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识别还没飞起来,谷歌“唇语识别”又来了

发布时间:2016-11-29 阅读量:85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ywen

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微软等硅谷巨头甚至宣称其语音识别系统已经能媲美人类。现在谷歌的AI在语言理解能力上更上一层楼,不仅可以通过更好的唇语识别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多语言神经机器翻译(Multilingual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也将显著提高翻译质量。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下属的DeepMind部门和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使用新闻视频对其AI系统进行训练。用于训练的视频总长超过5000小时,语句超过118,000句。视频取材自BBC电视台自2010年至2015年间播出的节目。训练完毕后,研究人员使用该系统对今年3月~9月间播出的口语节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发现,系统通过“观看”说话者嘴部动作便可以准确识别出整个句子。比如“我们知道这里也会有数百位记者”。(We know there will be hundreds of journalists here as well)

给予相同的视频素材,专业的唇语识别专家能够达到12.4%的正确率。而AI系统识别正确率是46.8%。

前不久谷歌开始在“谷歌翻译”中运用神经机器翻译技术,能够识别准确地识别句子而不再仅仅是单词翻译。现在谷歌宣称使用多语言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后,谷歌翻译的翻译效果将再上一层楼。

谷歌在博客中称:“我们提出的结构无需改变基本的GNMT系统,而是在开头使用一个额外的‘token’来指定所需的目标语言翻译。”除了能够提高翻译质量,新的方法还支持“Zero-Shot Translation”,即在没有已知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对没有见过的语言进行翻译。

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产生实际影响还有待时日,现在盛行的语言识别技术还是由语音识别技术占主导,而且就连语音识别技术也还积极拓展市场。
相关资讯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

汽车BMS技术:动力电池的“智慧守护者”,全维度解密其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

本文将深入剖析汽车级BMS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其广泛的关键应用场景

工业检测为何必须用工业相机?普通相机的四大核心短板解析

工业相机是根据工业检测的特殊需求进行深度优化与强化的专业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