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未来需要怎样的平台?

发布时间:2014-08-4 阅读量:79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如今,烂大街的各类手环其功能看起来有些鸡肋:简单的记录行走时长、路程,规划饮食,检测睡眠等等。以 Jawbone Up 手环为例,也许一个 MotionX 这种 App 就能完全胜任,iPhone 5s 的 M7 协处理器也为这些功能打开了一扇窗,那么为何又要花费一千多元买一个看似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在移动设备已经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可穿戴设备一直是业界吹鼓的后生力量。随着 Google Glass 以及各类智能手环的相继问世,人们似乎已经望到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春天。苹果在今年的 WWDC 上宣布了 HealthKit 用来收集分析用户的健康数据,而 Google 在今年的 I/O 大会上也正式推出了智能手表平台 Android Wear,并将要发布三款搭载 Android Wear 系统的智能手表。这些新的平台搭配其各自的生态土壤,引起了对未来可穿戴设备平台的无限憧憬与思考。
 
更无缝的交互
 

 
如今,烂大街的各类手环其功能看起来有些鸡肋:简单的记录行走时长、路程,规划饮食,检测睡眠等等。以 Jawbone Up 手环为例,目前用到的功能也许一个 MotionX 这种 App 就能完全胜任,iPhone 5s 的 M7 协处理器也为这些功能打开了一扇窗,那么为何又要花费一千多元买一个看似华而不实的东西呢?剥开那些天花乱坠的宣传,绝大部分消费者对这些功能甚至一知半解,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对可穿戴设备的实用性做出新的质疑?
Google 在今年的 I/O 大会上正式推出了 Android Wear 平台,其实做的也是自家 Google Now 那些功能。在可穿戴设备上,语音将是首选的信息输入端,目前尚不清楚 Android Wear 对于语音识别的效果如何,但 Siri 走过的这几年来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位置功能显然也是 Android Wear 的关键,随着硬件的成熟,Android Wear 平台的设备很可能搭载独立的 GPS 模块,用来更精确的利用位置做一系列的功能及服务。
 
看似在于苹果「死磕」的 Android Wear 如果想要有出色的用户体验,这还需要更「智能」的交互,否则它会是一个累赘,可能当我们抬起手臂就可以点亮屏幕,在每个不同的运动场景会看到不同的数据等等,这些功能要让用户走向「健康之路」,除非有着过人的交互与更好的算法,才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站稳脚跟。
 
更友好的生态
 

 
可穿戴设备的平台如果变得封闭起来,那都会是「自寻死路」的做法,目前大多数手环产品都有相应的媒介来与手机或者其他设备同步使用。如何让可穿戴设备看起来更「有用」?看似简单的「有用」其实是个巨大的挑战,Galaxy Gear 这种败笔就是个很好的栗子,在一个良性循环的可穿戴平台里,优秀的定制软件变成了刚需,依托于 Android 平台,如何权衡好软件生态与智能手机的协同,这还要看 Google 为开发者给予了什么样的环境。
 
其实通过 Android Wear 的介绍我们知道在 Android Wear 上可以获取来自 Android 手机的应用通知,这意味着开发者要适配现有的 Apps 到 Android Wear 可穿戴设备的未来需要怎样的平台
平台上,也许在以后,通知将仅仅是个简单的功能,更多的利用生态间的协同工作,会是个无穷创意的实现空间。在时间上赶超苹果的 Google Wear 能否「死磕」过有着更高大全的苹果生态以及 HealthKit 这样的平台,未来会是什么景象,我们还得翘首以待。
 
更持久的用户粘性
 


 
可穿戴设备的形态是多元的,它不一定是只是手表,智能眼镜等,但要帮助用户建立起更好的硬件习惯,这将会是个挑战。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产品,如何督使人们养成使用可穿设备的习惯,不止步于「新鲜感」,还需要厂商对于产品的思考。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让可穿戴设备依赖于移动终端的生态系统,又不能与手机的功能重叠,还需要让可穿戴设备应当影响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从而建立起一定的用户粘性,这些挑战,将不紧紧涉及到软件,而更多的是厂商对于数据的利用与处理,以及对用户的心里分析。
 
刚刚起步的可穿戴设备平台,需要更多是完善软件生态以及做好产品功能的定位。如果说可穿戴设备会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则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
相关资讯
Diodes Q2财务报告:营收超预期增长,连续三季度同比上扬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

MACOM Q3营收同比激增32.3%,射频芯片龙头再创增长新高

美国射频半导体龙头企业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于8月7日正式公布截至2025年7月4日的第三财季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当季实现营收2.5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2.3%,创下近三年最高单季增速。

Microchip复苏计划成效显著:Q1营收环比增10.8%,库存大幅优化,AI/国防订单强劲

美国微芯科技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于8月7日发布了其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呈现显著复苏迹象,多项关键指标环比改善,并超出此前修订后的业绩指引。

产需趋向平衡!赛力斯7月新能源销量占比突破93%

8月8日,赛力斯集团(601127)公布2025年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尽管整体市场仍承压,集团在主力新能源汽车板块显现增长韧性,单月销量同比提升5.7%,而传统燃油车型业务持续收缩,反映出业务转型的深化推进。

INS1011SD + VGaN™:颠覆传统BMS的低边保护方案

在追求更高效率、更小体积和更低成本的电力电子系统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硅基(Si)功率器件,特别是在双向能量流动应用(如电池管理系统BMS)中常用的背靠背MOSFET方案,逐渐显现出性能瓶颈。氮化镓(VGaN™)器件凭借其卓越的开关速度、低导通电阻和更小的尺寸,成为理想的替代者。然而,充分发挥VGaN™的潜力需要与之高度匹配的专用驱动芯片。英诺赛科(Innoscience)作为全球领先的VGaN™ IDM厂商,推出全球首款100V低边驱动芯片INS1011SD,标志着“VGaN™+专用驱动”完整解决方案的成熟,为双向电力电子系统设计带来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