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发布时间:2016-02-2 阅读量:216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15年,是互联网品牌电视热闹非凡的一年。但凡有些“资本”的互联网企业,或自身优势,或整合优势,纷纷扛起互联网的旗帜,闯入互联网电视圈,试图在这块大盘子中分得属于自己的一块蛋糕。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电视行业的鱼龙混杂,怎么区分一台电视的性能差别了,看主芯片的选择可以有个基本直观判断。

在目前推出的互联网智能电视产品中,包括小米电视3、乐视超级电视3、大麦分体电视D55s、联想17TV、CAN F55(CIBN品牌电视)、暴风超体电视55B、PPTV 55T、康佳KKTV、创维酷开、TCL爱奇艺TV+电视、海尔模卡电视(MOOKA)、海信VIDDA电视、长虹CHiQ电视等等……光列举就已经一口气说不完了,要想在这琳琅满目的互联网智能电视产品中屡清头绪,对于一些用户而言,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您可以通过各款电视产品所采用的电视“芯片”,来做一个直观的辨别。尽管不能以点概面,但电视芯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视性能的基本素质。

上游芯片阵营介绍

在智能电视领域,上游芯片如晨星(MStar)、晶晨(Amlogic)等企业,都在在该领域中参与竞争。晨星方面,通过对晶元工艺的提升、散热系统的改 良、运算能力的提高,使得SOC 内置高性能OTT图像处理引擎成为可能。在新一代的Mstar系列产品上,晨星导入了为解决这些痛点而研发的4K臻彩图像处理引擎Pro,为图像呈现真 实、细腻、流畅的画面感,带来多姿多彩的观看体验。据悉,晨星(MStar)将在年后推出其2016年全新的电视芯片,号称目前业界最高性能的芯片,我们 拭目以待吧!
  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晨星(MStar)半导体
 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晶晨半导体副总裁严海容曾表示,智能电视渗透率将达90%,客厅智能运营大战刚刚开始,面对下一代智能电视,晶晨将奉献一体式、分体式、插卡式芯片对智能电视进行升级。

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电视所采用的芯片方案,大部分出自这两家上游企业。如MSD6A928(MStar)、MSD6A828(MStar)、MSD6A918(MStar)、Amlogic T866。

主流配置担当 晨星MSD6A928

MSD6A928是MStar晨星2015年曝光率最高的电视芯片,没有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在售的最强电视芯片之一。这年头,你要不用个928的芯片,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智能电视。

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这款芯片采用基于ARM Cortex-A17架构的四核处理器,采用Mali T760 MP4四核GPU图形芯片,支持H.265硬解码,性能堪称彪悍。即使如此,相比智能手机芯片依然落后了整整一代。但对于当前的智能电视来说,已经是极为 彪悍的了。相对于MSD6A918来说,此方案在硬件性能上有相当大提升, MSD6A928是目前MStar安卓方案中(电视产品)性能最强的,但芯片价格也相对较高。采用这款芯片的代表电视产品有乐视超级电视第3代、小米电视 3、小米电视2S、PPTV 55T等热门高端机型。

CPU:A17 Qual core

GPU:Mali 760 Qual core

DDR:3GB

主频:1.8GHz(市面上主流为1.4—1.7GHz)

Android 4.4

Input:HDMI 2.0 UHD 60Hz

Output:UHD 60Hz
 

抄道64位捷径 晨星MSD6A828

MSD6A828是MStar为中端电视提供的芯片,采用基于ARM Cortex-A53架构的64位四核处理器,Mali 450 MP4四核GPU图形芯片,支持H.264、VP9、H.265等全4K格式硬解码,特别支持H.265 4K2K@60Hz 10bit超高清解码,支持高动态范围HDR,支持最新的HDMI2.0a规格,通吃所有4K片源。采用这款芯片的电视产品有创维酷开U50/U55C、 微鲸一代55吋4K智能电视、CAN F55(CIBN品牌电视)等。
 
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Android 5.0

CPU: Contex A53 四核

GPU: Mali-450mp4

H.265/VP9

Embed DTMB/DVB-C

USB3.0、USB2.0

HDMI 2.0

4K*2K/60HZ

BGA封装

上一代旗舰 晨星MSD6A918

MSD6A918是MStar晨星上一代旗舰级电视芯片,采用基于ARM Cortex-A9架构的四核处理器,搭配的GPU是Mali-450 MP4四核图形芯片,能够完美的支持H.265硬解。H.265 是 H.264的全面超越改进版,有诸多优秀的新特性,其中保证同等画质下体积更小,占用带宽更少。采用这款芯片的电视产品有创维酷开T55、小米电视2、松下TH-55CX500C、乐视S50Air等等。

