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显示器基于LTPS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及优势分析方案

发布时间:2014-12-30 阅读量:93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以下以LTPS 代称)是平板显示器领域中的又一新技术。继非晶硅(Amorphous-Silicon,以下以a-Si 代称)之后的下一代技术。

一、LTPS 简介


Polysilicon (多晶硅) 是一种约为0.1 至数个um 大小、以硅为基底的材料,由许多硅粒子组合而成。在半导体制造产业中,多晶硅通常经由LPCVD(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处理后, 再以高于900C 的退火程序, 此方法即为SPC (Solid Phase Crystallization) 。然而此种方法却不适合用于平面显示器制造产业,因为玻璃的最高承受溫度只有650℃。因此,LTPS 技术即是特別应用在平面显示器的制造上。

传统的非晶硅材料(a-Si)的电子迁移率只有0.5 cm2/V.S,而低温多晶硅材料(LTPS)的电子迁移率可达50~200 cm2/V.S,因此与传统的非晶硅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a-Si TFT-LCD)相比,低溫多晶硅TFT-LCD具有更高解析度、反应速度快、亮度高(开口率apertureratio高)等优点,同时可以将周边驱动电路同时制作在玻璃基板上,达到在玻璃上集成系统(SOG)的目标,所以能够节省空间和成本此外,LTPS技术又是发展主动式有机电致发光(AM-OLED)的技术平台,因此LTPS技术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基于LTPS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及优势分析方案

二、非晶硅(a-Si)与低温多晶硅(LTPS)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低温多晶硅的制程温度应低于摄氏 600℃,尤其对LTPS区别于a-Si制造的制造程序“激光退火”(laser anneal)要求更是如此。与a-Si相比,LTPS的电子移动速度要比a-Si快100 倍,这个特点可以解释两个问题:首先,每个LTPS PANEL 都比a-Si PANEL反应速度快;其次,LTPS PANEL 外观尺寸都比a-Si PANEL小。下面是LTPS与a-Si 相比所持有的显著优点:

1、把驱动IC的外围电路集成到面板基板上的可行性更强;

2、反应速度更快,外观尺寸更小,联结和组件更少;

3、面板系统设计更简单;

4、面板的稳定性更强;

5、解析度更高,

基于LTPS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及优势分析方案

激光退火:

p-Si 与 a-Si的显著区别是LTPS TFT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了激光照射。LTPS制造过程中在a-Si层上进行了激光照射以使a-Si结晶。由于封装过程中要在基板上完成多晶硅的转化,LTPS必须利用激光的能量把非结晶硅转化成多晶硅,这个过程叫做激光照射。
基于LTPS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及优势分析方案

电子移动性:

a-Si TFT的电子移动速率低于1cm2/V.SS,同时驱动IC需要较高的运算速率来驱动电路。这就是为什么a-Si TFT不易将驱动IC集成到基板上。相比之下,p-Si电子的移动速率可以达到100 cm2/V.S,同时也更容易将驱动IC集成到基板上。结果是,首先由于将驱动IC、PCB和联结器集成到基板上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次使产品重量更轻、厚度更薄。
基于LTPS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及优势分析方案

解析度:

由于p-Si TFT 比传统的a-Si小,所以解析度可以更高。
基于LTPS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及优势分析方案
 
p-Si TFT的驱动IC合成在玻璃基板上有两点好处:首先,与玻璃基板相连接的连接器数量减少,模块的制造成本降低;其次,模块的稳定性将得以戏剧性的升高。

三、LTPS薄膜制备方法


1、Metal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MIC):属于SPC方法之一。然相较于传统的SPC,此方法能在较低温下(约500~600℃)制造出多晶硅。这是因为薄层金属在结晶形成前即先被包覆,而金属成分即扮演了降低结晶化的活性功能。

2、Cat-CVD: 一种无须经由蒸汽萃取、而可直接沉积多晶薄膜(poly-film)的方法。沉积温度可低于300℃。成长机制包含SiH4-H2混合体的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

3、Laser anneal: 此为目前最广为运用的方法。Excimer激光为主要动力,用于加热及融化a-Si,含有低量氢成分然后再結晶为poly-film。

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最初是日本北美的技术企业为了降低Note-PC显示屏的能耗,令Note-PC显得更薄更轻而研发的技术,大约在九十年代中期这项技术开始走向试用阶段。由LTPS衍生的新一代有机发光液晶面板OLED也于1998年正式走上实用阶段,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超薄、重量轻、低耗电,同时其自身发光的特点,因而可以提供更艳丽的色彩和更清晰的影像,而更为重要的是:生产成本只有普通液晶面板的1/3。

