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存储在安防行业的应用方案

发布时间:2016-10-24 阅读量:1227 来源: 发布人:

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的广泛影响下,安防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机遇与挑战。科技在发展,要想站在技术前沿上抓住机遇,必然要对自身的技术有较深的造诣。自云计算出现以来,整个安防行业对云存储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有着不同程度上的依赖。那么,云存储在安防行业上有着怎么样的运用呢?

受到云计算的影响,数据中心对云计算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从而延伸出云存储。EMC、IBM、NetApp、HP等存储厂商对云存储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尽管差异依然存在,但云存储确实为存储行业带来了新的革命。

“现在,云存储的行业标准不统一,一直使用某些标准,比如FC、iSCSI、NAS和的SCSI,SCSI因为局限性已经过时。而基于互联网架构的iSCSI越来越引人注目。”isto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景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同时,在实施云存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即便如此,云存储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定能给存储厂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价值。


    安全性成首要挑战

去年,上海电信和EMC在数据中心方面有所合作,并推出了E云服务,通过这种合作实践表明国内云存储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近来,EMC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卓越研发集团主席范承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笼统来说,任何一个新概念在开始推广时都会面临挑战。尤其是云存储,要把大家的信息放在云存储中会有一个信任的过程,大家对云的安全性抱有怀疑态度,这是挑战之一。存储厂商要使得大家对你的服务有足够的信任,觉得上你的服务是安全的,不会被窃听,不会被欺骗,而且你的服务会一直在。过两年,当用户的电脑真坏了时,你这个服务依然还在。云存储服务的长期性能够给用户带来信任感,这要求存储厂商必须要做到的。”

依据国内专业调研机构CBIResearch相关数据表明:目前,大约有80%左右的企业不愿意将企业内的业务数据放在公有云上,主要是从数据安全性的角度考虑。isto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景聪也指出:“云存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是网络的安全性。许多企业客户甚至个人使用者都还有疑虑,如果云服务要大举提供,这个是比较担心的部份。”

    服务存在收费问题

另外,国内的企业观念更习惯于花钱购买硬件产品而非服务。目前85%左右的中小企业在存储采购只有12%的水平,可见,采购云存储能力非常低。

对此,范承工强调说:“互联网服务大家比较习惯于免费,运营模式基本上是依靠广告支持。但是在做云和云存储时,广告支持模式很多时候并不一定非常可行。因为刚才提到的第一条就是要使信息做到绝对可信,而客户一旦做了广告,互联网广告能够赚钱就是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挖掘,才可能做出大家会关心的广告,可见,你要搜索一条信息就会提供给相关的广告,肯定它要挖掘你的信息,但是为了保证信息安全,我们承诺不会看用户的信息,用户的信息都会加密。显然,这就和广告支持模式有点背道而驰。同时,要支持这朵云也是需要真金白银的,比如说现在我们和电信推出的服务只有一个免费的产品是属于体验级的,其他主要的产品都是必须收费。要让顾客在互联网上接受收费的概念,这就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调整顾客的消费观念。”

除了存在安全性和收费问题之外,Emulex亚太区营销总监骆修豪指出云存储在业内广泛普及之前需要解决可用性、难以集成到现有IT架构中、缺乏定制灵活性、必要时需要在内部进行重新集成和市场不成熟的问题。

另外,istor黄景聪补充道:“带宽不足也是影响云存储部署。但这个问题正在被逐渐解决,将来就不会再是问题。”

    云存储的优势明显

随着数据中心环境的演变,基于垂直的、传统固态孤岛型的应用正在转变,而服务器虚拟化带动数据中心应用在转变,NetApp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文俊认为这样的转变还会加快。他明确指出:“存储逐渐成为测试开发、容灾备份、数据连续性、归档等多应用架构。数据中心在发展中要求其架构能满足多应用、多租户、多层、多点、安全、可预测、高效、自动、可靠等云的架构的发展。”可见云存储的优势也同样可以得到体现,但要打造出云存储的生态系统还是需要更长的时间。

Emulex骆修豪介绍说,云存储是一种新的存储新模式,利用由商品化存储设备组成的存储池。云存储使用户可以提供由成本更低的存储设备组成的虚拟存储池,进而实现“边增长边付费”式扩展。云存储支持两种实施模式:公共云(PublicCloud),由第三方作为一种服务提供存储,在异地存放数据。用户不能控制也不了解云中使用的技术。私有云(PrivateCloud),在企业自己的数据中心内构建弹性存储池并由企业控制。企业的IT人员可以全面控制并了解所使用的技术。

同时,他强调说:“云存储的发展是受几个优势推动的,首先是部署简单而且快速;其次是”边增长边付费“的弹性;其三是很低的每月费用,管理成本更低,因为需要的IT人员数量更少;其四是提供最新的功能;其五是增强共享系统、应用和信息的能力。”

当然,“云”同时也意味着虚拟化,而采用虚拟化技术,配合例如自动存储分层、自动精简配置等必要的工具,可以应对自动化的共同复杂任务,从而使系统能够在正确的存储资源,以合适的时机,自动迁移工作量。

对此,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业务集团存储事业部总经理曹振强对云存储的优势有着更深的理解,“通过实时信息服务,企业用户能够获得出色的灵活性。因为‘云’本身就具有容易扩展的特性,客户可以动态、灵活地进行大规模扩充,因此部署新的存储容量和服务将变得更简单。‘云’还可以根据管理员设立的政策来执行智能化、自动化的自我配置。同样,通过取消繁琐的运行任务以及治理更少的逻辑设备,IT治理员的工作也将变得更加简单便捷。‘云’还可提供动态的可扩展性,实现非破坏性的增长和升级。其中系统可以自动地重新自行配置,以响应组件的添加或删除。无论系统规模的大小,‘云’都能允许IT管理员对资源进行集中治理,而不是分别去管理数以千计的资源。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