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Mstar 6A918特点:

1、四核1.5GHz CPU核心,可以保证智能系统的流畅运行;

2、首款支持4K视频的首选编码格式H.265,大幅节省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

3、集成了17种画质增强技术,不像高通处理器那样还需要外加图像处理芯片;

4、集成电视机必备的多项功能,简化电路设计,节省制造成本。由此可见,Mstar 6A918不光是一颗高性能的电视芯片,还是专为4K电视而设计的芯片。

分体电视专用芯片 Amlogic T866

2015年4月13日,晶晨半导体(以下称Amlogic)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首款4K插卡式智能电视处理器解决方案——T866(主芯片)+T101。这一解决方案主要功能是基于Amlogic T866芯片。

Amlogic T866 SoC采用台积电28nm HKMG先进工艺,集成了4核ARM Cortex-A9 CPU和8核Mali-450 图形处理器,支持包括H.265在内的全格式4K硬解码,并通过第四代ACM图像增强引擎提供给消费者影院级视觉体验。T866拥有以下主要优势:
哪个是智能电视最强心脏?电视芯片阵容大揭秘

1、先进制程工艺,更强性能、更低功耗:T866采用28nm HKMG工艺,与40nm工艺相比,整体性能提升45%,漏电流减少40%,区域密度增加100%,确保复杂系统在高频率下更好的稳定性。

2、高性能CPU/GPU:目前市场上智能电视跑分普遍在20000分以下,T866跑分在31000分,整体性能得分超出50%;其中,2D、3D绘图数据超过1万,这一指标是其它同类方案的近3倍, 能够为游戏等复杂应用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输出极致视听体验:支持包括H.265在内的全格式4K硬解码,HDMI2.0接口,为消费者带来60帧4K超清体验;同时,还支持Dolby,DTS , SRS,DivX HD以及提供第四代ACM图像增强引擎,实现高保真音频完美还原和影院级视觉体验。

4、HDMI 2.0的接口,使4K显示能完美呈现。

采用这款芯片的电视产品有海尔“魔卡电视”(海尔阿里电视二代),大麦“分体电视”D55s、暴风超体电视55B以及TCL TV+游戏电视机。


推荐阅读:

传说集齐这七大智能手环,就能练就运动boy

具有数据分析功能的TI CC2541 电子秤

原始时代有龟壳,智能时代有BLE动作模式搜集方案

相关资讯
面板双虎6月营收承压 大摩预警第三季度价格疲软延续

中国台湾面板大厂友达光电与群创光电相继公布2025年6月营收数据,显示行业整体仍面临下行压力。友达光电6月合并营收为219.2亿元新台币,环比下滑9.3%,同比减少13.1%。群创光电当月营收185亿元新台币,较5月微降1.14%,同比略减1.23%。

三星显示加速推进,为苹果可折叠iPhone铺平OLED道路

全球显示技术领导者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已正式启动为苹果公司(Apple Inc.)专属可折叠iPhone打造OLED显示屏的生产准备工作。据悉,这一关键举措的核心是在其韩国忠清南道牙山的A3工厂内,建设一条专为可折叠面板设计的全新生产线。消息人士透露,该产线所需的关键设备更换与调试工作已于2023年下半年全面展开,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进入最后的冲刺与收尾阶段,为后续的批量试产和最终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赛力斯2025上半年预盈超27亿,净利润同比劲增最高近97%

7月10日,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赛力斯集团(601127.SH)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1至6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7亿元至32亿元之间,相比上年同期的16.2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66.2%至96.9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联发科Q2营收突破1500亿台币,AI与定制化芯片驱动未来增长

联发科技(MediaTek)公布2024年6月合并营收达564.34亿台币,强势重返500亿大关,创下近33个月新高。该业绩较上月增长24.9%,同比提升30.9%,显著拉动第二季度整体表现达标。

革命性零恢复特性!Nexperia发布1200V SiC二极管攻占工业能源市场

在全球能源效率需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宽禁带半导体技术迎来爆发式增长。Nexperia作为功率电子领域的领先企业,近期扩充了其碳化硅(SiC)产品线,推出两款1200V/20A规格的肖特基二极管——PSC20120J与PSC20120L。这两款新器件瞄准工业级高能效应用场景,为解决高功率系统能量转换损耗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