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im高速、18位数据采集系统提供FPGA模拟I/O设计

发布时间:2014-09-15 阅读量:74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推出高速、18位数据采集系统(DAS)参考设计MAXREFDES74#,帮助FPGA工程师加快基于FPGA控制系统的评估和验证,以及产品的上市进程。Maxim Integrated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GUI有效简化高精度信号链设计。

如何实现高精度、高速数字控制环路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现在,MAXREFDES74# DAS能够为要求高精度、高速数据转换的FPGA数字处理系统提供18位数据采集模拟输入和输出前端。MAXREFDES74#可直接插入标准FPGA I/O扩展口(FMC),参考设计包含完备的硬件、用于Zynq FPGA的固件、Maxim易于使用的PC-GUI以及Gerber文件。通过功能强大的在线GUI工具显示信号链路的性能,无需示波器或其它设备生成信号并进行信号分析,大大简化了评估和验证过程。MAXREFDES74#作为面向FPGA系统的模拟输入和输出方案,可直接用于设计生产。该参考设计可灵活用于多种工业和医疗应用,包括: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

该MAXREFDES74#参考设计基于Maxim先进的、高精度、低功耗数据转换器进行高速、18位、高精度数据采集。MAXREFDES74#设计可作为一个电路模块,应用于高速、低功耗、高精度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适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自动化、配电和自动化高速保护系统。通过改变ADC和DAC引脚兼容的16位器件,如MAX11166 和MAX5316,也可以测试16位数据采集系统。

MAXREFDES74#参考设计的特性:

•电源和数据隔离
•灵活可配置的反相或同相输入架构
•单极性或双极性输入(ADC)和输出(DAC)

主要优势

•简化设计、加速上市:性能优异且经过验证的设计和GUI有效简化系统验证、校准、数据分析过程,通过完备方案优化性能。
•应用灵活:与16位或18位信号链IC引脚兼容,适用于多种面向不同应用的FPGA系统。
•高精度、高速性能:16位和18位方案具有优异的精度和准确度,内置快速SAR数据转换器可实现高速数据转换。

评价

•Maxim Integrated高精度转换器业务经理Carmelo Morello表示:“兼具高性能电路及Maxim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GUI,为设计人员提供完备的参考设计,加速产品上市进程。”
•Avnet Electronics Marketing全球技术市场副总裁Jim Beneke表示:“经过验证的模拟I/O设计能够帮助设计工程师充分发挥SoC和FPGA的优势,Maxim的这一方案配合Avnet的Zedboard™可帮助SoC和FPGA设计工程师快速、方便地验证其控制系统。”

供货及价格信息

该电路板在Maxim官网及特许经销商处的报价为95美元。另免费提供评估软件、GUI、Gerber文件。
关于其它参考设计的相关信息,请访问Maxim参考设计中心。

关于Maxim Integrated

Maxim作为模拟整合领域的引领者,始终致力于为移动、工业等应用提供更小型、更智能、更高效的模拟方案。

相关资讯
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剧变:Meta独领风骚,中国芯破局在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迎来戏剧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总销量突破60万台,较2024年同期飙升216%。然而,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失衡——仅Ray-Ban Meta单品牌就贡献了52.8万台的销量,占据全球市场88%的绝对份额。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尽管雷鸟V3、小米AI眼镜等本土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但“发布会热度高涨,终端销售遇冷”的尴尬局面仍在持续,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阵痛期。

英伟达市值迫近历史峰值,AI驱动芯片需求爆发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的空前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将芯片巨头英伟达推至聚光灯下。该公司市值于盘中交易中一度触及惊人的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在2023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收盘市值纪录,距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座仅一步之遥。

电视市场前瞻:2025年总量微调,北美与中国逆势领涨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Omdia于7月3日发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达2.087亿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降0.1%。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北美与中国市场逆势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星美国芯片厂延期,客户需求与工艺迭代成主因​

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Taylor, Texas)投资建设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其原定于2024年的投产计划现已推迟至2026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进度调整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前难以锁定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及需要适应市场对更尖端制程工艺的需求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外界对半导体市场复苏节奏和大型投资项目落地挑战的关注。

苹果折叠iPhone开发步入关键阶段,2026年秋季发布预期增强

多方供应链信息及行业分析师报告显示,苹果公司(Apple Inc.)针对首款可折叠iPhone的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原型机(Prototype)阶段。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已正式迈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按照苹果既定的产品开发流程,后续还将经历P2和P3阶段,整个Prototype开发流程预计持续约6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链伙伴将进行小批量试产,并由富士康(鸿海精密)及和硕等主力组装厂进行组装整合,核心目标是验证初期生产可行性与关键组件的良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