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福利: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详解

发布时间:2016-05-24 阅读量:136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刷卡,比如上公交刷公交卡、上地铁刷地铁卡、出门在外住酒店时,也有一张小小的房卡用于刷卡开门。那么这个刷卡的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就要提到射频识别(RFID)技术了。
 
一、什么是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技术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条形码、磁卡等接触式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可实现非可视、多目标识别,具有防水、防磁、寿命长、容量大、无机械损耗、信息可加密、内容可更改等优点。如今RFID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常见的如公共交通、门禁管理、二代身份证、公共食品药品卫生管理等。如图1所示都是我们平常经常看到的一些非接触式卡,这些都是RFID技术的运用。
 
图1:生活中常见的非接触式卡
 
二、RFID读写卡原理
 
RFID读写卡工作频率范围为10~15MHz,通常工作选用的频率为13.56MHz。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工作次序通常有两种时序:一种是读写器先发言(RTF,Reader Talk First):另一种是标签先发言(TTF,Tag Talk First)。RTF方式:电子标签只有接收到读写器特殊命令才发送数据。TTF方式: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的能量场主动发送自身系列号。TTF方式的射频标签具有识别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需要高速应用的场合。另外,TTF方式在噪声环境中更稳健,在处理标签数量动态变化的场合也更为实用,因此,更适于工业环境的跟踪和追踪应用。
 
RFID天线系统包括读写器天线和标签天线,即一个读写卡系统包含两个部分:非接触式射频卡(PICC)和阅读器(PCD),其中PICC也叫射频存储应答器。他们之间交换数据是通过ISO/IEC 14443 TYPE A和TYPE B接口来进行的。下面分别简述二者的工作原理。
 
三、非接触式射频卡工作原理
 
非接触式射频卡由时钟提取、分频链、序列电路、密勒码产生器、整流器、调制器、电源管理、存储器几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非接触式射频卡内部电路框图
 
电子标签与读写器采用电感耦合方式进行能量传递与通信。读写器的天线线圈产生高频强电磁场,磁场穿过线圈的横截面和线圈周围空间,使得靠近读写器天线线圈的标签天线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压。整流电路将耦合的射频(13.56MHz)信号进行整流并经滤波电容C2平滑后,电源管理电路将在电源电压达到内部电路工作电压时激活卡内电路, 13.56MHz信号被分频链电路分频,可产生通讯所需的时钟,此时钟即是数据传送的波特率。如果希望将分频系数定为 128、256、1024、2048、4096或8192,则需预先选定。存储在ROM中的信息(64位)经读出后,可通过Miller码产生器产生Miller码,同时可用该Miller码进行负载调制,并将存储信息送出。
 
三、读卡器工作原理
 
读卡器由发送和接收两个部分组成,下面分别简述这两个部分的工作原理。
 
发送:射频RF信号从PCD基站芯片的引脚TX1和TX2输出,可以直接驱动天线线圈。调制信号及TX1,TX2输出的射频信号类型(已调或无调制载波)相位关系均可由PCD基站芯片相应的寄存器控制。
 
接收:通过天线接收来自非接触式卡的调制载波信号,载波解调采用正交解调电路,正交解调所需的I和Q时钟(两者相差为90°)可在PCD基站芯片内产生。解调后由所得副载波调制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相关电路,判决电路进行副载波解调,其中放大电路的增益可由PCD基站芯片的相应寄存器的设置来控制。
 
四、读卡器与非接触式卡之间的交互过程
 
PCD发送REQUEST命令给所有在天线场范围内的非接触式卡,通过防碰撞循环,得到一个卡的序列号,选择此卡进行鉴别认证,通过后对存储卡进行操作,如图3所示。
 
图3:PCD和PICC之间交互过程
 
PCD用随机数、卡的序列号和密钥进行加密,采用三次认证过程,如图4所示。
 
图4:PCD和PICC认证过程
 
A. B发送随机数RB.;
 
B. A发送TokenAB到B;
 
C. B接收到报文TokenAB后,对加密部分进行解密,并验证标识符B和随机数RB的正确性,验证在A发送到B的RB与包含在TokenAB中的随机数是否一致;
 
D. B发送TokenBA到A;
 
E. A接收到报文TokenBA后,对加密部分进行解密,并检查随机数的一致性。

相关阅读:

基于RFID+ZigBee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RFID也来抄表,无线智能电表设计方案
相关资讯
贸泽电子Mouser Talks Tech专访FIRST®创始人Dean Kamen

在这场独家专访中,Kamen深入探讨了FIRST在激发学生热情,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 (STEM) 领域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贸泽推出全新安全资源中心 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数字防御知识

生成式AI正通过大规模制造个性化、语法准确而且符合情境的攻击来重塑网络钓鱼格局。

氮化镓如何重塑电机控制格局:效率、密度与响应的全面突破

本文将分析氮化镓在电机控制方案中的核心优势,揭示其如何通过提升效率,减小体积等方式,为电机驱动系统带来质的飞跃。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