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米难题针对智能家居的三种解法

发布时间:2014-09-30 阅读量:88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79元智能手环、59元智能插座、智能路由器、智能家居样板间以及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小米进军智能家居早已不是秘密,但以低价、产品思维和以生态链为目标的“小米模式”正在给刚刚兴起的智能家居行业,特别是智能家居创业企业带来极大压力,成为整个行业亟需破解的难题。
 
同样的小米,同样的玩法,却是给智能家居行业引入全新的挑战,“小米模式”已至,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向会怎样,又有哪些攻难破坚的解法呢?8月27日,物联网智库联合盈科律师事务所举办的“第18届中国智能家居主题沙龙”在北京大成国际盈科律师事务所全球中心召开。会议邀请到国际物联网促进会、亚太地区智能家居协会秘书长柏斯维,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营销经理王震军,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成伟担任嘉宾,共有60多名智能家居及相关行业从业者参会。

 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资深专家,国际物联网促进会、亚太地区智能家居协会秘书长柏斯维做了开场发言。他谈到,小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快!小米仅用4年时间做出上百亿美元的规模是一个旗帜。小米布局智能家居也体现在“快”字上面,推出智能手环等单品的速度有目共睹。同时,小米进入智能家居,也就意味着智能家居短暂“撇脂定价”时代已经结束,行业很难再攀价格高峰。柏斯维老师同时总结了小米对智能家居的三点启示:一是赋予智能产品以更多内容,把功能做上去,小米79元手环不过是基础产品而已;二是功能要可靠完善,把产品做到极致再往外推;三是创业者要善于经营品牌,多做营销。

 一经柏斯维老师发言之后,本次沙龙的三位演讲嘉宾开始陆续上台,作为三个不同领域的大咖,围绕如何破解小米难题,给出了三种截然不同而又互补的解决方案。

 解法一、服务创新,智能家居创业者还剩3年机会期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从“物联网即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角度,站在智能家居中小创业者立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老师首先对比了小米和整个智能家居行业体量差异,他创造性地使用了“用户关切数量级”等软性的评估参数,得出小米:智能家居=20万:2000的巨大体量差。张老师认为,小米与智能家居行业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是产品思维,后者是局域系统思维,小米以产品思维生切智能家居的每一个单品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危机。但张建宁指出,小米的所有战略是围绕手机展开的,智能家居不过是其周边产品;通过“互联网思想”打入智能家居的小米,要面对两个行业在用户主体的年龄群、智能家居增长模式完全不同于手机行业等问题。而最重要的一点:小米在接下来三年仍然不会碰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原因在于小米的整个服务体系跟不上,这将是留给智能家居创业者最为宝贵的3年机会窗口。


 解法二、发挥“扫地僧”精神,打造核心竞争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营销经理  王震军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残酷的时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营销经理王震军通过对智能家居企业生存时代的评价,开始了他的演讲。

他首先提出了一个比智能家居范畴更大的概念“智慧家庭”,他分析认为,智慧家庭包括智能家居(家居自动化)和视频、游戏(智能家电)等内容,而从目前的行业态势来看,不仅智能家居已经登上了“风口”,智能家电也在进行着突然的弯道转型。更进一步,王震军分析了智能家居目前细分行业的不均衡发展状况。这其中,智能抄表等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呈现国外热、国内冷的差异;家庭自动化是目前智能家居的最热门战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智能安防在国外已经是海量市场,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原因与国外发达的保险服务有关。王震军最后探讨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创业机会的问题,他提出两点:第一,要学会利用互联网业务模式的便利,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第二,要发挥“扫地僧”精神,把产品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解法三、知识产权保护,中国进入创新十年

——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赵成伟

 就在前段时间,小米与智能家居相关企业针对商业合作、核心技术的争论,引发行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事务负责人赵成伟以“电商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为题,为现场观众普及了创业企业如何运用法律诉讼等方式维护创新成果。赵律师以盈科代理的多个成功知识产权维权案例展开论述,他结合电商发展的几个特点,介绍了盈科紧跟互联网时代趋势的“盈科·律云”等线上法律服务。赵成伟说,中国目前正在进入创业十年规划时期,未来一定会更加鼓励产品和技术创新,这是中小创业者的底气所在。而互联网时代强调细分的特点说明,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做,盈科可为大家提供最周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三个视角,三种解法,对于智能家居创业者重要的不是审视对手,而是面对自己。此次,物联网智库与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创办沙龙,实则是为寻求跨界合作,为智能家居创业者谋取更广泛的服务资源和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研究报告:2014年Q2小米跃升为世界第五大智能手机厂商


79元诚意在哪?超低功耗SOC芯片小米手环暴力拆解

小米4和小米3性价比究极一战,谁是谁大哥?
相关资讯
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剧变:Meta独领风骚,中国芯破局在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迎来戏剧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总销量突破60万台,较2024年同期飙升216%。然而,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失衡——仅Ray-Ban Meta单品牌就贡献了52.8万台的销量,占据全球市场88%的绝对份额。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尽管雷鸟V3、小米AI眼镜等本土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但“发布会热度高涨,终端销售遇冷”的尴尬局面仍在持续,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阵痛期。

英伟达市值迫近历史峰值,AI驱动芯片需求爆发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的空前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将芯片巨头英伟达推至聚光灯下。该公司市值于盘中交易中一度触及惊人的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在2023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收盘市值纪录,距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座仅一步之遥。

电视市场前瞻:2025年总量微调,北美与中国逆势领涨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Omdia于7月3日发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达2.087亿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降0.1%。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北美与中国市场逆势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星美国芯片厂延期,客户需求与工艺迭代成主因​

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Taylor, Texas)投资建设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其原定于2024年的投产计划现已推迟至2026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进度调整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前难以锁定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及需要适应市场对更尖端制程工艺的需求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外界对半导体市场复苏节奏和大型投资项目落地挑战的关注。

苹果折叠iPhone开发步入关键阶段,2026年秋季发布预期增强

多方供应链信息及行业分析师报告显示,苹果公司(Apple Inc.)针对首款可折叠iPhone的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原型机(Prototype)阶段。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已正式迈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按照苹果既定的产品开发流程,后续还将经历P2和P3阶段,整个Prototype开发流程预计持续约6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链伙伴将进行小批量试产,并由富士康(鸿海精密)及和硕等主力组装厂进行组装整合,核心目标是验证初期生产可行性与关键组件的良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