合到能量转换算法中可以提高太阳能à电能转换的总效率,在实现充电目标的同时,最终还能减小太阳能电池组的尺寸。

这会影响产品外形,设计人员因此有机会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同样,目标应用可能将灯光的质量确定为关键特性,如同用于阅读的应用那样。灯光质量取决于电流波形,这或许是对LED驱动电流有严格的容差要求,或许是要求包括调光功能。采用建议的实现方案,设计工程师可对组件效率以致系统整体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的方方面面进行优化。

第二,该架构完全可扩展并可支持较宽的功率范围。用于阅读照明的便携式小巧台灯可以有一个太阳能电池、现成的NiMH充电电池以及几个驱动电流为 20-75 mA的LED。该设计仅需更换一些功率传输组件(包括现成的功率MOSFET和变压器),便可快速调整功率额定值,从而满足商业和公共安全照明的需求。例如,可增加太阳能电池的数量,用定制的电池组替代现成的NiMH电池,使用驱动电流为350 mA以上的高光强大电流LED。

第三大优势是平台的灵活性,设计人员可根据核心技术、用户需求或用户行为的变化快速进行调整。例如,可快速采用升级的太阳能电池或具有特殊驱动要求的新LED,从而加快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利用客户在使用这些产品过程中提出的反馈,还可能催生其他非核心功能的需求,例如通信(如串口转无线接口等)以及预测性诊断功能。因此,该解决方案不仅能够根据变化条件进行调整以及优化性能,还能够告知用户自身的相对健康状况并预测何时需要维护。

结论

如同大多数新兴技术那样,我们并不总是能确定其发展方向。但两种新兴技术(如PV太阳能电池和LED)一旦融合基于单片机的功率转换器方案的灵活性,就必定能快速实现应用改善,满足客户的需求。
相关资讯
鸿海7月营收创新高,AI与消费电子驱动同比增长7.25%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于8月5日正式发布2024年7月财务数据。数据显示,当月合并营业收入为6138.6亿元新台币,相比6月实现了13.6%的月度提升,较2023年同期增长7.25%,创下历年7月的最高纪录。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受到人工智能(AI)领域相关产品的持续需求驱动,同时电脑终端设备与消费智能产品的市场热度同步上升,推动整体业绩超预期发展。管理层预计,随着运营环境优化,第三季度业绩将超越第二季度表现。

全球首创"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合肥亮相,破解工业柔性制造难题

8月5日,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与西安交通大学具身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全球首创"一脑多态"架构人形机器人凌枢(LingShu)。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突破性产品,该机器人在跨场景集群协同作业领域实现技术革新,标志着工业场景智能化应用进入新阶段。

芯联集成2025年中业绩:毛利由负转正,AI与新能源双轮驱动新增长

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渐显复苏势头,芯联集成(UMC)于2025年中交出的成绩单显著超越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21.3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尤为亮眼的是,公司首次在第二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实现单季度盈利突破;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跃升7.79个百分点至3.54%,标志着其经营质量迎来根本性拐点。这份成绩既源于公司精准的战略执行,更深刻映射了全球新能源产业持续爆发与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激增的时代红利。

英伟达官方声明:芯片无后门设计符合全球安全标准

针对中国网信办约谈事件,英伟达于8月6日发布正式声明,否认其H20算力芯片存在任何形式的"后门程序"或"终止开关"。公司明确表示,其芯片设计严格遵循全球安全标准,不具备远程访问或控制功能。

DigiKey 库存再扩容:第二季度引入百余新伙伴,超三万新品即日可达

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2025年07月30日 – 全球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领导者 DigiKey,宣布其2025年第二季度产品阵容迎来创纪录扩张。通过其核心平台 DigiKey 商城和 DigiKey 代发服务,DigiKey 成功引进了127家全新供应商,并为其庞大的现货库存新增了超过 32,000 款即订即发的新产品。此次大规模扩充使得 DigiKey 平台可供选择的产品种类总数攀升至超过1650万种,持续巩固其提供业内最广泛元器件选择及即时交付能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