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负电压电源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6-03-9 阅读量:277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随着电子技术的提高,以及电子产品的发展,一些系统中经常会需要负电压为其供电。如何产生一个稳定可靠的负电压已成为设计人员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将给出几种目前市面比较常见的负压方案,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案。

一、工频变压器输出正负电压

图1:工频变压器正负输出电源

各位看到图1的电路是否有很强的亲切感,是否能想起大学时接触电子设计时的情景?此经典电路优点比较明显,电路结构简单、极低干扰噪声、稳定性好;同时此电路也有缺点,输入交流电范围窄(一般是220VAC±5%),体积重量大;虽然此电路缺点明显目前还有一些应用采用此方案设计。此方案主要是利用变压器产生负电压在通过线性稳压器7905进行稳压。

二、电源模块输出负电压

由于电子元件制造工艺技术越来越好,能量损耗越来越低,这样一来越来越有利于电源的模块化发展。而且在设计上也能做到小型化,轻型化设计。

1、非隔离负压输出负电压

图2:非隔离稳压输出模块

图3:非隔离模块的正输出与负输出接法

如图3所示,此电源模块应用与常用的LM7805类似,而且不需要安装散热片。如上图,我们需要正负电压给运放等供电时,只需要两个ZY78xxS-500电源即可实现。

2、隔离电源模块输出正负电压

图4:隔离电源模块正负双路输出

图5:E_URADD-6W电源典型应用

在电力、工业、通讯等对抗干扰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需要对电源进行隔离处理来隔离从总电源端的干扰。此种应用时如果需要用到负电压,可以直接采用隔离电源模块直接输出正负电压给系统供电。

三、Buck-Boost拓扑设计输出负电压

除了采用隔离模块方案,我们还可以选择芯片自己设计负压电路,此处我们介绍一下较容易设计的非隔离负压输出Buck-Boost电路。如图6此电路只需要主控芯片、电感、电容等芯片,目前MPS的DC-DC电源芯片都支持Buck-Boost的设计结构,可以根据不同输出电流选择合适型号。

图6:Buck-Boost拓扑原理

从图6的拓扑中可以看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极性是相反的,因此Buck-Boost拓扑结构又简称为倒相拓扑。图7是采用MP2359DT设计的-15V电源电路,MP2359DT是采用SOT23-6的封装,整个电路占用PCB面积较小。

图7:MP2359负电压输出电路

负电压设计方案多种多样,哪一个方案适合你的设计,还是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应用、不同技术要求而定。周立功旗下的致远电子拥有10多年的研发经验,可以提供多种负压产生方案的选择。周立功代理的MPS电源产品线,也有大量的DC-DC芯片可以选择。芯片耐压从5.5VDC覆盖到100VDC,输出电流从 0.1A覆盖到25A,给你提供宽泛的选择。

推荐阅读:

高可靠性电源设计方案必不可少的11个要素

高性能多核DSP的电源设计方案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Mouser Talks Tech专访FIRST®创始人Dean Kamen

在这场独家专访中,Kamen深入探讨了FIRST在激发学生热情,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贸泽推出全新安全资源中心 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数字防御知识

生成式AI正通过大规模制造个性化、语法准确而且符合情境的攻击来重塑网络钓鱼格局。

氮化镓如何重塑电机控制格局:效率、密度与响应的全面突破

本文将分析氮化镓在电机控制方案中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通过提升效率,减小体积等方式,为电机驱动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