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关键点: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6-08-1 阅读量:110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为了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工作,必须有合适的、稳定的静态工作点。但是,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静态工作点。因此,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放大电路的多项重要技术指标与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密切相关,如果静态工作点不稳定,则放大电路的某些性能也将发生变动,因此,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工作,必须有合适的、稳定的静态工作点。但是,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静态工作点。对于前面的电路(基本共射放大电路)而言,静态工作点由β和ICEO决定,这些参数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

在单电源供电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电源电压UCC和极基偏置电阻RB确定后,基极偏置电流IBQ=(UCC-UBE)/RB也固定了。但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静态工作点Q将会随之移动。因为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参数ICBO、ICEO、β均增大,输出特性曲线向上平移,静态工作点沿负载线上移,最后均集中反映在IC的增大上,如图1所示虚线所示。工作点由原来的Q点移动到Q’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2所示。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图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a)分压式偏置电路

(b)直流通道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