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3 阅读量:81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全新CEVA-XM4图像和计算机视觉IP促进嵌入式机器视觉进一步接近人类视觉能力,并实现:
• 实时3D深度图和点云数据(Point Cloud)生成
• 用于目标识别和语义环境认知(context awareness)的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算法
• 用于图像增强的计算图像学功能,包括变焦、图像稳定、降噪和低照度增强功能
CEVA公司发布第四代图像和计算机视觉处理器IP产品CEVA-XM4。基于CEVA-MM3101所取得的成功,CEVA-XM4具备特别功能,以应对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高能效的类似人类的智能视觉和图像感知功能所面对的重大挑战。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安全和信息娱乐、机器人、安防监控、增强现实、无人机和标识应用的推动之下,在嵌入式系统中集成高度智能视觉处理功能的趋势正在加速发展。再结合物联网(IoT), 更多的潜在应用也都指向了“联网智能视觉”的概念范畴。
然而,典型的嵌入式系统的物理尺寸和电源供应都十分有限,在其中模仿人类视觉或增添计算图像学功能将非常具有挑战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EVA 在CEVA-XM4中采用了可编程宽矢量架构、定/浮点处理能力、多重同步标量单位,以及一个专门针对计算机视觉处理需求的低功耗指令集,使其比CEVA-MM3101实现多达8倍的性能增强,并提升多达35%的能效。
这个新IP可以支持实时3D深度图生成和用于3D扫描的点云(Point Cloud)数据处理。此外,它也能够支撑运算强度极高的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来分析场景信息。这类算法包括ORB、Haar和LBP,以及使用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等神经网络技术的深度学习算法。这款DSP架构还具有其他多项特性,诸如并行随机存储器访问和具有专利的二维数据访问机制,这些功能可以在单一周期中实现4096位数据处理,同时保持512位存储器带宽以实现最佳能效。
单一CEVA-XM4内核可以完成典型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用例,而功耗大约只需现今最先进GPU簇的10%,芯片面积只有大约5%。
CEVA-XM4不但帮助实现更接近于人类视觉的计算机视觉效果,还支持非常广泛的计算图像学算法,包括重对焦、背景更换、变焦、超分辨率、图像稳定、降噪和低照度图像增强。
CEVA首席执行官Gideon Wertheizer表示:“CEVA-XM4是在低功耗嵌入式应用中实现智能机器视觉处理的重大进展,它基于我们与十余家CEVA-MM3101授权客户和3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工作所获得的丰富图像和机器视觉处理经验,涵盖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直到安防监控和ADAS的广泛终端市场。CEVA-XM4的每mW性能和每mm2性能也大幅度地超越市场上包括基于先进GPU技术在内的任何其它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
嵌入式视觉联盟(Embedded Vision Alliance)创始人Jeff Bier评论CEVA-XM4发布时解释道:“嵌入式视觉正在广泛的应用领域蓬勃发展,包括移动终端、汽车和消费类电子设备。芯片供应商通过在设计中集成CEVA-XM4这样的专用可编程处理器,能够提供典型计算机视觉算法所需的重量级处理性能,同时满足规模市场便携式设备在体积、成本和功耗方面的限制,这使得开发具备更高智能、更易于使用、更安全和反应更灵敏的系统成为可能。”
要了解有关CEVA-XM4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页www.ceva-dsp.com/XM4。CEVA将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展示CEVA-XM4。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