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注赢突破,Intersil发布业内首款50A电源模块

发布时间:2015-03-17 阅读量:103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Intersil公司今天宣布,推出业内首款50A全密封式数字DC/DC PMBus电源模块---ISL8272M。该模块是一款完整的降压电源模块,支持12V或5V业内标准输入电压并提供最大50A输出电流,如将四个模块结合起来使用可提供高达200A输出电流。其峰值转换效率可达96%,同时大多数情况下的转换效率均高于90%,转换精度高于1%。

ISL8272M为空间紧张和功率密集型电信及数据通信应用中的先进FPGA、ASIC、处理器和内存提供了负载点转换解决方案。另外,该器件还非常适用于高端仪器仪表、工业和医疗设备。ISL8272M与Intersil的PowerNavigator™图形用户界面结合使用,可简化系统功率转换和配置,同时帮助加快设计速度。

以专注赢突破,Intersil发布业内首款50A数字电源模块
 
用于有线、无线及云计算系统的最新FPGA和处理器的复杂性和性能推动了系统中电压轨数目的上升。例如,有些光传输系统在一块电路板上拥有多达60个电源。这一复杂性需要更高的系统智能水平和先进的数字电源管理(包括遥测和系统监测在内),以确保99.999%的正常工作时间。电信系统或路由器失灵具有实际的经济影响。例如,进行网上购物时数据可能会在传输期间丢失,因此使系统保持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ISL8272M的数字控制技术通过PMBus接口提供精确定序和系统监测功能。创新的ChargeMode™(电荷模式)控制架构有助于实现无补偿设计,使电源在输出电容由于温度、变异或老化而引起的变动之下保持稳定性。ISL8272M的控制回路还提供对输出电流负载阶跃(常见于FPGA和DSP处理功率瞬爆 [power burst] 情况下)的单周期快速瞬态响应。

Intersil基础设施和工业电源产品高级副总裁Mark Downing表示:“云计算的高可用性需求要求系统监控每个电源轨,以实现效率最大化和减少故障停机时间。高集成度的ISL8272M向我们的客户提供了具有更大输出电流和智能化的数字电源模块解决方案,它可以监测和控制电源电压、电流、温度及错误状态,同时动态地优化系统功率效率。”

该50A ISL8272M依靠Intersil经过市场检验的第四代数字控制器产品系列,是对现有25A ISL8270M和33A ISL8271M数字电源模块产品的扩充,使客户能够方便地转而采用具有更大输出电流的电源。另外,Intersil的全密封式电源模块产品系列可兼容所有工业拾取-放置设备(pick and place equipment),可实现全自动制造。

主要特性和规格

1 50A输出电流电源,具有均流、多相和多模块支持,最多可提供200A输出电流;

2 由PMBus支持的解决方案,支持完全的系统配置、遥测和以及对所有转换和工作参数的监测;

3 1%的输出电压精度和高达96%的转换效率;

4 单周期瞬态响应;

5 独立可编程软启动、软停止、定序和余量控制;

6 可调节温度、电压和电流保护;

7 小型化和热增强型高密度阵列(HAD)封装帮助简化散热管理、解决方案放置和PCB布线。

PowerNavigator GUI简化数字电源设计

如图所示,该电源模块的设计异常简单。

以专注赢突破,Intersil发布业内首款50A数字电源模块
   
Intersil的PowerNavigator GUI软件简化了ISL8272M设置和配置(包括所有器件参数及全遥测)。该工具有助于用户易于更改数字电源设计的特性和功能,无需编写任何代码。欲下载PowerNavigator GUI和观看教学视频,请访问www.intersil.com/powernavigator。

供货
   
ISL8272M现已供货,产品采用小型18mm x 23mm x 7.5mm HDA封装,且同时提供ISL8272MEVAL1Z 50A和ISL8272MEVAL2Z 150A两款评估板,售价分别为83及150美元。

   
欲知有关ISL8272M DC/DC数字电源模块及评估板的更多信息,请访问www.intersil.com/products/ISL8272M:

Intersil在应用功率电子大会暨博览会(APEC) 2015
    I
ntersil携ISL8272M参加于3月16日-18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召开的应用功率电子大会暨博览会(APEC),展位号为500号。

推荐阅读:

【工程师小课堂】开关电源设计入门教程——伏秒平衡

一种高效率、快速充电移动电源电路设计方案

基于ARM Cortex-M3的小型化远程监控电源系统设计

相关资讯
康盈半导体扬州基地投产:国产存储产业链再添“芯”动能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存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抢占战略高地。2025年5月16日,康盈半导体扬州存储模组智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其在存储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迈出关键一步。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国产存储技术自主可控注入新动能,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

高通联合英伟达重塑数据中心生态,ARM架构能否颠覆传统格局?

2025年5月19日,高通正式宣布将基于英伟达技术开发定制化数据中心CPU,以实现与后者AI芯片的高效协同。这一合作标志着两家科技巨头在算力领域的深度融合,同时也是ARM架构向传统x86主导的数据中心市场发起的又一次冲锋。本文将结合技术演进与行业格局,分析此次合作的战略意义及潜在影响。

71亿美元营收背后的技术博弈:解码应用材料第二季度战略布局

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于2025年5月15日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5年4月27日)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单季度营收达71亿美元,GAAP每股盈余同比增长28%至2.63美元,均创历史新高。这一业绩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复杂宏观环境下的韧性,更凸显了其在人工智能(AI)计算和高性能半导体技术领域的核心优势。

Abracon ASWD-S2系列高线性度宽带射频开关技术解析与应用前景

随着5G、物联网(IoT)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射频前端设计对高性能、宽频带开关的需求日益迫切。Abracon推出的ASWD-S2系列高线性度宽带射频开关,凭借其覆盖DC至8.5GHz的宽频段、30dB高隔离度及34.5dBm高线性度等特性,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该产品通过优化工艺和封装设计,解决了传统射频开关在信号完整性、空间限制和多协议兼容性上的技术瓶颈,为智能家居、医疗设备和工业物联网等场景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半导体产业迎来技术分水岭:英特尔18A制程的突围之战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新一轮技术迭代周期,英特尔近期宣布的18A先进制程引发业界高度关注。作为其工艺路线图中首个融合RibbonFET晶体管架构与背面供电技术(Backside Power Delivery)的节点,18A不仅承载着企业重返技术领导地位的战略使命,更可能重塑全球芯片制造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