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导体SiC的野心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12-6 阅读量:182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ywen

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之一的SiC材料自诞生以来,就是奔着取代Si材料去的,野心不小。



早在2013年的时候,据市场调查公司Yole developmet统计,SiC全球市场大约是9000万美元。Yole developmet预测其发展速度可观,从2013年到2020年间,SiC年均增长率约为39%,2020年会达到7.7亿美元的规模。

转眼4年过去了,SiC的电力电子器件市场在2016年才正式形成,市场规模约在2.1亿~2.4亿美金之间。据Yole最新预测,SiC市场规模在2021年将上涨到5.5亿美金,这期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19%。

2020年达到7.7亿美元与2021年达到5.5亿美元、39%和19%,两组对比数据差别很明显告知,市场对SiC的材料应用情况过度乐观,过分高估了SiC的应用趋势。不过即使数据没有预期内的暴涨,现在数据也表明,SiC发展不可小觑。

市场的高预期和现实的落差跟SiC的“四高”特性有关。

SiC功率器件在“高温、高压、高频”的极端条件下性能远高于现在的Si材料,可使电力电子系统的功率、温度、频率、抗辐射能力、效率和可靠性倍增,带来体积、重量的大幅减低。这让市场对这种新材料抱有极高的期望。

但SiC在“高温、高压、高频”三高利好条件下,还有一“高”——高成本。由于SiC材料的特殊性,原材料贵,生产工艺要求高,导致SiC的生产成本是普通Si材料的5-7倍。

东西是好东西,东西也是贵东西,两种因素的博弈下,SiC的发展虽没达到预期的高速,可在Infineon、Cree、ROHM等各大掌握SiC生产工艺的半导体生产厂商推动下,一直以来发展得还可以,市场未大规模普及的条件下还进一步降低SiC的生产成本问题。

以ROHM为例,2009年,日本ROHM收购了SiCrystal公司,它是一家专门做SiC材料的德国企业,有了它提供材料,ROHM会在德国完成晶圆,然后在日本的福冈、京都做芯片的封装和SiC模组,据悉,ROHM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实现一条龙生产的SiC厂商。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对量产和成本控制都有积极作用。

在开发成本上,罗姆高级经理水原德健先生说到降低SiC成本第一是在开发上,尽量把晶圆做得更大,因为晶圆越大,每个晶圆上可以取得的die/chip(籽片/芯片)也就越多,浪费的地方也会越少,目前罗姆试生产8英寸产品已完成。第二是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SiC的生产时间很长,难度高于一般材料;第三,推动市场应用,市场上的用量加大,单价才会降下来。

为了推动市场应用,一向低调的ROHM在2017年近日为电动汽车顶级赛事“Formula E”提供“全SiC”功率模块,用速度的激情来诠释SiC的技术优越。当然,ROHM还有国际上其他几家能生产SiC的半导体公司的目标不在小众的电动赛车,他们看好的是面临爆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在各方政策利好的条件下,新能源汽车一路绿灯,发展势头勇猛,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超过了28.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比第二季度增长了23%,其中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就占到了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

SiC器件在电动汽车上一直是备受青睐的,相比其他材料,它能更小型化,更低能耗,更轻量化,,这些特性能减轻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压力,使续航路程长。

再以上文中ROHM为电动汽车顶级赛事“Formula E”提供“全SiC”功率模块为例:



“Formula E”赛事中文图瑞电动车队赛车逆变器所搭载的“全SiC”功率模块,采用了ROHM开发且独有的模块内部结构和优化了散热设计的新封装,成功提高了额定电流。另外,与普通的同等额定电流IGBT模块相比,开关损耗降低达75%(芯片温度150℃时),这将非常有助于应用的节能。不仅如此,高频驱动不仅可实现外围部件的小型化,在高频驱动时开关损耗的降低效果更显著,因此还有助于冷却系统等的小型化。

通过将此“全SiC”功率模块应用到逆变器这一赛车驱动的核心部件中,与搭载SiC前的第2赛季的逆变器相比,成功实现43%的小型化与6kg的轻量化。另外,与搭载了SiC-SBD的第3赛季逆变器相比,也成功实现了30%的小型化与4kg的轻量化。

除了新能源汽车, SiC半导体潜在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对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和电压转换等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下游行业对半导体功率器件轻量化、高转换效率、低发热特性需求的持续增加,SiC在功率器件中取代Si或者部分取代其他原材料器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亲身经历这个趋势的发展,因为中国的SiC器件市场应用占据全球近一半的使用量,而中国的SiC产业并不完善。2017年即将接近尾声,2018年中国必然将成为SiC器件生产商厮杀的第一战场。SiC未来如何发展?我爱方案网还将为大家持续关注。
相关资讯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SK海力士突破6层EUV光刻技术,1c DRAM制程引领高性能内存新时代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

日月光投控7月营收超515亿新台币 AI芯片封测需求引领增长

半导体封测巨头日月光投控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7月公司实现营收515.42亿元新台币,较6月份环比增长4.1%,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微降0.1%。若以更能反映国际业务实质的美元计价,7月营收高达17.69亿美元,呈现更强劲的增长势头——环比上升6.5%,同比显著增长11.2%。这一差异突显了新台币汇率波动对账面营收换算带来的影响。

停产风波:宁德时代建霞锂矿暂停运营,全球锂市场再起波澜

据彭博社8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已正式暂停其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的建霞锂矿生产作业,此次停产预计将持续至少三个月。这一重大变动迅速引发锂产业链高度关注。

巨头财报亮眼:联发科高通逆势增,车用云端成新战场

近日,全球移动芯片两大巨头——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MediaTek)与美国的高通(Qualcomm)先后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务报告,为洞察消费电子市场动态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窗口。两份财报清晰地展现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两大巨头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突破,竞相布局未来增长引擎。