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无线协议之争:WiFi还是蓝牙?

发布时间:2014-08-7 阅读量:1648 来源: 发布人:

【导读】无线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家庭物联网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而家庭自动化(智能家居)更是成为先进无线技术的竞技场。蓝牙和Wifi这两个小伙伴的竞争也从短距离无线通讯领域蔓延至智能家居领域,宛若一场虐恋。

智能家居之蓝牙技术

相对于WiFi近年如火如荼覆盖大江南北的势头,蓝牙似乎显得有些落寞。其实大概在四五年前,WiFi远没现在普及,蓝牙依旧是手机 之间文件传输的主要方式。记得当年笔者在诺基亚S60时代,用蓝牙跟朋友之间传输一张照片、一首音乐是非常常见的事,而且蓝牙本身传输速度也很快,使用起 来也比较方便,基本上不受环境影响,只要两部设备具有蓝牙功能即可连接,所以被人们广泛使用。

智能家居之蓝牙技术

蓝 牙是一种点对点、短距离的通讯方式,主要用在移动设备或较短距离间传输,在可移动设备中应用较广,像手机、耳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都支持蓝牙功能。除此 之外,蓝牙设备体积小易于携带,所以在智能家居领域蓝牙技术比较适合一些近距离私人使用的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秤等。

手环类穿戴设备一般都是通过蓝牙同步数据
手环类穿戴设备一般都是通过蓝牙同步数据

但 是相对于WiFi,蓝牙的劣势也是很明显。传输距离过短,安全性、抗干扰能力不够,所以可能会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另外但由于其传输距离较短,所网络承载 能力相对低,因此并不适合组建庞大的家庭网络,只适合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适用范围上比较有局限性,况且目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只要处在WiFi环境 下即可通过APP即可传输文件,而且不受距离的限制,所以蓝牙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小。
 

智能家居之WiFi技术

谈起WiFi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它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也是最为普及的一种网络连接方式,一般来说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会铺设无线网络来使用手中的移动设备。

智能家居之WiFi技术

WiFi的优势在于传输速度快,可以达到11mbps;覆盖范围广,半径则可达100米。在我们常见家庭智能硬件中,像电视盒子、音箱等采用的便是这种连接方式,主要是因为其速度传输快。除此之外,像是一些照明系统、插座等也是采用的WiFi连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WiFi连接智能家居设备,用来控制智能灯泡调节灯光明暗度,控制房门以及家电的开闭。这些功能则是利用了WiFi可以在远程控制、智能遥控的特点。

智能家居之WiFi技术

虽然WiFi连接如此方便,但是它也有一个比较大的隐患,那就是安全性。因为WiFi采用的是射频技术,通过空气发送和接收数据,使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信号,所以数据包在传送的过程中都可以被外界检测或接收,即便是经过加密后传输,在数据包足够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被破解。

蓝牙与Wifi互补融合是未来

随着我们手中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WiFi跟蓝牙这两种技术也逐渐从竞争走向融合。毕竟两者的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蓝牙适合设备间近距离小容量的数据传输,像智能手环这类设备就非常适合通过蓝牙来同步数据,毕竟手环是要随身而行,而且不一定任何环境都有WiFi。不过遇到一些大容量数据传输以及远距离遥控的情况,就得使用WiFi了。


因此从上面看来,WiFi跟蓝牙在使用场合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且目前这两种技术也在不停的相互学习、融合。这些无线设备将形成不同组合,从而满足智能家庭生态的各种不同需求。毕竟只有技术上优劣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更好地支持智能家居的发展。
相关资讯
全球服务器市场供应链动态及季度趋势解读

在宏观经济环境波动背景下,全球服务器产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据DIGITIMES Research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实现1.8%的环比增长,这一反常的季度正增长主要源于供应链端的主动避险策略。美国近期针对多国产品实施的差异化关税政策触发产业链积极响应,部分ODM厂商通过前置采购窗口期优化库存策略,尤其是针对AI服务器等高价值产品的备货积极性显著提升。

AMTS带你探秘上海车展:AI、智能座舱、智能底盘、驾控超级大脑……还有更多汽车黑科技!

作为汽车技术与工程行业盛会,AMTS受邀参加上海车展,探寻行业热点与未来趋势。来跟随AMTS的脚步,一起看看汽车领域在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多维度的全新突破与变革。

涨价,清库存,转移产能……面对关税冲击,车企们都这样做

鸿蒙座舱正式启动基于HarmonyOS NEXT的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应用先行者开发计划

华为、地平线、大众、东风、起亚等引领汽车技术变革, 来AMTS 2025了解更多未来汽车开发解决方案!

鸿蒙座舱正式启动基于HarmonyOS NEXT的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应用先行者开发计划

高可靠+低功耗:虹扬SOT23封装ESD二极管领跑车规级防护市场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加速,车载系统对ESD(静电放电)防护的要求日益严苛。虹扬电子推出的车规级ESD保护二极管AH05C325V0L,采用SOT23封装,符合AEC-Q101标准,专为CAN总线、车身控制单元(BCU)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场景设计。其核心特性包括80W浪涌吸收能力、5V反向工作电压、单向电流设计,以及低漏电流和高抗静电能力(±30kV接触放电),为敏感电子元件提供高效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