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2 阅读量:77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归根结底,此轮电力体制改革就是要同时发挥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高效的电力运行新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生产一直在计划模式下运行,由政府根据电力供需形势编制年度发电计划方案,对电力供应进行宏观调控。发电计划在维持我国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电力有序生产、促进电力工业平稳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电力供需形势趋缓,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推进,严格按照发电计划进行电力生产的必要性已经逐步弱化。
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简而言之就是允许发电企业直接参与竞争,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获得发电量,并逐步扩大市场化电量的比例,实现电力电量平衡从计划手段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市场手段为主。同时,通过保留部分发用电计划,一是保障居民、农业和重要公共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用电需求,二是确保维护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稳定运行,三是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依照规划保障性收购和消纳。那么,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又将带来哪些好处?
一、用好“看不见的手”,高效配置电力资源
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工具。在保障公益性用电和调节性发电的基础上,通过在发用电两侧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合理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还原电力企业、消费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电力的商品属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形成正确的电力价格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化的条件下,价格由供需双方根据自己的成本和用电价值,互相竞争共同形成正确的价格信号,使发电企业和用户根据价格信号进行决策,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电企业可以在高电价期间多卖,低电价期间少卖;用户在高电价期间少用,低电价期间多用,从而提高用电效率和减少用户用电支出,进而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同时,市场化的电价可以体现不同时段和不同区域的电力供求状况,从而引导发电投资合理流向不同区域,优化电源建设布局;用户也可以根据电价的高低选择不同的落点,优化工商业用户资源投入。
有效引导发电企业降低能耗水平,提高电力生产效率。现行发电计划模式下,每个省内电厂的年度发电量基本相同,发电企业的经营效益主要由发电计划决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的主观能动性较弱。改革后,发电企业的发电量不再受到计划限制,发电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成本相互竞争,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价低者胜。相比现在的计划模式,更能促进发电企业主动改善经营水平,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能耗水平,最终达到降低电力生产整体成本的目的,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二、用好“看得见的手”,保障基本供用电需求
有序推进是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正是遵循了渐进性的改革规律,才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我国电力行业是一个具备高度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领域,在引入“看不见的手”以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居民、农业和重要公用事业用电的安全性和价格的合理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以及兼顾节能减排,保障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电力体制改革需要在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的系统统筹下,有序地、逐步地引入“看不见的手”,最终形成适合我国实际发展需要的电力体制机制。
保留公益性用电计划,保障居民、农业和重要用户用电。我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长期以来,对于涉及民生、社会服务的基本用电需求,一直是通过价格管制来保障的。一旦完全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用电价格,这些用电价格极有可能明显上涨,影响人民日常生活。本次改革中保留了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重点用户的发用电计划,继续执行政府定价,并通过实施有序用电方案,优先保障公益性用电,从而实现保障民生的目标。
保留调节性发电计划,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多发满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市场发展的基础。因此,基于电力特性,发电侧必须与用电侧相匹配,通过保留电网运行所需要的调峰调频发电计划,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我国能源需求压力巨大,环境污染严重、雾霾频繁发生,对节能减排和治理大气污染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已向国际社会多次承诺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受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经济特性影响,其发电价格较高,难以与火电等传统能源同台竞争。因此,改革方案中保留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计划,继续执行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并将进一步挖掘系统调峰潜力,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多发电,发满电,持续健康发展。
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是我国电力运行由传统的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过渡的创造性路径,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电,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用电计划的有序缩减,将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扫除体制障碍,促进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进。
相关阅读:
士兰微于7月14日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区间为2.35亿元至2.75亿元,较上年同期成功逆转亏损态势,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转折。同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2.4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0.18%至121.88%,凸显业绩增长的强劲势头。这一积极变化标志着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的战略转型初见成效,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生成式AI音频处理、沉浸式音效和软件定义汽车的快速发展,传统单核DSP已难以满足指数级增长的计算需求。OEM厂商面临多核硬件设计复杂、软件开发周期长的双重压力,尤其是跨核数据同步和资源分配难题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亟需通过底层架构创新实现性能与开发效率的平衡。
2025年7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新思科技(Synopsys)收购ANSYS股权案。这项价值350亿美元的交易在获得美国FTC批准后,最终通过中国反垄断审查,标志着全球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与工业软件领域最大并购案取得关键进展。
在追求极致轻薄与强劲性能的便携设备浪潮中,电源管理芯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方案往往在功率密度、效率与复杂功能集成之间难以取舍。MPS芯源系统(NASDAQ: MPWR)近期推出的MP2764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以其突破性的集成度与灵活架构,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游戏掌机等便携设备提供了高性能、小尺寸的电源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
2025年7月14日,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联合半导体技术厂商Qorvo共同发布技术电子书《10位专家畅谈电机控制基础》。本书聚焦电机控制设计的核心挑战,集结行业专家对控制方法、能效优化及集成化方案的深度解析。伴随移动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效电机系统已成为工业设计的战略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