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FI的可视化无线遥控机器人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5-02-15 阅读量:191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本设计方案主要研究基于WIFI网络的无线遥控搬运机器人,利用WIFI网络高速传输可以实现实时视频图像采集,以及机器人上传感器数据采集。采用WIFI网络通讯使得控制端多样化,可用手机,电脑等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进行控制。此外,还可将机器人接入Internet来实现更远距离的控制。

一、方案总体设计

基于WIFI的可视化无线遥控机器人设计方案
图1 功能框图

如图1所示,本设计服务器端采用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的S3C6410,通过完成底层驱动的移植和编写实现对硬件的控制,其次移植了MJPGstreamer服务器和BOA服务器等实现图像数据,控制信息传输。客户端方面分别编写了WEB版和Android版应用程序。

二、硬件设计

MCU

本设计的主控器采用友善之臂公司所生产的一款核心板。其主芯片S3C6410是三星公司基于ARM1176JZF-S核设计的一款嵌入式处理器。该核心板配置了256M DDR RAM,并且主频为533MHz,最高主频可以达到667MHz。通过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该核心板上完成对硬件的管理与客户端提供数据交换,响应客户端的命令控制。

伺服电机

本设计所采用的伺服电机为微型伺服马达,也称作舵机。其主要应用于模型的动作控制。通过脉宽调制可以对其进行较精确的控制。本设计采用TOROBOT公司生产的TR213舵机。TR213全金属齿轮其动态扭矩可以达到13kg.cm,转角范围180°,控制精度达到0.5°,工作电压为4.8-7.2V。其性能能够满足本设计的基本的要求。所以选用两个两个TR213配合夹持器完成物体的夹持工作。

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用于控制机器人移动,本设计采用带齿轮箱的直流电机,其减速比为1:120,工作电压: 3V-12V左右,7.2V电压下转速达120转/分,4个直流电机配合车体,最大负载可达到2KG。

WIFI网卡

无线网卡采用USB接口的必联(B-LINK)BL-LW05-AR5无线网卡,其主芯片为RTL8188,并且外置了5DBI的高增益天线,传输速度快最高可达150Mbps,实际传输距离较远,并且支持AP模式。本设计通过移植该网卡的驱动,Hostapd以及DHCP让机器人作为AP热点供无线设备进行连接控制。

摄像头

摄像头采用中星微ZC301P,该摄像头采用USB接口,像素高达130W,拥有6mm的五玻镜头,62度视角,并且具有自动亮度、自动白平衡、伽玛校正功能。本设计中使用这款摄像头来完成机器人前方视频数据采集。

压力传感器

为了采集机器人夹持器的压力数据,本设计采用了FSR402薄膜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受力后会导致电阻变小,根据其电阻值得变化可以得到压力的变化。其允许的压力范围为100g~10kg,并且传感器受力局域的直径达1.27cm。

 直流电源

为了完成物体的夹持,搬运,摆放工作,本机器人带有4路直流电机,2路伺服电机,耗电量较大,且负载时电流较大。为了使其能稳定正常工作,本设计采用了一款15C的航模电池,其容量为1300mah,标称电压7.4V,充满电压8.4V,最大电流可达16A。配以LM338稳压器可以稳定的提供5A,5V直流电源。

电源电路

基于WIFI的可视化无线遥控机器人设计方案
图2电源电路

电源部分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进行供电,由于需要较大电流来驱动直流电机与伺服电机同时工作,所以采用了15C的航模电池并配以LM338进行稳压。图中R3为电位器,通过调节R3使得LM338输出端输出5V电压,用于驱动伺服电机和控制板。未经稳压的7.4V用于驱动4路直流电机。

电机驱动电路

基于WIFI的可视化无线遥控机器人设计方案
图3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上图为采用ST公司生产的L298N芯片来实现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该芯片是一种大电流、高电压的电机驱动芯片,其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直流电机的控制。

上图为伺服电机驱动电路,该电路较为简单,只需要提供电源以及PWM输入端。

 USB扩展电路


基于WIFI的可视化无线遥控机器人设计方案
 
图5 USB扩展电路

上图为USB扩展电路,由于S3C6410只带有1路USB HOST,而本设计需要2路USB口来连接USB摄像头和USB网卡,所以使用AU9254A21对USB口进行扩展。

ADC采集电路

基于WIFI的可视化无线遥控机器人设计方案
图5 ADC采集电路

采用S3C6410自带的AD转换器采集压力传感器数据和电池电量数据。上图为本设计中ADC采集电路。
相关资讯
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剧变:Meta独领风骚,中国芯破局在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迎来戏剧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总销量突破60万台,较2024年同期飙升216%。然而,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失衡——仅Ray-Ban Meta单品牌就贡献了52.8万台的销量,占据全球市场88%的绝对份额。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尽管雷鸟V3、小米AI眼镜等本土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但“发布会热度高涨,终端销售遇冷”的尴尬局面仍在持续,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阵痛期。

英伟达市值迫近历史峰值,AI驱动芯片需求爆发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的空前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将芯片巨头英伟达推至聚光灯下。该公司市值于盘中交易中一度触及惊人的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在2023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收盘市值纪录,距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座仅一步之遥。

电视市场前瞻:2025年总量微调,北美与中国逆势领涨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Omdia于7月3日发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达2.087亿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降0.1%。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北美与中国市场逆势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星美国芯片厂延期,客户需求与工艺迭代成主因​

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Taylor, Texas)投资建设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其原定于2024年的投产计划现已推迟至2026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进度调整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前难以锁定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及需要适应市场对更尖端制程工艺的需求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外界对半导体市场复苏节奏和大型投资项目落地挑战的关注。

苹果折叠iPhone开发步入关键阶段,2026年秋季发布预期增强

多方供应链信息及行业分析师报告显示,苹果公司(Apple Inc.)针对首款可折叠iPhone的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原型机(Prototype)阶段。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已正式迈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按照苹果既定的产品开发流程,后续还将经历P2和P3阶段,整个Prototype开发流程预计持续约6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链伙伴将进行小批量试产,并由富士康(鸿海精密)及和硕等主力组装厂进行组装整合,核心目标是验证初期生产可行性与关键组件的良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