目前LTPS-OLED面板并没有获得大多数上有液晶面板企业的支持,除了技术上的专利问题,原有的大规模液晶厂投资也不大可能放弃,这些面板企业通过研究更大型基板生产线,强化生产效益来与LTPS竞争。所以市场上大多数的液晶显示器还是采用传统的液晶,即主流非晶矽(Amorphous-Silicon,a-Si),传统液晶(a-Si)技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业界无论在量产技术和面板设计技术的掌握度上都具有相当经验,短时间内LTPS技术仍无法达到。因此尽管理论上LTPS-OLED面板的制造成本低得多,但是目前它的价格依旧没有优势。

但是作为最初研发的初衷,低温多晶矽(LTPS)的薄膜电晶体可在玻璃基板上嵌入驱动元件,大幅减少并保留驱动IC的空间,因而可以使薄膜电晶体的尺寸更小,并同时增加显示器的亮度并减少功率消耗,从而大大提升液晶性能及可靠度,也使面板的制造成本降低,具有更高的解析度:LTPS所提供的TFT主动矩阵驱动以及驱动电路和TFT可同时整合制造,可在保持轻薄化优势情形下,解决解析度不足的问题(因为电子在多晶矽的传输速度较快品质也较优良),可以使2.5寸的面板具备200ppi的高解析度。

提高寿命和降低能耗:作为研发LTPS技术一项重要指标,降低液晶温度对于液晶来说意味着很多事情,稳定性和寿命都获得了提升,目前为止这还是只是一个技术上定性的结论,相信大家也很容易理解,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显示器的工作寿命将延长;早期的Note-PC对能耗的要求非常看重,也是研发LTPS的理由之一,再降低工作温度的同时,LTPS面板的能耗也大幅减小,当然,液晶显示器的能耗本来就很小,这一点对于Note-PC的意义要超过PC monitor。

缩小尺寸:尽管平面显示器对于尺寸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对于更轻更薄液晶显示器的追求却一直是一个热点,由于低温多晶矽(LTPS)的薄膜电晶体可以直接在玻璃基板上嵌入驱动元件,所以LTPS液晶显示器的外壳几乎可以只保留液晶面板本身的厚度,而不需预留驱动IC的空间,最大限度的降低厚度。

相关文章


应用于智能可穿戴显示器的兼有超低功耗和高画质

Manz亚智科技引领新一代显示器和触摸屏生产解决方案

LED伤害视力?揭秘LED背光显示器的前世今生
相关资讯
2025全球大尺寸显示器市场趋势解析: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大尺寸(9英寸以上)显示器市场将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尽管整体出货量增速放缓至2.6%,但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深化与区域市场分化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中国PC显示器市场在电竞、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强劲需求推动下,预计实现1.5%的稳健增长。本文基于行业权威数据,深度解析技术、市场与竞争格局的演进逻辑。

200V高压侧驱动技术解析:IXD2012NTR在新能源与储能市场的竞争优势

随着新能源、储能及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频功率器件对驱动技术的要求日益严苛。2025年5月13日,Littelfuse公司推出全新高压侧/低压侧栅极驱动器IXD2012NTR,以200V耐压、1.9A/2.3A拉灌电流能力及高集成特性,为高频电源应用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分析其技术优势、国产替代潜力及市场前景,并对比同类产品性能。

三星Galaxy S25 FE处理器方案引关注:供应链与性能的博弈

据科技媒体wccftech 5月12日披露,三星电子正在筹备新一代Galaxy S25 FE智能手机的研发工作。这款定位中端市场的机型原计划搭载自研Exynos 2400e处理器,但最新供应链消息显示,三星正评估联发科天玑9400作为替代方案。此举或反映三星在产能分配与产品定位间的战略调整。

七年连冠!贸泽电子再获Molex亚太区年度大奖,数字化服务赋能全球创

在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再次以卓越表现成为行业焦点。2025年5月13日,该公司宣布连续第七年蝉联Molex颁发的亚太区(APAC)年度电子目录代理商大奖。此次获奖主要基于其在2024年客户增长率、销售业绩、库存管理效率及整体运营能力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顶级代理商的市场地位。自2018年起,贸泽便以稳定的增长态势和行业领先的服务标准,持续获得这一殊荣,展现了其对亚太市场的深度理解和战略布局。

高隔离+快响应!VO1401AEF如何破解工业自动化痛点?

2025年5月13日,威世科技(Vishay)发布了两款1 Form A固态继电器VO1401AEF与VOR1003M4,采用表面贴装型SOP-4封装,分别支持550 mA和5 A连续负载电流,负载电压覆盖30 V至60 V,隔离电压达3750 VRMS。这两款产品以非接触式光学技术替代传统机电继电器,解决了振动敏感场景下的可靠性问题,并通过快速响应与低漏电流特性推动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