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低功耗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导航系统

发布时间:2016-07-26 阅读量:53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众所周知,GPS系统定位需要目标与轨道卫星之间保持视距,而卫星发射的信号到达地面时比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因此当我们处于室内或建筑物中,无线信号无法与客户端设备直接传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地铁或者商场开启百度地图时,手机往往会提示信号弱无法导航。为了解决路痴群众在车站、商场等室内环境的迷路问题,小编通过整理,向大家介绍以下三款适用室内的定位导航系统。 
 
一、淘方案展示的美迪索科HiBeacon室内定位系统

HiBeacon室内定位系统,主要采用蓝牙技术,进行室内定位,因其具有部署方便,系统成本低,支持手机终端,高精准等特点,为与位置服务应用(LBS APP)相关的厂商提供室内定位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和大众的定位需求。可广泛应用于室内精准定位、室内地图浏览、客流监控与统计、人员物品管理、社交网络平台、大型公共场所室内精准导航等领域。
 
淘方案展示的室内定位方案
 
产品特点:
1.部署方便,即贴即用
2.系统构建成本低
3.支持手机终端
4.高精准定位,采用高精度双模定位(蓝牙+超声波),定位更新速率为1~3次/秒
5.室内地图浏览,在展馆、机场、商场、实现实时定位,提供展馆展品介绍、机场引导用户办理手续,导购服务等等
6.客流监控与统计,大型活动场所以及大型商场实时对人流量大监测与统计
7.社交网络平台,实现名片交换、微博推送、类似微信进行交流互动,可以扩展人脉与朋友圈
8.大型公共场所室内精准导航,通过精准定位,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精确定位到,为救援赢取宝贵时间
 
二、矽睿科技高精度室内定位导航系统
 
这款室内定位解决方案结合使用惯性导航和无线定位技术,具体原理为利用人员行走过程中加速度的周期性变化,进行步频检测,之后使用运动模型进行步长估计得出前进距离。惯性导航可以给出从某一时刻开始的相对运动信息,并可辅以气压计以修正目标高度。有效解决了无线定位系统中信号覆盖范围的问题,并在大幅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保持较低的系统成本和功耗。
 
高精度室内定位导航系统
 
产品特点:
1. 高精度:典型值1-3米
2. 高可靠性:不受建筑环境环境影响,抗电磁辐射干扰能力强
3. 高可靠性:模块整体防溅水,抗摔落
4. 低功耗:典型连续工作时间>8小时,最长可达12小时
5. 便携:典型重量400g(具体型号重量与电池容量有关)
6. 用户友好:初始布置简易,硬件成本低,后续维护简单
7. 系统可根据用户需求高度定制化
8. 矽睿科技持续提供后续技术支持
 
三、Marvell Wi-Fi与蓝牙结合的混合室内定位方案 
 
它可以用一个APP实现距离和角度的同时测量。在家里不同的房间,在零售店,在公司每一个会议室,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室都可以测量出来。之后加入传感器信息,就可以判断出人所在的位置,如果小孩、老人跌倒了,可以马上定位。目前,这款Wi-Fi与蓝牙结合的室内混合定位方案已经可以做到1 米之内的定位精度并已经可以投入实际使用。
 
混合室内定位系统
 
随着更多新型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设备的性能飞速增长和基于位置感知的应用的激增,位置感知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公众场所如酒店、超市、休闲场所等,都朝大型化、专业化发展,逐渐形成大的商圈。但是也给客户带来了少许麻烦,比如说停车难、找所需的商品难等,同时公共安全和应急疏散也面临挑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地图及导航类软件将进入室内导航的新时代。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