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动汽车而生,详解高通halo无线充电系统方案

发布时间:2014-10-15 阅读量:276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随着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电动汽车的普及越来越重要,国外特斯拉和国内的比亚迪皆为目前探索电动汽车发展之路的先锋。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呢?不久前,高通公司宣布,halo无线充电系统将完美解决这一难题。

Halo是什么?

Halo就是高通在本次Formula E比赛中推出的车用无线充电系统,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磁共振效应来对电动或混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组进行非接触式充电。这个充电过程无需使用传统的电缆即可进行,在需要充电时,车主仅需要将车辆停放在Halo的充电板上方即可,因此更加方便、省力。

Halo是什么

Halo是什么

Halo是什么

无线充电,好用吗?

高通的工程师表示,由于磁共振过程中能量的损失要低于电流在传统线缆中的损耗,因此Halo无线充电的效率非常高,可以达到90%以上,超过了线缆充电。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Halo还是很靠谱的。而在充电速度方面,Halo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充电的功率,其范围可以从6.6kW-20kW不等。如果按照最高的20kW计算,充满电池容量85kWh的特斯拉MODEL S P85仅需要不到5小时。此外,Halo充电板可以在50mm-200mm的距离内完成对车辆的感应充电,因此不论是像MODEL S这样底盘较低的轿跑车,还是底盘较高的SUV,例如未来的比亚迪唐,都可以方便地使用。

Halo无线充电
Halo无线充电
Halo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安全吗?

提到磁共振,人们很容易就想到电磁辐射,同时免不了对其安全性产生疑虑。一方面,很多人会担忧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伤害,而另一方面,也有人关注设备运行时是否会产生诸如火灾之类的危险或隐患。面对人体健康方面的质疑,高通表示Halo工作时的磁感应强度,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辐射强度约为100μT(微泰斯拉),符合ICNIRP(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相关标准。事实上,在进行手机通话时,磁感应强度可以达到220μT,因此大家对于Halo的辐射水平可以有个较为形象的理解。

halo无线充电

而在杜绝危险隐患方面,高通为Halo设定了防护程序。一旦处于工作状态的充电板上有金属罐一类的异物,或是小动物、幼儿时,Halo将自动停止充电作业,以避免危险,同时会将相关信息发送至车主的手机客户端中。

halo无线充电


我的车能使用Halo吗?

首先,Halo对电池的类型并没有选择性。目前市面上的电动以及混动车型所采用的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甚至铅酸电池都可以通过Halo进行充电。如果想要使用Halo,除了包括充电板、控制器以及线缆这样的外部设备,还需要在车辆上安装一个用于接收电磁辐射的接收端。目前,高通已经为包括宝马i系列、日产聆风以及雷诺ZOE等车型安装了车载接收板和控制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按照高通的设想,未来希望能够与众多的汽车制造商合作,主要以原厂预装作为出货渠道,其结果就是消费者在未来将可以直接购买到出厂前已安装好Halo系统的车辆。

 我的车能使用Halo吗? 首先,Halo对电池的类型并没有选择性。目前市面上的电动以及混动车型所采用的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甚至铅酸电池都可以通过Halo进行充电。如果想要使用Halo,除了包括充电板、控制器以及线缆这样的外部设备,还需要在车辆上安装一个用于接收电磁辐射的接收端。目前,高通已经为包括宝马i系列、日产聆风以及雷诺ZOE等车型安装了车载接收板和控制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按照高通的设想,未来希望能够与众多的汽车制造商合作,主要以原厂预装作为出货渠道,其结果就是消费者在未来将可以直接购买到出厂前已安装好Halo系统的车辆。  在后市场方面,由于系统需要针对不同车型进行特殊的调整,消费者自行加装难度很大,因此高通对Halo进入后市场并不看好。不过,高通表示,如果未来需要,也将会针对汽车租赁等行业进行后市场开发。此外,无线充电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制式,高通也在积极倡导无线充电标准的制定,一旦标准得到统一,那么同一个设备便可以为不同的车辆进行充电。

在后市场方面,由于系统需要针对不同车型进行特殊的调整,消费者自行加装难度很大,因此高通对Halo进入后市场并不看好。不过,高通表示,如果未来需要,也将会针对汽车租赁等行业进行后市场开发。此外,无线充电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制式,高通也在积极倡导无线充电标准的制定,一旦标准得到统一,那么同一个设备便可以为不同的车辆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的未来什么样?


对于无线充电技术前景的描绘,高通表示非常乐观。在高通的规划中,未来无线充电将用于更加广泛的环境中,以实现车辆的半动态及动态充电。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城市道路中埋设大量的充电板,当车辆在充电板上方驶过时,便可以进行连续的充电,最理的状态是,驾驶者可以在行驶中将电池组充满。当然,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高通还需要在技术、安全、标准、成本以及政策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努力,但这样的未来确实值得人们期待。


总结:

从目前的家用级产品Halo来看,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可以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便捷,而当这种技术足够成熟后,无疑可以带给使用电动车的人们更多的自由空间。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发展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鼓励政策,如美、德等国家也都在进行着类似的政策引导。倘若电动车真的能够在未来成为道路的主宰,那么无线充电的愿景将很有可能成为生活中的现实。

相关阅读:
图文】高通全新64位4G LTE手机处理器方案

解读高通Quick Charge 2.0快速充电解决方案

高通无线充电方案,将枕头、桌子变为充电站
相关资讯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以12%增速重登榜首,补贴政策缩减或成下半年变数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小幅增长1.5%。这一温和回升主要由华为与苹果两大品牌驱动,其中华为以12%的同比增速领跑市场,时隔四年重回季度出货量第一宝座,而vivo则以9%的跌幅成为前五厂商中唯一下滑品牌。

三星晶圆代工陷多重困局:良率、制程与客户的三重挑战

三星电子在先进制程领域的最新进展引发业界高度关注。据报道,其3nm及2nm制程良率虽有提升,达到40%以上的量产门槛,但在与行业龙头台积电的较量中,性能和整体良率表现仍存在显著差距。这导致三星在争夺尖端制程大客户方面持续面临严峻挑战。

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剧变:Meta独领风骚,中国芯破局在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迎来戏剧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总销量突破60万台,较2024年同期飙升216%。然而,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失衡——仅Ray-Ban Meta单品牌就贡献了52.8万台的销量,占据全球市场88%的绝对份额。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尽管雷鸟V3、小米AI眼镜等本土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但“发布会热度高涨,终端销售遇冷”的尴尬局面仍在持续,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阵痛期。

英伟达市值迫近历史峰值,AI驱动芯片需求爆发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的空前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将芯片巨头英伟达推至聚光灯下。该公司市值于盘中交易中一度触及惊人的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在2023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收盘市值纪录,距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座仅一步之遥。

电视市场前瞻:2025年总量微调,北美与中国逆势领涨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Omdia于7月3日发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达2.087亿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降0.1%。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北美与中国市场逆势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