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网红单车”摩拜的技术原理,及它会是下一个“独角兽”?

发布时间:2016-11-9 阅读量:818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ywen

在共享经济大潮奔涌中,单车成为了新的风口。而摩拜单车,无疑是现在站在资本风口上最出名的“猪”。



10月16日,“摩拜单车”在深圳市区投放了第一批1000辆单车并开始试运营,摩拜单车App也开通了深圳地区的服务。自此,深圳街头多了很多橙色单车,朋友圈也不乏好奇尝鲜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摩拜”行程。



摩拜单车受欢迎,部分原因是摩拜单车的模式很轻,没有固定停车桩、不用办卡,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解锁自行车,到目的地后,只要把车停在不会被城管拖走的位置,就能完成还车步骤。换车后手动上锁,结束计费。自行车内置的GPS会显示定位,方便下一个用户找到。为了降低寻找的时间成本,摩拜也鼓励用户上传停车位置的照片。



一句话来说是,有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借车的全流程,预约功能也彰显了人性化的互联网服务。轻使用模式,在技术上相对于传统的定点桩位公共自行车要求更高。摩拜单车身上究竟有哪些技术原理?我们从一份疑似摩拜单车的项目方案资料说起。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方案要求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包括车载公共自行车智能控制器、车载唯一标识二维码、手机APP、后台管理系统等,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载物联网控制器是高度集成GPS定位、移动通信、电子自行车锁、蓄电池、动能充电装置于一体的公共自行车智能控制装置;所述的车载唯一标识二维码包含了自行车的唯一标识码和后台访问系统等信息,通过手机APP扫描该二维码可以实现车辆识别和自动开启电子锁,方便用户使用;所述的手机APP是利用智能手机开发的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借车、还车、查询、预约、电子支付等功能;所述的后台管理系统是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用户管理、车辆管理、自行车锁的开关控制、自行车行驶位置跟踪和管理、自动计费、支付和结算等功能。



2.如要求1所述的车载公共自行车智能控制器,包括中心控制单元、GPS定位模块、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机电锁车装置、电池、动能发电模块、充电管理模块、车载加速度计等, 其特征在于:中心控制单元是本控制器的控制中枢,通过无线移动通信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连接,把从GPS定位模块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后台管理系统;根据开锁指令控制机电锁车装置,接收到机电锁车装置的开、关锁的状态信息后,通知后台管理系统;根据充电管理模块的电量数据,动态调整动能发电模块与车轮的接触松紧。


3.如要求2所述的机电锁车装置,包括电子控制模块和机械锁模块, 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后台控制系统发来的开锁指令时,车载中央控制单位触发电子控制模块,开启机械锁的控制插销,用户可以手工开锁,开锁成功后,触发电子控制模块的开锁成功开关,通过中央控制器通知后台管理系统开锁成功;当用户锁车成功时,触发电子控制模块的锁车成功开关,通过中央控制器通知后台管理系统锁车成功。


从以上技术资料看,摩拜单车这一类型的互联网自行车虽然掘弃了传统单车桩,但单车桩的功能是具备的,它把单车桩的功能集合到了自行车本身设备上,这就造就了摩拜单车备受吐槽的笨重车身,而且单车成本高达三千元。

备受用户吐槽的还不仅仅是车身重,还有内置的GPS定位也时有Bug、车座不可调整高度、无车篮子,女式车把设计骑行不便等等。摩拜单车运营到目前,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作为行业的先锋,它遭受质疑是难免的。

这些质疑不足以影响摩拜在资本市场上屡屡被看好:摩拜单车于去年8月正式发布,短短一年时间已相继完成多轮融资。2015年10月完成愉悦资本领投数百万美元A轮;2016年中下旬完成熊猫资本领投、愉悦资本跟投千万美元级别融资;B轮之后,摩拜又迅速获得了创新工场的B+轮投资;9月30日,有消息称摩拜单车已完成超过1亿美元C轮融资。

10月13日,摩拜单车已经确认完成C+轮融资,BAT序列公司腾讯赫然在列。据悉,此轮融资的投资方还有高瓴、华平、红杉、启明创投、贝塔斯曼以及摩拜单车早期投资方。此外,还有美团创始人王兴的个人投资。虽然摩拜单车官方还未披露平台的最新估值,但从现在融资情况来看,摩拜单车距离“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创业项目)近在咫尺。

像摩拜单车这种如此备受瞩目的资本吸引能力的项目,想要分得一杯羹的竞争项目也不少。强手ofo也在不断进行融资扩张,这家早期成长在校园中的共享单车初创公司,现在已经走出校园,走向了城市街道和摩拜单车直接竞争用户资源。在北美,共享单车模式也已经初现苗头。就在本周,智能产品开发外包服务平台——快包就已经收到来自北美雇主的北美共享单车项目招募硬件软件工程师的项目需求。这一次,国内的共享单车走在了欧美国家的前面。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产物,处于我们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事物的创新发展更是有了无限的可能,摩拜单车身上打着互联网的标签,用互联网的模式给广大用户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立意是好的。不过,长期来看,这会是笔很慢的生意,目前离钱和批量满足用户需求还很远,我们还要期待摩拜单车们的继续努力。


相关资讯
智联未来座驾!中航光电上海车展解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矩阵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作为中国高端互连解决方案领军企业的中航光电(股票代码:002179),以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革新者的姿态,携五大核心技术体系亮相,构建起覆盖"车-路-云"全场景的智能出行技术生态。

秒级响应+精准识别:解析移远通信毫米波雷达的六大核心优势与市场前景

在智能汽车传感器领域,国产化突破迎来里程碑时刻——移远通信最新发布的77GHz毫米波雷达RD7702AC,以毫米级动作捕捉、多场景抗干扰和全链路国产化优势,率先打破外资品牌垄断格局。作为全球首款集成AR增强现实的脚踢雷达方案,该产品不仅将误触发率压降至0.1%以下,更通过岸达科技国产芯片组实现30%成本优化,同步拓展至舱内活体检测、侧门防撞等智能驾驶场景。在国产替代浪潮与4D成像雷达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这款"中国芯"传感器正加速重构车载感知市场格局,为智能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点。

工业级MEMS加速度计革新:IIS2DULPX如何重塑智能制造与资产监测?

意法半导体(ST)推出的IIS2DULPX工业级三轴MEMS加速度计,凭借其边缘智能、超低功耗与宽温域特性,正在成为工业自动化与资产监测领域的核心组件。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品对比、应用场景及国产替代潜力等维度,解析其如何突破传统传感器瓶颈,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

意法半导体2025年Q1财报:汽车芯片需求疲软致业绩"雪崩" 战略转型能否破局?

(都灵,4月24日)全球半导体行业标杆企业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NYSE:STM)今日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这家欧洲芯片巨头正经历周期下行带来的严峻考验。在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两大核心市场需求持续萎靡的背景下,公司多项财务指标出现断崖式下跌,引发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行业复苏节奏的重新评估。

广达37周年释放产业信号:数据中心投资潮下 高阶服务器制造版图重构

全球电子代工龙头广达电脑(2382.TW)在成立37周年庆典上释放重磅产业信号。董事长林百里向《经济日报》披露,企业已锁定美系四大云服务商(CSP)今明两年持续增长订单,并宣布启动"自主型研发"战略转型,剑指AI服务器千亿级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