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的对比方案

发布时间:2015-03-27 阅读量:116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所有人都开始承认,汽车行业的未来属于新能源汽车。然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谁才是最终答案?

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


2014年,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比亚迪秦轻松摘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也证明了PHEV的巨大发展潜力。PHEV在未来拥有很多优势。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没有如同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任何一个车主都不想在开车的时候对着剩余电量发愁。手机经常没电已经足够让人心烦了,如果汽车也时不时没电,那么每天还怎么愉快玩耍。插电混动汽车,采用比纯电动汽车更小的电池组,来保证城市通勤的需要,同时还配备的内燃机则保证了长途旅行的可能,并减少了电池用光的焦虑。同时,插电混动由于电池组小,相应的对充电速度要求也低,这样就特别适合利用现有的充电设施充电,推广起来比较容易。

智能汽车——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的对比方案

插电混动的核心技术与常规混合动力相似,所以传统汽车企业都愿意发展,而且风险较小,市场比较容易接受。在国内,插电混动是可以享受到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对与消费者和生产商,都是一件利好的消息。不过,国内的汽车厂商一窝蜂的扎堆生产插电混动汽车,明显有套取补贴之嫌。另一方面,国内不少城市的限购政策,都给插电混动汽车留有一定优惠空间。比如,深圳市于2014年12月29日18时起,对全市小汽车实行限牌政策,暂定每年总指标10万辆,其中2万个指标单独针对电动汽车。但是,刚刚过去的2014年,深圳市新增机动车55万辆,缺口有多大,摇号和竞争有多惨烈,可想而知。很可能,消费者通过买插电混动汽车减少竞争压力,日常生活中又通过燃油行驶,这样逼出来的插电虚假繁荣,真的好吗?

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特斯拉是2014年汽车行业名符其实的头条王,街头巷尾,随便找个人,都能说道几句。不过真正代表电动汽车发展实力的还是日产聆风(leaf)。从上市到现在,聆风全球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而且还在飞速发展。不过,纯电动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应该算是叫好不叫座,聆风的国内版,启辰晨风销量也是非常一般。归根到底,还是纯电动汽车的三大瓶颈问题。售价高,里程短,充电难。不过,尽管如此,政府为了推广纯电动汽车也是蛮拼的。免摇号,不限行,给补贴,合称电动汽车大礼包。其背后的深意是,希望中国车企可以绕开内燃机车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两座技术大山,在电动汽车行业实现弯道超车。

如今,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国内的电动汽车市场正上演着“冰与火之歌”。城市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明显有点辜负政策的优惠,纯电动汽车是站在风口的猪没错,不过这猪赶着才走也是挺让人着急的。而爹不疼娘不管的乡村电动车却生机勃勃,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其实,稍加管理,农村电动车的规模推广很可能反向来促进纯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良性互动,也就是笔者曾说过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电动车的未来最终还是取决于电池续航能力和充电基站建设。一旦取得突破,未来能有多美好!蓝天挂白云,喧嚣化宁静,清风过街道。画面太美,不敢想。

智能汽车——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的对比方案

氢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


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前属于名符其实的未来车型,不过最近丰田把这个梦想变为现实。2015年1月15日,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丰田宣布,首辆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正式上市。与纯电动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不仅清洁,而且分量轻、加气快速。如一辆车蓄时里程400公里,仅需50千瓦的燃料电池堆,大约加5公斤的氢气就可以,而同样一辆纯电动汽车跑400公里,所需锂电池的重量大约为700公斤。最新推出的丰田首款氢燃料电池车Mirai,寓意“未来”,最大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加满燃料的时间仅为3分钟,完全解决了目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技术方面,氢能源汽车完全具有叫板甚至碾压纯电动车的优势。

不过,无论是相对于插电混动还是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都没有先前的规模推广优势。大面积的推广需要大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辅助,而大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又以大面积的推广为前提。私人投资者很少会在未来技术路线不明确的情况下,贸然一掷千金。只有政府才能够不计成本,迅速推动充电站,或加氢站的建设。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与日本安倍政府的氢能源社会不谋而合,也难怪首辆marai的车钥匙会交给安倍。

智能汽车——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的对比方案

其实,历史总是极其相似。关于汽车行业的未来技术路线之争从未停息过。一百年前,汽车行业也曾群雄并起,百家争鸣。蒸汽机汽车,内燃机汽车,电动汽车,那时也是三分天下。最终,内燃机汽车在技术进步方面抢先取得突破,最终赢得先机,独占市场。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lug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纯电动汽车(Battery Electric Vehicle),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这几种新能源汽车技术,到底哪一个会成为未来的主流,绝不是仅仅探求哪一个最适合汽车技术的问题。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市场政府的政策,能源开发冶炼的技术,电网的发展速度,电池储能技术,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最终走向。无论未来新能源汽车是一家独大还是三分天下,我们的汽车生活都将产生巨大变化。

相关文章

智能汽车——新型石墨烯/聚噻吩超级电容器研究方案

智能汽车——串联混合动力的优缺点

智能汽车——为何有充电桩电动车还充不上电?
相关资讯
工业富联2025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AI驱动云计算业务爆发式增长

工业富联(601138.SH)于7月7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达67.27亿至69.27亿元,同比增幅47.72%至52.11%;上半年净利润区间为119.58亿至121.58亿元,同比增长36.84%至39.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动能更强,二季度同比增幅达57.10%至61.80%。

专为安全而生:意法L9800八通道车规驱动器解析与竞争优势​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对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车身控制系统、热管理模块等关键功能需满足严格的功能安全标准,同时面临紧凑化设计挑战。意法半导体推出的L9800车规级8通道低边驱动器,正是为解决这些核心需求而生的创新解决方案。

联电加速高压制程与先进封装布局,携手英特尔、高通突围成熟制程竞争

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联华电子(联电)近期在高压制程技术与先进封装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2024年投入156亿新台币研发资金,重点攻关5G通信、AI、物联网及车用电子所需工艺,同步推进12nm/14nm特殊制程及3D IC封装技术。

历史新高!DISCO季度出货首破900亿,AI驱动半导体设备需求火爆

东京,2025年7月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供应商DISCO公司近期发布关键运营数据:其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5自然年4月至6月)的非合并出货金额达9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9亿元),不仅实现了同比增长8.5% 的稳健势头,更成功超越2024财年第三季度(2024年10月-12月)创下的908亿日元记录,登顶公司单季出货额历史峰值。这标志着DISCO在过去六个季度中第五次录得增长,展现出强劲且持续的业绩韧性。

蓉城聚势!AI芯算驱动,2025成都西部电博会7月9日盛大开幕

2025年7月9日至11日,一场引领西南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风向的盛会——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将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璀璨启幕! 本届展会深度契合时代发展与产业升级脉搏,匠心布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特种电子、数字产业、机器人等核心主题展区,并特设西部地区创新成果专区。十余场高规格专题论坛、500+专家学者前沿洞见、500+优质厂商创新成果展示、超20000名专业观众共聚一堂,海量创新方案与新品首发、精彩活动轮番上演,共同铸就这场融汇前沿智慧与澎湃创新的西部电子信息领域年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