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应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2-1 阅读量:952 来源: 发布人:

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行为规律(如学习、计算、推理、思考、规划等),构造具有一定智慧能力的人工系统,以完成往常需要人的智慧才能胜任的工作。中国、印度和希腊哲学家在公元前近千年已经提出关于形式推理方法的思考,中国、埃及和希腊的能工巧匠也曾尝试制作精巧的歌舞人偶。



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香农、图灵和冯·诺伊曼等奠定了现代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图灵还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预言了创造出智能机器的可能。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的发展,1956年夏,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概念和研究领域被正式提出和确立。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技术、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其概念与内涵也在随着相关学科和应用领域的发展而持续变化。当前,人工智能主要是指那些通过软硬件结合可以达到人类事件处理能力的机器智能。它已经成为被高度关注、广泛使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

从发展阶段看,20世纪中叶至今,人工智能虽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单台或局域成组机器处理简单任务的弱人工智能阶段。依靠全球网络、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终端云端协同实现具有人类思考方式和多样复杂任务处理能力的强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初期。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其发展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几年前打败国际象棋大师的IBM“深蓝”,到现在打败李世石的谷歌AlphaGo、无人机与无人驾驶汽车等;从依靠海量计算能力的强计算弱智能,到依靠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的网络协同强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和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而本质性的转变。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已经在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手机智能系统、机器视觉到图像识别,从嵌入软件到智能控制,从大数据采集到分析理解等,都渗透着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人们依靠智能导航出行,通过语音与机器互动,应用智能工具搜索智识信息……我们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人工智能的环境中。许多过去被视为只有依靠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复杂工作,也开始出现被机器完美替代的可能。今天,我们要选择的已经不是是否接受人工智能,而只能是选择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应用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并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的法律伦理、公共和国家安全等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为新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人工智能以增强机器智力的方式替代人或与人协同工作,促进网络智能设计制造与服务,将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重塑产业链与价值创造和分配方式。灵活多样的众创、众筹能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创造新的机会。

这在国内领先的智能产品开发外包服务平台快包上就有体现,据了解,在2016年上半年项目需求中,关于人工智能的任务需求占比相较于去年增长一倍多,其中很多项目是市场上非常少见的,比如人工智能手臂与人工智能心脏项目,这些都是医院借助外部力量开发与行业突破的典型案例。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启动人工智能研究,并将其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更加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加大对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的支持力度,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语言技术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智能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应用发展,适应个性化、定制式设计制造服务,促进中国制造向全球制造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拓展,实现由大转强。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咨询机构,始终把研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人工智能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核心技术。为跟踪国际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动态,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翻译出版本书。

值得指出的是,知识网络时代,在全球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式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万物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物理·计算环境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与产业化速度将愈加快捷迅猛。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组织编译国外相关优秀著作,努力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制造业领域提供更多的关于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创新发展的信息。
相关资讯
TCL电子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表现深度解析

2025年第一季度,TCL电子在全球电视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未经审计数据,该季度全球TV出货量达到651万台,同比增长11.4%;受益于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销售额实现22.3%的同比增幅,成功实现年度"开门红"。这一增长态势背后,是TCL在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及全球化战略上的多维突破。

产业深度:2025深圳国际半导体展(SEMI-e)的战略布局与技术前瞻

2025年9月10-12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将携手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构建覆盖32万平方米的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平台。本届展会由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与CIOE联合主办,预计吸引超1000家国际头部企业参展,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核心设备及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展区规划聚焦六大核心领域——IC设计与应用、半导体制造、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设备与材料、AI算力基础设施,集中展示第三代半导体、Chiplet封装、车规芯片等前沿技术成果,推动半导体与光电、汽车、通信等产业的交叉创新。

全球晶圆厂陷投产僵局:技术迭代与成本压力下的战略调整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深度结构性调整,龙头企业集体陷入"投产困局"与"亏损漩涡"的双重考验。三星电子美国泰勒工厂设备进口延期、台积电海外基地运营成本失控等标志性事件,暴露出行业面临市场需求周期性下行、地缘政治扰动加剧、技术迭代成本陡增等系统性压力。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晶圆代工板块平均毛利率下降8.2个百分点,而3nm以下先进制程研发支出激增42%,印证产业步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战略转型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联盟重构、区域产能优化等创新策略,试图在行业洗牌中重塑竞争优势。

性能对标国际品牌!南芯SC25042Q为智能汽车打造高性价比通信方案

在智能汽车高速发展的浪潮下,车载通信网络正面临数据传输速率、信号完整性及国产化替代的多重挑战。近日,南芯科技推出的车规级高速CAN/CAN FD收发器SC25042Q,以5Mbps传输速率、自主振铃抑制技术及全场景兼容性破局而生。该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对标国际品牌性能,不仅解决了传统CAN总线在复杂拓扑下的信号失真和误码率难题,更依托全国产化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化,为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及新能源高压系统提供了高可靠通信方案,成为国产车载芯片突围高端市场的关键落子。

6000元补贴撬动百亿市场:国产手机品牌集体“狂飙”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5%,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温和复苏趋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自1月启动的“国补”计划覆盖售价低于6000元人民币的机型,单机最高补贴500元,直接拉动中高端市场消费活力。数据显示,补贴政策实施首月(1月20日-26日)单周销量同比激增65%,显示出政策对换机需求的显著撬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