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谷歌 三星Gear Glass智能眼镜9月面世

发布时间:2014-05-16 阅读量:701 来源: 发布人:

【导读】外煤报道,三星将在今年9月份的柏林消费类电子展(IFA)上,推出搭载Tizen系统的Gear Glass,与这款产品一起亮相的还有Galaxy Note 4。目前三星已有两款搭载Tizen系统的智能手表Gear 2和Gear 2 Neo。与这款产品一起亮相的还有Galaxy Note 4。

三星一位合伙人称:“我们此前已经推出了智能手表,并且有足够多的专利和技术来支持我们推出可穿戴设备。去年9月份,我们推出Galaxy Gear标志公司正式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而在今年9月份我们将继续介绍Gear Glass。”与Galaxy Gear智能手表类似,Gear Glass可以连接至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据报道,去年秋季,三星在韩国注册了一项智能眼镜技术的设计专利,三星还通过美国专利法协会获得了一项类似的专利。这表明,为了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一款全新的可穿戴设备,三星表现的很谨慎。

 三星Gear Glass智能眼镜
网传Gear Glass模型

从上面图片可以看出,Galaxy Glass的左侧镜片上方有一个摄像头,在外观上采用蓝牙耳机+平视显示器的形式,而非一整副眼镜外形的产品。据早前曝光的三星专利文件显示,三星智能眼镜产品采用了单耳架的固定方式,即该眼睛只能向蓝牙耳机一样佩戴在一只耳朵上。此外,Gear Glass与Galaxy Gear智能手表类似,可以连接至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

近期,三星还发起了Tizen Gear应用挑战赛,为开发者准备了总额达125万美元的大奖,希望有能力的开发者能把目光转向Tizen平台。而下个月在旧金山举行的Tizen开发者大会上,三星还将把Gear 2智能手表免费提供给开发者,这无疑有益于Tizen智能手表生态系统的发展。

在今年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爱普生展示了最新的Moverio智能眼镜,这款产品的零售价为700美元,不到Google Glass的一半。而谷歌本周也宣布,Google Glass也会在美国开放销售。目前很多厂家都在可穿戴产品上发力,但这些产品并未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可穿戴设备要想成为像智能手机一样的消费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关资讯
26米长距传输+全产业链国产化,豪威发布车规级SerDes芯片组

2025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豪威集团(OmniVision)正式发布OTX9211/OTX9342车载SerDes芯片组。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2Gbps高速视频传输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车企及Tier1供应商认证,预计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及ADAS系统的视频传输场景。

电感龙头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与AI服务器双轮驱动,一季度净利增37%

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RISC-V+AI双引擎驱动,北京君正加速布局智能终端市场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低谷,2025年被视为市场复苏的关键拐点。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凭借其“计算+存储+模拟”的技术战略,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穿戴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产品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战略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君正在行业复苏期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体积缩小37.7%!看LM-R2S系列如何重塑工业电源格局

根据金升阳官方技术白皮书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LM-R2S系列机壳开关电源通过8项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了工业供电设备在功率密度、环境耐受性及能效表现的三维突破。作为LM-R2系列的迭代产品,该系列解决了传统工业电源在设备小型化与复杂工况适配性之间的矛盾,为智能制造升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供电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