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 工控自动化市场的发展方向初探

发布时间:2016-11-24 阅读量:3491 来源: 发布人:

工业4.0趋势下,全球涌现出了众多的自动化创业公司,但是它们的技术创新往往实现的是一个小众产品,受制于系统集成商,被变相“绑架”的事件屡见不鲜。同时,想押宝“自动化”赛道的投资人,也对于如何精准地判断自动化初创项目而迷茫。为此,我爱方案网快包通过平台工控领域的发包任务以及对行业人士的专访,深入解读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趋势、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三大创新方向


目前,全球即将迎来工业4.0时代,作为主要标志之一的工业自动化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创业方向。全球范围内,工业自动化领域主要出现了三类创新方向。


方向一:为新的制造和物流应用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入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新的技术提升。

主流案例:无线联网IC卡水表系统开发基于物联网的海洋环境基础设施耐久性观测与分析平台基于单片机的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案例分析:这一领域主要聚集了ABB、Kuka、FANUC、Kiva(被亚马逊收购)等众多自动化领域的巨头。对于欧美初创企业来说,这个领域启动资金需求大,论证和销售周期长,核心技术壁垒往往有限,很容易就会陷入比拼价格和性价比的局面。中小企业一般只做垂直领域细分工作,其他方面多以跨界合作为主。

方向二:视觉识别技术。即用计算机来实现人的视觉功能,也就是用计算机来实现对客观的三维世界的识别。

主流案例:无人机视觉识别避障基于ARM的工业视觉系统开发Windows环境下脑机接口视觉刺激器的设计

案例分析:工业自动化的另一个必备因素就是给机器人“装上眼睛”。以往的工业自动化场景机器人只需重复处理预设尺寸的物件。但是随着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物件的位置、摆放方向、种类、形状和大小也越来越多样,需要机器人有视觉识别能力。目前这一方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主要体现为是否能为客户提供达标的识别准确度和精度以及满意的性价比。

方向三:物件抓取技术。物件抓取方面,传统方法是通过真空吸盘或是机械爪来抓取物件,比如用真空吸盘吸附汽车玻璃挡风板等,但是目前还有大量的物件无法通过传统方法抓取,比如布料、水果、柔性电子器件等。布料遇到真空吸盘会透气、变形,而柔性PCB遇到真空吸盘则非常容易损坏,不能用传统方法抓取。现在的形势是通过静电吸附、传感技术等实现机器人对物件的抓取与控制。

主流案例:arduino 机械臂控制擦窗机器人视频采集抓取特定条码放大分析

案例分析:已有的物件抓取技术为了达到高精准度对于视觉识别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就快包目前已有的案例有实现情况而言,目前整个市场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还未看到一个爆发性的点。

如何看工业自动化创业项目?

对于押宝“自动化”赛道的投资人,除了找准三个主要的创新领域,另一个令他们苦恼的问题是如何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创业项目?为此,快包邀请了的从事工件加工及生产设备开发领域的王总,讲解了目前做工业自动化投资方向的一些经验,王总之前曾在快包发过“基于ARM的工业视觉系统开发”,用于辅助对加工工件的自动检验,现案例开发已经完成,产品已投放使用。以下为王总总结的智能自动化投资的几点理解。

第一,产品一定要标准化、普适性。自动化领域的创业项目有不少源自创始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但是从实验室技术到产品商业化,中间还有巨大的鸿沟。有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场景乍一看很广,但是具体落实上要为客户A改改这里,为客户B改改那里。如果不加选择地对于每一个细分场景都推出定制产品,那么可能会出现一个定制版本一年只能卖出5-10套的局面,研发要不断烧钱、销售增长势必缓慢。所以做自动化创业项目,产品的标准化、普适性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产品兼容性要好、要能够做到即插即用。为降低进入门槛,实现规模化,一个好的自动化产品要最大程度地兼容客户已经采用的生产或物流流程,实现“最小的扰乱和破坏”。试想一下,一个企业若是已经花了巨资上马了自动化流程,是很难为了一个针对某个环节做出有效改进的新的技术而拆了重来的。

第三,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一味受制于系统集成商的控制。 “目前很多自动化产品由于不能很好地做到标准化和兼容性,往往需要依赖系统集成商进行销售,这样变相成为卖零件的了。一个实现了标准化、兼容性好、能即插即用的自动化产品应该有能力摆脱系统集成商限制,可以直销也可以走渠道商,并且在和各种产业巨头合作时保持合作但不依赖的状态。

工业4.0的落地,全球迎来了智能制造的时代,作为主要标志之一的工业自动化成为最热门的创业方向。本文结合快包案例,通过对自动化领域的主流技术以及投资方向分析,为相关创业者以及投资人做一个方向初探。

相关资讯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

汽车BMS技术:动力电池的“智慧守护者”,全维度解密其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

本文将深入剖析汽车级BMS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其广泛的关键应用场景

工业检测为何必须用工业相机?普通相机的四大核心短板解析

工业相机是根据工业检测的特殊需求进行深度优化与强化的专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